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个专栏的内容很久以前就构思好了,但一直没有去做。一方面是受限于自己的技术能力不足,无法将其用视频的方式构建出来。另一方面是自己并没有那么渴求去完成这件事,因此就一直没有执行。
但为何我现在想用文字的方式来完成内容的创作了呢?难道是这个形式更加合适去表达其内容么?非也,只是单纯我观察着互联网环境恶化,这使我意识到,或许我该做出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了,越快越好。
所以出现了这个专栏,本文章是面向所有人的普适内容,因此我会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尽可能剔除一些普通人难以理解的、与字面意义有差距的、维护专业性的名词。同时我也会解释主要词句的含义,以其通识的方式表达出来。请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常识都是“一致”的!——这句话我也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做出解释。故而恳请大家保持对我表达上的包容,我所阐述的文字的含义应当是其在社会中“约定俗成”的含义。同时因为这栏目是赶时间的作品,因此出现的错字或者是表达上的语法问题是没有校验的过程去解决的。如果你因为我的表述而产生了误解,我在此向你做出诚挚地道歉,原谅我一个普通人,原谅我的局限性吧。
这栏目叫做《从零开始变成“人”》,其中的“人”,既包含社会性,也包含自然性。理所当然的,我们就会从个人—集体—社会的流程来讲述如何当一个人。而网络,是这个社会的一个部分,有人说是现实生活的延申,都是没错的。我最终的目的是让大家能够在一个可持续的状态下交流,事实上,这跟构建乌托邦一样是不可能的。但我需要这么去做,因为更多的人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要使用一种语言方式进行交流“用什么方式?为什么是这一种?”如果这使你感到不适,是我冒犯了。
也希望各位看官能在看完之后,如果有相反的意见,能够在评论区留言。而其他人也能够与你互动、交流,各抒己见。沟通使这个社会得以构建,一切的美好都需要各位来建设。而最终的果实,也会由我们收获——甚至于“成功不必在我”。
文章会使用一个虚构的世界来阐述一些与现实对应的内容,因为世界总是复杂的。而我们讲述的一些话题需要先有个明确的答案和一个简单的模型。但始终都需要明白,建构的背后是意义,解构的背后是虚无。在栏目的前言中我其实很想告诉大家,去学习哲学吧,做个哲思者吧。但对于普通的你我来说,这就是烦恼,甚至是看我这篇文章。所以就放到以后我们再讨论这个话题好了,毕竟大家时间都很紧呢。
最后本栏目可以用作任何目的,转载、二次创作、盈利等等...无需经过我的同意。我的本意就是作为一本对话的基础教程,所以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而非创作者私有。但同时,如果是与我表达的意思相同,且内容高度重合的(也就是洗稿行为),希望你要么保留它原有的完整含义;要么将它变成你的内容,与我没有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