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清至今行政区划变迁考·广西篇

2022-08-13 23:01 作者:小萱的方言咖啡馆  | 我要投稿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界广东,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隔海相望,西与云南毗邻,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西南与越南接壤。

广西地区文化称为桂系文化,从属于岭南文化。汉族是自秦汉以后由中原各地陆续大量地迁入广西,迁入时间不一,迁入地点不断变化,又与当地少数民族长期共处互相同化,加之各地的地域交通情况各有不同,所以广西各地的汉族发展情况比较复杂, 各具特点,称谓很多,有客人、土州人、民户、黎民、百姓、新民、来人、菜园人、蔗园人、射耕人、疍民、官人、军人、客家、平语人、伢人、六甲、土拐、白话人、湘人、广佬、福佬 、反壮、先人、唐人、平原人、高山汉、山湖广等不下数十、百种,这些称谓是因原居地(祖籍地)或因迁入先后、职业、居住环境、语言、习俗等之不同而得名的。

现代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图

一、明清两代广西省行政区划

清代广西省行政区划,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1. 桂林府:临桂县(附郭)、兴安县、灵川县、阳朔县、永福县、义宁县、灌阳县、全州、永宁州、龙胜厅

  2. 柳州府:马平县(附郭)、雒容县、罗城县、柳城县、怀远县、来宾县、融县、象州

  3. 平乐府:平乐县(附郭)、恭城县、富川县、贺县、荔浦县、修仁县、昭平县、永安州

  4. 梧州府:苍梧县(附郭)、藤县、容县、岑溪县、怀集县

  5. 浔州府:桂平县(附郭)、平南县、贵县、武宣县

  6. 南宁府:宣化县(附郭)、隆安县、永淳县、新宁州、横州、忠州、上思州

  7. 太平府:崇善县(附郭)、左州、养利州、永康州、宁明州、龙州厅

  8. 思恩府:武缘县、迁江县、上林县、宾州、百色厅

  9. 泗城府:凌云县(附郭)、西林县、西隆州

  10. 庆远府:宜山县(附郭)、天河县、思恩县、河池州、东兰州

  11. 镇安府:天保县(附郭)、奉议州、归顺州、小镇安厅

  12. 郁林州:博白县、北流县、陆川县、兴业县

二、现代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

  1. 南宁市(桂A):兴宁区、青秀区、江南区、西乡塘区、良庆区、邕宁区、武鸣区、横州市、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

  2. 柳州市(桂B):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柳北区、柳江区、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

  3. 桂林市(桂C):秀峰区、叠彩区、象山区、七星区、雁山区、临桂区、荔浦市、阳朔县、灵川县、全州县、兴安县、永福县、灌阳县、资源县、平乐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

  4. 梧州市(桂D):万秀区、长洲区、龙圩区、岑溪市、苍梧县、藤县、蒙山县

  5. 北海市(桂E):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合浦县

  6. 崇左市(桂F):江州区、凭祥市、扶绥县、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天等县

  7. 来宾市(桂G):兴宾区、合山市、忻城县、象州县、武宣县、金秀瑶族自治县

  8. 贺州市(桂J):八步区、平桂区、昭平县、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

  9. 玉林市(桂K):玉州区、福绵区、北流市、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兴业县

  10. 百色市(桂L):右江区、田阳区、靖西市、平果市、田东县、德保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

  11. 河池市(桂M):金城江区、宜州区、南丹县、天峨县、凤山县、东兰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

  12. 钦州市(桂N):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

  13. 防城港市(桂P):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上思县

  14. 贵港市(桂R):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桂平市、平南县

三、明清至今广西行政区划的变迁

  1. 全省版图的改变

    建国前期,经1951年、1955年、1965年三次反复调整后,钦廉行政专员公署(今钦北防地区,明清广东廉州府)最终划归广西,自此广西由内陆省份变为中国唯一的沿海少数民族自治区。

    怀集县明清时是广西省梧州府嵌入广东省的一块飞地,1952年3月划归广东,今属肇庆市管辖。

  2. 从府到地级市

    清代,广西省下辖11个府和1个直隶州。现代,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14个地级市。

  3. 旧县的撤销

    桂林府临桂县2015年撤县设区;义宁县1951年7月撤销,其地分别划入临桂县和灵川县;永宁州1912年改为永宁县,1914年因与山西、江西、贵州等多省有重名县,更名古化县,1931年再更名百寿县,1952年8月5日并入永福县。

    柳州府马平县1931年更名柳州县,1938年更名柳江县,2016年撤县设区;雒容县1951年与中渡、榴江两县合并;来宾县2002年撤县设区,即来宾市兴宾区。

    平乐府贺县1997年撤县设市(即县级贺州市),2002年贺州撤地设市,撤销县级贺州市设立八步区;修仁县1951年8月撤销,其所属大部分并于荔浦。

    浔州府贵县1988年撤县设市,更名贵港市,1996年升格为地级市。

    南宁府宣化县1912年废;永淳县1952年撤销;新宁州、忠州1914年因分别与湖南、四川有重名县,故更名扶南县、绥渌县,均于1951年10月撤销。

    太平府左州1912年改为左县,1951年4月与崇善县合并为崇左县,2002年撤县设区,即崇左市江州区;养利州1912年改为养利县,1951年4月撤销;永康州1912年改为县,1914年更名同正县,1951年10月撤销。

    思恩府1912年废;武缘县1912年更名武鸣县(县人陆荣廷任广西都督,崇尚武功,意“以武而鸣于天下”),2015年撤县设区;迁江县1952年11月15日并入来宾县;百色厅1912年改设百色府、1913年废府设县、1983年撤县设市、2002年撤市设区,即百色市右江区。

    庆远府宜山县1993年撤县设市并更名宜州市,2016年撤县设区;天河县1952年8月并入罗城县;思恩县1951年8月11日撤销;河池州1912年改为河池县,1983年撤县设市、2002年撤市设区,即河池市金城江区。

    镇安府天保县1951年8月与敬德县合并;奉议州1912年废州改县,1935年和恩阳县合并为田阳县(2019年撤县设区)。

    郁林州1912年升州为府,1913年废府为县,1956年更名玉林县,1983年撤县设市、1997年撤市设区,即玉林市玉州区。

  4. 新县的设立

    马山县:1951年7月隆山、那马两县合并设立马山县。

    鹿寨县:1951年雒容、中渡、榴江三县合并为鹿寨县。

    融水苗族自治县:1952年11月以原融县中区为主,从罗城县划出今怀宝镇(原中寨乡)、杆洞乡、三防镇、汪洞乡、滚贝侗族乡;从三江县划出今大浪镇、白云乡、红水乡、拱洞乡,成立大苗山苗族自治区(县级),属宜山专区,1955年改称大苗山苗族自治县,1965年改称融水苗族自治县。

    资源县:1935年从全县和兴安县各析出一部分地方设立资源县。

    凭祥市:宣统二年(1910年)改土归流升设凭祥厅,1912年1月改为凭祥县,1956年撤县设市。

    扶绥县:1951年10月扶南、同正、绥渌三县合并为扶同绥县,旋即更名扶绥县。

    大新县:1951年4月养利、万承合并成立养利万承联合县,同年9月养利万承联合县与雷平县合并成立大新县。

    天等县:1951年9月镇向、龙茗两县并为镇都县,1957年改名天等县。

    合山市:1981年设立合山市(县级),治里兰,以来宾县北泗公社(合山煤矿和电厂所在地)为其行政区域。

    忻城县:1928年设忻城县。

    金秀瑶族自治县:1952年5月28日正式成立大瑶山瑶族自治区(县级),1955年改称大瑶山瑶族自治县,1966年改称金秀瑶族自治县。

    钟山县:1916年析富川县之钟山镇区、昭平县之防字区、乐字区合并设立钟山县。

    平果市:1951年5月果德县、平治两县合并置平果县,2019年撤县设市。

    田东县:光绪元年(1875年)田州改土归流,在今田东地置恩隆县,1934年改名田东县。

    德保县:1951年8月敬德、天保合并为德保县。

    乐业县:1935年从凌云县分出乐业团区成立乐业县。

    田林县:1935年从西林县划出潞城、八桂、供央3个乡及者苗乡央边村,西隆县划出旧州、南角2个乡,凌云县划出乐里、浪平、百平3个乡共8个乡置田西县。1951年8月西林县裁撤,将定安、八渡、高阁、者苗4个乡划归田西县,置田林县。

    南丹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南丹土州改土归流,1918年废南丹土州建南丹县。

    天峨县:1932年割罗宜、九亭及巴更乡之泽亭、斌亭、安亭、锦景、上福、文篇(今文里、边里)、嘉禄(今加里、六里)等7村补充原有二十四亭半设凌云县天峨特别区,1935年正式成立天峨县。

    凤山县:雍正八年(1730年)清朝对东兰土州实行改土归流,将州境一分为二——以内六哨地设为东兰州,以外六哨地另置土分州,原称东兰土分州,后改称凤山土分州。1919年废土分州设凤山县。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1951年8月11日思恩、宜北两县合并为环江县,1986年设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巴马瑶族自治县:1956年成立巴马瑶族自治县。

    都安瑶族自治县:1916年取都阳、安定两土司名的头一个字命名为都安,都安县正式成立,1955年改置都安瑶族自治县。

    大化瑶族自治县:1987年设立大化瑶族自治县,以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大化、六也、百马、江南、都阳、雅龙、七百弄、板升八个乡和巴马瑶族自治县的板兰乡全部,东山、凤凰、羌圩三个乡的十七个村以及马山县的古感(镇)、贡川、永州三个乡镇的二十二个村为大化瑶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大化镇。

    浦北县:1952年5月12日划合浦县北部的十三区至二十一区,设立浦北县,因地处合浦之北,故名。

    东兴市:1957年防城县析出部分辖地置十万山僮(壮)族瑶族自治县,1958年更名为东兴各族自治县,1996年改设县级东兴市。

  5. 县名的更改

    桂林府全州1913年改为全县,1959年更名全州县。

    柳州府怀远县1914年因与安徽怀远县重名,更名三江县,1955年改为三江侗族自治县。

    柳州府融县1952年7月更名融安县。

    柳州府象州1912年改称象县,1951年与武宣县合并(1962年复置武宣县),改称石龙县,1960年更名象州县。

    平乐府永安州1912年改称永安县,1914年因与福建等地永安县重名,恢复元代地名蒙山县。

    思恩府宾州宣统三年(1911年)将为宾县,1912年更名宾阳县。

    泗城府西隆州1912年改为西隆县,1951年8月更名隆林县,1955年9月改称隆林各族自治县。

    镇安府归顺州1912年置归顺府,1913年废府置靖西县,2015年撤县设市。

    镇安府小镇安厅光绪十二年(1886年)改称为镇边县,1953年4月23日更名睦边县,1965年更名那坡县。

四、一些值得注意的有趣的点

  1. 从庆远府到河池市

    2016年河池市代管的县级宜州市撤市设区,同时河池市政府由金城江区(以前的河池州)迁往新成立的宜州区。至此,河池一带的行政中心回到了以前的宜山县。明清时的庆远府与今天的地级河池市相比,管辖的范围大致相同、治所也在同一地区,两者的关系可以称得上是一脉相承了。

  2. 关于玉林的改名

    1956年简化地名,郁林县更名为同音的玉林县。但是“郁”与“玉”两字在当地粤语中并不同音。

完)

明清至今行政区划变迁考·广西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