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万华镜 #33|价值百万的悖论:纽卡姆悖论

2020-01-26 22:58 作者:Arinor  | 我要投稿

假设你参加了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向你展示了两个盒子。其中一个盒子是透明的,你能看见里面放了1万元。另一个盒子是不透明的,主持人告诉你,之前曾有读心师透视过你的心智,她知道你的选择,并且根据你的选择在盒子里放了100万,又或者什么都没放。

具体来说,你可以选择两个盒子都要,也可以选择只要不透明的盒子;如果你全都要,那么读心师将在盒子里放入空气,否则她将放入100万元。

那么你会选择全都要,还是选择只要不透明的盒子呢?

如果你考虑,读心师已经在盒子里放了钱或者放了空气,那么无论如何,你选择全都要总是拥有更多的收益:如果不透明盒子里是100万,那么你赚了101万;如果不透明盒子里是空气,至少你没有空手而归。

但是如果你考虑,你的选择将会决定读心师之前是否往盒子里放钱,那么你应该选择只要不透明的盒子,因为这样读心师才会往里放100万。

矛盾就此出现了。

这个现金盒子的情景被称为纽卡姆悖论。其实,它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悖论,而是一个思想实验。表面上看,我们有一个极为简便的处理办法,那就是否定整个思想实验的大前提,即主张读心术是不可能的。

不过,我们也需要在限定的意义上进行这项主张——假如读心师是通过观察或测量人的某种心里特性来预测人的行动,进而决定放钱或者不放钱,而事实表明所有或至少大多数参加节目的嘉宾都依照自己被测量的心理特性来决定自己的行动,那么整个情景仍然是可能的,因为这意味着嘉宾的选择并不是一次决策,无论嘉宾做了什么决定,另一种可能性早就是不可能的了。

但是,如果嘉宾的选择确实是一次自由的决策,并且嘉宾完全知道这次节目的规则,那么情形则有所不同:嘉宾会陷入两难,因为嘉宾一方面知道钱已经放在盒子里了,他应该全都要;另一方面又知道读心师是根据自己的决定来放钱或空气的,他应该只要不透明的盒子。这时候,我们只好说,这种意义上的读心是不可能的了。

当然,作为一个思想实验,读心术在这里只是一个象征。我认为,读心术所寓意的是原因在结果之后的因果关系。也许纽卡姆悖论要说的正是,发生在结果之后的原因,或者说来自时间上在后的决定性,是不可能的。

哲学万华镜 #33|价值百万的悖论:纽卡姆悖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