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72 | 《亮剑》: 在电视剧中没提到的情节


《亮剑》改编于作者都梁创作的同名长篇小说,是一部2005年播出的战争题材剧。当时该剧非常火爆,5年内被重播了3000次,豆瓣评分高达9.5分。其中由李幼斌饰演的李云龙这一角色深入人心,而且剧中很多台词和片段也被拿来做表情包和鬼畜视频。

剧中主角「李云龙」不同于其他战争剧中「手撕鬼子」的完美英雄形象,而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高级将领。他会说脏话、会耍无赖、会感情用事、会违反纪律,三番五次的被降职。但李云龙也不是一介莽夫,否则也不会成为高级将领,他有勇又有谋、爱憎分明,在战场上心思缜密、考虑周全。观众们被李云龙这个角色的个人魅力所感染。
而且剧中的道具也为「李云龙」的人物塑造增色不少,尤其是他那身脏军装和发黑的衬衣领子,这种鲜明的人物塑造在当时的军旅题材中是很少见的。

这是一部小投资的剧集,投资只有一千万,拍摄也只用了100多天(因为拍摄期间是在冬天,导致人们1945年8月庆祝抗战胜利时地上还有雪,是个「经典」穿帮镜头)。

其实电视剧中的叙事和小说不完全一致,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电视剧必须要和原著统一。我并不这样认为,电视剧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在翻拍的过程中肯定会做一些艺术上的加工来增加艺术表现张力。并且也会有一些播出限制的考量,不会像小说那样无拘无束,所以我觉得少许的改动是可以接受的。
比如原著中楚云飞送给李云龙一支勃朗宁手枪,其实是在他们大闹日本宪兵队长平田一郎的生日宴会之后送的,而不是去观摩的时候送的。
再比如,李云龙和楚云飞交手后被炮弹碎片击中,护送李云龙去野战医院并用枪指着日本医生的人叫董大海而不叫段鹏,董大海后来在「金门战役」中牺牲没有被拍出来,所以名字被改了。段鹏其实是后来李云龙组建的特种分队的队长,也没有被拍出来。
此外,原著中也没有后来李云龙和张白鹿那一段故事。
原著中后半部分没有被拍出来,因为后半部分由于情节较为敏感,没有办法拍成剧集展现出来,但我仍觉得后半部分的一些情节很精彩,聊一聊小说后半部分精彩的情节。我们抛开历史的大背景不谈,只探讨小说内容。

1.金门战役失利与特种部队的组建
注: 下文说得只是小说里的故事, 并非史料记载,请读者理性阅读。
在原著中,李云龙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之前还去厦门指挥了战役。当时李云龙和田雨刚结婚没几天,而李云龙师所属的A兵团已逼近厦门,厦门战役马上要打响。李云龙作为职业军人急着赶回部队打仗。带着警卫员小陈一起搭乘运送弹药的火车一起去厦门了,路上还遇到了一些国民党军队和土匪想抢弹药,李云龙又用智慧解决了这场冲突。
李云龙赶到厦门A兵团指挥部之后,金门战役打响了。解放军要登陆金门岛作战,计划第一次登陆八千人,第二次登陆一万两千人。但是这一共两万人的军队由三个团组成,这三个团分别隶属于三个师,没有统一指挥,登陆之后各自为战。而且他们不懂潮汐规律,第一次登陆的军队用的木帆船全部搁浅在海滩上天亮后被炸毁。导致第二次登陆的军队无船可渡,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战友牺牲。
C团是第一次登陆金门岛的三个团的其中之一。
李云龙接到来自C团参谋长董大海的呼叫,当得知步话机另一端是自己曾经的警卫连长后,李云龙有些吃惊。当年董大海带着战士们把自己抬到医院,还动手打了助理员的耳光,这个愣头青现在竟当了团参谋长。
步话机里传来董大海的声音:“师长,您是我的老首长了,在晋西北的独立团时我就跟着您,我请求您告诉我真实的情况,我们也好有个准备,第二梯队是不是来不了了?”
李云龙困难地说:“好兄弟,我不能骗你,船只全部被炸掉了,第二梯队无法增援,你有什么要求,只管说。”
“您别说了,我明白了。师长,C团没给您丢脸,我们阵地前敌人尸体都成山了,打陆地战他们不是对手。C团够本啦,师长,我和邢团长只有一个要求,这也是我们全团指战员的要求,我们牺牲后请上级不要撤销C团的番号,要重建C团,我们希望重建后的C团给我们报仇。师长,拜托了……”
李云龙的眼泪流下来,他哽咽了:“好兄弟,你放心,我李云龙拿脑袋担保,我一定重建C团。”
“谢谢师长,敌人又围上来了,我向您告别啦,我们全团向您告别啦……”步话机里枪声大作,然后突然中断。
1949年10月26日,A兵团的三个主力团在金门岛全军覆没,金门岛在经历了两昼夜的激战后终于沉寂了。
野司首长们一致认为,金门战役的失败除了指挥失误,部队缺乏越海登陆的科学知识外,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北方兵不适应亚热带丛林作战,无法利用亚热带丛林和敌人周旋。
于是部队奉命开进山高林密的闽南天湖山,在严峻的自然条件下开始了秘密的丛林战模拟训练,并且请来了两个苏联军事顾问,担任部队丛林战训练教官。两个人都是上校军衔,曾在地中海沿岸和巴尔干丛林中进行过游击战,是丛林战专家。
短短三个月时间,这支由北方人组成的部队成了真正的丛林师,通过了苏联教官的各项严格考核。训练结束后,李云龙被任命为副军长,由于军长彭志患了肝炎长期住院治疗,李云龙成了代理军长,主持军里的工作。
此时,朝鲜战争爆发了。
集结在福建沿海准备参加台湾战役的三野部队,也被调走了三个军。再攻金门的作战任务被取消。李云龙的部队没能参加入朝作战,但因为美国的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后,福建沿海的气氛又紧张起来,李云龙也忙的不亦乐乎。
在电视剧中25集第12分钟只是用旁白简单的说1950年底,李云龙伤愈归队,被任命为C军代理军长。

不久,李云龙接到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通知,丁伟和孔捷也去了,晋西北铁三角又见面了,期间发生的故事和电视剧里的差不多,只不过李云龙在军事学院的学习结束时交出毕业论文《论冷战时期的特种作战》,而不是《论军人的战斗意志——亮剑精神》。
丁伟也是在这个时候认识了李云龙的侦察连连长段鹏。两人认识的过程跟电视剧中第28集的剧情差不多。丁伟认为像段鹏这种身怀绝技、实战经验丰富的干部是很少见的,跟李云龙聊天时,对段鹏赞不绝口。
但此时李云龙还不知道段鹏这个人。前文提到过,电视剧中前27集中段鹏那个角色其实是原著中的董大海。
李云龙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完回到老部队,李云龙见了段鹏之后也觉得段鹏是个人才,便命令他立刻组建一支特种分队,人员随便挑,要求就是选拔适合当特种兵的人才。段鹏经过层层选拔,一共找到了108个人。正好像108将,便把特种分队代号为梁山。自己的代号是及时雨,政委林汉代号为玉麒麟,以此类推。
1958年8月23日,金门炮战开始,李云龙的「梁山分队」提前登陆金门岛,作为侦察兵指示着炮群调整射击位置,国民党军队和舰艇都被重创。然而金门防卫部副司令官楚云飞中将负责炮火指挥,让李云龙的「梁山分队」中的12人陷入重围。段鹏拒绝执行李云龙的撤退命令,坚持要去营救战友,导致又有三个战友牺牲。所以段鹏和林汉各记一等功,同时又各记大过处分。
一直到1959年1月,历时四个月的大炮战终于结束,1959年1月9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今后逢单日不一定都打炮」。此后福建前线部队炮击次数逐渐减少,只有一些「象征性」的炮战,只是在1960年6月17日、19日,即美国总统D.D.艾森豪威尔访问台湾前夕和离台时,进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性炮击,发射炮弹数万发。由于精心观测和射击,弹着点都在滩头、水洼和阵地之间,未造成伤亡。(来自百度百科)
从此,这种奇特的、象征性的炮战持续了二十多年。一直到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交,美国政府和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共同防御条约》即告终止。同日,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国防部部长徐向前发表《关于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福建前线部队对金门的炮击即告停止。(来自百度百科)
此后,特种分队在李云龙的军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解决军中叛徒,以及营救李云龙等等。原著关于「梁山分队」在金门岛这一段故事很精彩,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原文第二十九章。
2.配角主角的结局
注: 下文说得只是小说里的故事, 并非史料记载,请读者理性阅读。
- 丁伟
原著中对于丁伟的结局并没有交代清楚,只提到了丁伟因为性格使然,身为军区参谋长的他当中为彭德怀辩护。
后面只在李云龙和孔捷打电话时提到了几句:
唉,丁伟呀,这家伙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1959年以后就失去了联系,听说是坐了几年牢,职务一撸到底,回大别山种地去了。我托人去大别山找过,啥消息也没有。
- 赵刚和冯楠
电视剧中29集提了一点关于赵刚对当时情况的担忧。到了1965年底,内部斗争愈演愈烈,赵刚已经接近崩溃。他不明白,在战争时期能为战友挡子弹的情义,怎么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同僚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纷纷落井下石,划清界限,他感到深深的悲哀。
不出所料,赵刚也被「调查」了,他在会上发表了一段讲话,希望人们能意识到错误,其中有些人对是非观念和理性的极端麻木,甚至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推波助澜,把自己的战友和同志往死里整,这才是最可怕的。
最后赵刚和冯楠把四个儿女送到李云龙那里,两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李云龙和田雨
李云龙最后也被「调查」并背负了污名,好在他的特种分队把他从批斗大会上救了下来。特种分队本来想把李云龙送到东北躲一阵子,但李云龙命令特种分队把他送回家。回到家后,李云龙换上1955年解放军授衔时发的将官礼服,挂上三枚金灿灿的勋章,用楚云飞送的「勃朗宁」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两天以后的一个深夜,田雨在狱中割腕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孔捷
孔捷在小说中没有牺牲,李云龙把自己的孩子李健、李康,还有赵刚冯楠夫妇的孩子赵山、赵高、赵水、赵长都送去了孔捷那里,让孔捷抚养他们长大。
李云龙去世几个月后,中苏边境战争在珍宝岛地区爆发。战斗结束后,孔捷将军在作战室里独自坐了很久,他想起十几年前南京军事学院丁伟将军的论文,他的重组战略大格局的构想,他的战略预见性,继而想到老战友李云龙早逝,孔捷将军不禁热泪纵横,难以自抑……
3.尾巴
很多人把小说亮剑评价为伤痕文学。
李云龙的死是整本书最终的高潮,他就是「亮剑」本身。但这只是一个小说,所以我觉得也不要过度解读,看看故事就好。希望人们能本着独立思考的精神去看待,不盲目崇拜,不被人当枪使。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感谢你花时间读到这里。
注: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