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史人物评鉴-尉迟迥 字薄居罗

2022-07-28 05:15 作者:温村李馆长  | 我要投稿


尉迟迥 字薄居罗


尉迟迥(516年―580年),字薄居罗,代地(今山西大同东北)人。父尉迟俟兜,母昌乐大长公主,周太祖宇文泰的外甥。尉迟迥幼时聪明机敏,容貌漂亮。长大后,有远大抱负,喜欢施舍财物,爱惜士人。后来担任大丞相帐内都督。娶西魏文帝元宝炬之女金明公主为妻,授驸马都尉,封西都侯。后跟随舅舅宇文泰收复弘农,攻克沙苑,都立下战功。大统十一年(545年),拜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魏安郡公。大统十五年(549年),升任尚书左仆射,兼任领军将军。尉迟迥通达机敏,有才干,虽然兼任文武二职,仍颇得时人好评。宇文泰因此对他十分信任,加以重用。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春,尉迟迥率军平蜀。前军抵达剑阁,萧纪的安州刺史乐广,举州率先投降。梁州刺史杨乾运当时镇守潼州,也向大军投降。尉迟迥进兵包围,萧捴前后交战数十次,都被尉迟迥打败。萧捴与萧纪之子宜都王萧肃,以及其文武部属,前来军营请求接见,尉迟迥依照礼节接待。让他的部属等人,各自恢复原来的职业。只没收奴仆和库存来奖赏将士。号令严明,军中没有谋私利的人。诏命尉迟迥任大都督、益潼等十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剑阁以南的地区,由他秉承旨意任命或升降罢免官员。尉迟迥明定赏罚,恩威并举,安定新邦,经营尚未归附之地,蛮族感激而归附。之后迁任大司马,以本官镇守陇右。保定二年(562年),又任大司马。晋公宇文护东征北齐,尉迟迥率军进攻洛阳。齐王宇文宪等军于芒山,齐军度河,北周诸军惊散。尉迟迥率麾下反行却敌,于是诸将得以全师而还。迁任太保、太傅。建德初年,拜太师,寻加上柱国。宣政元年(578年),宣帝宇文贇即位,任命尉迟迥为大右弼,还转任大前疑,出任相州总管。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赟病逝,静帝宇文衍年幼,外戚左丞相杨坚专政。尉迟迥不满杨坚专权,联合益州总管司马消难先后起兵反杨,十天之内,连下卫州、沧州等数城。杨坚以上柱国韦孝宽、王谊等出兵讨伐。韦孝宽来到武陟时,正逢夏天七月,沁水大涨,两军皆无法渡河,不得不隔水遥相对峙。尉迟迥派其子尉迟敦率军十万进抵武德,在沁水东岸布阵二十余里,这时韦孝宽军心不稳,流言四起。有人密告杨坚说尉迟迥已用金钱收买了前线将领梁士彦、宇文忻、崔弘度等人,杨坚命崔仲方、刘昉、郑译前往监军,遭到三人拒绝。
这时丞相府司录高颎自愿前往监军。高颎命人在沁水上架桥,尉迟敦在上流纵火筏烧桥,高颎则命人填土以阻火筏。孝宽命大军迅速前进,渡过沁水。至八月十七,韦孝宽破尉迟迥于邺城,尉迟迥逃上城楼,武乡公崔弘度追至,尉迟迥兵败自杀身亡,死前犹自痛骂杨坚不止。尉迟迥从起兵到失败,共计六十八天。事后杨坚下令焚毁邺城。




统帅 B-
(尉迟迥从太祖复弘农,破沙苑,皆有功。后率甲士一万二千伐蜀,所过皆破,一举勘定。然暮年称兵,数旬而败,可见其昏耄已甚。)
武力 B+
(尉迟迥旧习军旅,虽老犹被甲临阵。及兵败,上楼,射杀数人,乃自杀。)
军谋 B
(尉迟迥少习兵事。时梁元帝表请伐蜀,宇文泰与群公会议,诸将多有异同。唯迥以为纪既尽锐东下,蜀必空虚,王师临之,必有征无战。曰:“蜀与中国隔绝百有余年,恃其山川险阻,不虞我师之至。宜以精甲锐骑,星夜袭之。平路则倍道兼行,险途则缓兵渐进,出其不意,冲 其腹心。蜀人既骇官军之临速,必望风不守矣。”泰深以为然。)
智略 B-
(尉迟迥少聪敏,有干能,受藩维之托,居形胜之地,而末年衰耄,惑于后妻王氏,诸子多不睦。及杨坚辅政,将图篡夺,迥虽能连突厥,使天下响震,终乃败而死也。)
内政 B-
(尉迟迥在蜀,令吏人等各令复业,唯收僮隶及储积以赏将士。号令严肃,军无私焉。明赏罚,布恩威,绥缉新邦,经略未附,夷夏怀而归之。然晚年昏耄,以开府、小御正崔达拏为长史,余委任亦多用齐人。达拏文士,无筹略,举措多失纲纪,不能有所匡救。)
魅力 A-
(尉迟迥美容仪,及长,有大志,好施爱士。虽任兼文武,颇允时望。太祖以此深委仗焉。性至孝,色养不怠。身虽在外,所得四时甘脆,必先荐奉,然后敢尝。及入朝,蜀人思之,立碑颂德。)


全史人物评鉴-尉迟迥 字薄居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