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赤龙和波尔alc;R1和樊振东alc

k3毕竟比d09c软一点,所以反手用起来,k3其实会更顺手一点。进入粘套时代之后,狂飙刷油虽然依然强势,d09c也做到了综合性能的一种极致,但德套粘性似乎要开始唱主角了。狂飚的优势是刷油之后确实猛,但缺点是太依赖刷油了,对广大业余球友不是很友好。d09c大毛病没有,但多少有点挑底板,毕竟是44度的海绵,另外,它的价格比较高。德套粘套,不依赖刷油,产品线丰富,海绵有软的,也有硬的,而且粘套普遍不虚弹,所以似乎德套在这个解读有唱主角的潜力了。
涩套为主的时代,德套涩套和蝴蝶底板的搭配其实不是太理想。蝴蝶涩套是稳定为主的,而德套涩套是普遍喷弹为主的;不过进入粘套时代之后,德套粘套普遍不虚弹的,因为海绵硬,胶面薄,这种结构很难虚弹的;而且又因为是粘套,所以就更难虚弹了。
波尔alc配正手赤龙,反手k3,完全可以让你忘掉d09c的存在。实际上,k3比d09c更软弹一点,所以反手用起来,借力或者发力,k3都显得更加灵巧,打起来甚至比d09c还省力。两面粘套,尤其是k3在反手位的表现,那是非常亮眼,毫不夸张的说,有了k3,蝴蝶的所有涩套都是被吊打的存在。哪怕是d05,它的旋转也是完全不能和k3比的,k3毕竟是粘套,d05它始终是涩套。当然了,我说的吊打主要是k3的旋转,粘性和控制比d05好,d05的特点是速度快,底劲足。波尔alc,你如果配涩套,自然是不难打,但比不上粘套的游刃有余。而且波尔alc这支底板本来就不是属于喷弹的,不是vis或者张a那种类型的底板,波尔alc是主打落点,主打旋转,是主打反手的,不是主打力量型的底板。有了k3粘套的加持,波尔alc的反手那是极致的稳定,你基本上没法失误,非常利于落点的控制,非常利于施展反手弧圈球进攻。
赤龙这个套胶也是粘套,从价位能看出来,它不是顶级德套,但确实挺百搭,而且性能不错,没明显短板。赤龙可以平替d09c,至少在大部分底板上面都可以实现,这是难能可贵的,赤龙真的不太挑底板。赤龙搭配波尔alc,还是稳中有凶,不是很爆,不是很喷,还是需要你多打一两板连续。但小球好控,下旋好起,持球稳定,拉打皆宜,速度和力量不是很突出,但在这个价位,还是很值得的。你别拿赤龙去匹配d09c,价格差太多了;你也别拿赤龙去对比刷油狂飚,狂飙是开挂的,这么比,不公平。
多尼克r1是欧式粘性,粘性像k2,与狂飚盖胶的粘性不太一样,但r1似乎比省狂还粘。确实太黏了,r1配樊振东alc反手打起来是感觉有点费劲。粘性本来就是双刃剑,太粘就会导致粘球,脱板偏慢,反手用着费劲。r1我还是更建议打正手,可以配很多底板的正手,虽然它是50度的海绵,但力量似乎可以和蝴蝶的d09c一较高下。我分析是r1的胶面比较韧,所以蓄力效果是好的;但也正因为胶面韧,所以反手用是难以透板的。一般来说,这种特别粘的粘套,胶面特别韧的粘套,确实不适合配反手。反手尽量还是以微粘套为主,太黏的贴上去多少都影响借力,影响发力的球质。实际上,r1打樊振东alc的正手估计也是可以的,因为它的粘性对正手其实有好处,旋转确实好,控球也比较扎实。后面我打算给樊振东alc反手试试赤龙,还是得以微粘性套胶为主,反手的话。
总而言之,这个时代其实已经开始进入粘套时代了,反手技术好的,底板合适的,安全可以搞两面粘套。如果底板持球好,那么一般是适合反手涩套,正手粘套的。总之,这个时代,至少单面是粘套了,所以说现在是开始进入粘套时代真的不为过。很多选手已经是两面粘套了,但两面粘套对技术能力要求高,业余球友只能酌情考虑,不可盲目跟风。而且有意思的是,粘套时代,蝴蝶粘套和德套粘套有点趋同的手感,有点趋同的性能了!它们最优秀的地方就是不依赖刷油。如果说狂飚刷油是赢了比赛,失了市场;那么德套粘套和蝴蝶粘套就是输了比赛,但赢了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