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雨世界同人故事——星球篇:雨世界的历史(1)

2023-08-23 23:47 作者:小学生12513  | 我要投稿

前言:这是我整理的关于雨世界的历史,这些记录原本详细记载于各个城市中的文献档案馆中,在古人离奇般的全部消失后,时间接管了这些地方,直到星河势力的介入。这时候只有那些埋藏于迭代器核心处的特殊珍珠还留存着较为完整的记录,这些特殊珍珠需要搭配迭代器内的功能性有机体方可阅读,我的朋友通过修复后的月姐得知了其中的内容(这里可以去看我写的另一篇同人文章),并转述给了我。故事顺序就是珍珠的排序顺序,古人在这些珍珠上一共记录了三千六百五十项,在记忆碎片的影响下,我的整理或许会有大量疏漏,所以以后还可能会有改动,这个版本暂且作为草稿留存。(此篇字数3300+)

第一章    名为古造物者文明

“这是一份关于这颗星球的早期记录,上面用明文记载了造物者们最为古老的历史。”


AI眼中的雨世界,后续会介绍到这种类似猫猫树的群落。


      雨世界位于一颗巨大的岩石质星球之上,有一颗中等大小的古老岩石卫星,它们围绕着一颗年轻但并不活跃的恒星公转,尽管星系内没有像太阳系木星这样的“保镖”存在,可整个星系却几乎没有外来天体,陨石极为罕见。星球上有着异常丰富的矿藏和水资源,水循环是这颗星球表面最有力的自然运动,更为平稳的地质活动与独特的岩石构造又保证了这个世界不会被水所淹没,以及出现足以导致大灭绝的低质灾难。强大的水循环在日积月累中塑造了山川平原,形成了可以保护生灵的大气,也保存了地表宝贵的热量。

      由于在水循环的作用下各种物质的频繁交换,这个星球上诞生生命的时间远早于其他一般星球,这种强大的水循环同样导致了生命迭代十分迅速,很快在一些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带诞生了文明,这些支持文明生存的地带即是最初的避难所,然而文明发展的道路上永远是坎坷而曲折的,无数文明在斗争中被击溃被放逐,随即在强大的雨循环面前化为乌有。在创造迭代器的古造物者诞生之前,没有势力知道这种状况持续了多久,直到被称之为古造物者的文明诞生了。

求生者

     古造物者诞生在山川丘陵之间,这里也是水循环最猛烈的区域,雨循环也更加频繁。古造物者文明深知水循环的强大,他们与其他文明相比对待雨循环的态度更加激进与主动,在其他文明寻找更多的避难所苦于抵御雨循环的侵蚀时,古造物者执着于对水循环的研究,这种强烈的执念形成了宗教色彩很强烈的信仰,水循环所代表的轮回便是信仰的中心。

     起初,古造物者们并不像其他文明一样渴望占领更多的避难所,他们行事低调,任何行动只为能获得更多关于水循环的知识。就像水循环不在乎文明存灭一样,古造物者们并不在乎外界文明间的碰撞,他们只是一心研究自己的信仰,而其他文明也并没有将这个偏僻而多难的文明看在眼里。

     虽然这里强大的水循环带来了生存上的诸多不便,但同样的,这也造就了这里一些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例如,强大的雨循环导致流水侵蚀作用十分明显,地表土层被大量侵蚀转移至下游河岸,使得河流两岸的土壤异常肥沃,尽管可利用的时间和空间相对较少,但利用效率也更高;山区的岩石同样受到严重侵蚀,这令许多质量更高的矿藏更易被勘探挖掘,有些矿藏甚至裸露出地表,形成天然的露天矿坑;地下水系同样更加发达,山间地下河侵蚀出的较大的空间成为了天然避难所,而较小改道后的干涸地下河形成了天然的矿道,依托这些自然资源优势,古造物者们迅速发展出了精湛的冶炼矿物技术,而因此也生产出了更便捷精妙的工具仪器。

     古造物者们通过对于水循环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的甚至是不限于水循环本身的知识。例如通过对气象的观测,古造物者们总结出了一套节气体系,在那些仅有的晴天里也开始仰望星空,总结出了许多天体运行的规律与特征;通过对于地理环境的勘探,古造物者们掌握了地表众多生物的生存特质,以及发现了那些埋藏在地下的丰富矿藏资源。科技在知识汇聚成的海洋中迅速发展,古造物者们利用挖掘出的矿藏建造出了各种精巧的仪器,这些工具在主要服务于研究的同时,一些工具也随着生活经验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

     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古造物者们发现某些工具在特定情况下甚至可以影响到雨循环甚至是水循环本身, “难道我们有可能改变水循环本身吗?” 面对越来越多的现象被证实,很多古造物者产生了诸如此类的想法,这在信仰水循环的文明中出现无疑是一种飞跃。于是,他们怀着对于内心终极信仰问题的强烈追求,机械的使用规模逐渐增大,而问题的答案也似乎偏向肯定。

     在这期间,古制造者们利用现有知识和工具结合制造了各种各样的设施。古造物者们制造出了临时机械避难所,这种装置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障其覆盖范围内的一切生灵免受雨循环的侵蚀,这种装置的问世也一定程度上让古造物者们摆脱原来自然避难所的地域限制;古造物者们制造出了大量引水与排水设施类似蓄水池的结构也被制造出来,这种设施的调蓄作用有效缓冲了雨循环所带来的毁灭性力量;古造物者们收集并种植那些可以抵御雨循环的植物种子,并研究它们的特质;通过对生物的观察,古造物者们开始养殖动物,有些甚至尝试去驯服巨型蜥蜴。

     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古造物者们的文明规模与等级在迅速发展,他们同样利用自己先进的科技造物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易,以获得更多关于雨世界的记录见闻。然而,这些科技造物在其他文明眼里的价值显然比古造物者们想象的还要高,有些文明甚至妄想着掌控这片曾经在他们眼里的不毛之地,成为独属于自己的“工业区”,亦或是将其拉下水。古造物者们通过交易发现了自身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即其他地方的雨循环规模与烈度远不如他们,并且显然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适合在极端的环境中。当古造物者们的造物传播到那些气候截然不同的地方进行应用后,这种应用成果将在下一次交易时得到一定程度的检验,古造物者们也会因此调整交易的物品规模和类型。

     在传统的古造物者心中,由水循环形成的轮回信仰是绝对的权威,他们痴迷于水循环的强大,能在更加强大的水循环中研究乃至生存就是至高的荣幸,而那些能在水循环最为猛烈的地区从事研究的古造物者被奉为信仰的化身,这种原始信仰的对立面就是那些自称为贤者的试图改变水循环的古造物者。贤者们相比于追求水循环的精神信仰,他们更看重水循环背后的科学知识,他们认为通过尽可能多的掌握与实践相关科技,并用来改善当下的生活环境才是重要的。在传统古造物者眼中,这些人所制造的减缓雨循环的机械皆为自作聪明,他们认为这些奇巧造物只会亵渎信仰,温室里的花朵一旦失去温室从来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而信仰的减弱势必会导致社会动荡,在雨世界里,分裂就意味着灭亡。起初传统的古造物者们并不认为这些新兴造物会有什么重大影响,可结果却大相径庭,越来越多的古造物者开始行这些“不纯之道”,传统的古造物者唾弃这些目光短浅只为当下生活安逸的鼠辈们,尽管心生不满,但由于这些产物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他们进入那些烈度更大的水循环之地,所以也并未采取积极的行动予以应对。

     然而,如今许多贤者擅自跋山涉水,将本族的“神之机械”交易给外族人用以换取研发的开支,更有甚者通过交易移居于那些几乎没有水循环的荒漠之中从事研究工作,在古造物者中这些行为不仅是将整个文明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更是对信仰的绝对背叛,而这些贤者也尽是些目光短浅的自私鼠辈。为此,传统的古造物者们决定不再坐以待毙,他们利用那些在水循环最为激烈的地方研究出的技术和知识,开发出来强大威力与稳定性并存的高效率机械;他们利用养殖的众多野兽,在更为频繁的雨循环迭代中培育出有着特定针对性的工具生物。这些科研成果都转为了秘密进行,只有通过信仰考验且拥有一定权势的族人才有机会接触这些研究,用以应对在他们心中注定会发生的那场叛乱甚至是分裂战争。

“哦...看样子先人们的纷争从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了,这些珍珠上的历史我之前应该阅读过,但那时的记忆早已经随着崩塌丢失了,而监视者们无法记录这些需要功能性有机体才能书写与阅读的内容。在监视者仅存的记录中,先人们在消失之前也曾有过激烈的辩论与争执,这或许与后来先人们在极短时间内全部飞升有着一些联系,可惜记录对话的珍珠都已经流失野外早已失去有效信息了,要想知道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能去寻求其他未严重破损的迭代器了,他们或许还保留着相关记录,但我并不认为如今还存有多少尚未崩塌的迭代器......”

ps:黄色的字是月姐的话,设定上尽量与游戏内保持一致,剧情基本全凭个人想象,也欢迎大家讨论雨世界过去可能存在的故事。

雨世界同人故事——星球篇:雨世界的历史(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