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背心实际使用情况报告(美军军需总办公室,1952年12月23日)

注:尽管“防弹衣”这个称呼已经广为流传,但迄今为止的各国武装力量实际上并未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防弹背心,以现有的科技水平制造出来的足以抵挡高速弹头侵彻的防具都过于沉重笨拙而不适合在实战中使用。美国军方开发出来的这种防护装备主要是用于保护士兵免受炮弹破片、手榴弹破片和其它类型的低速投射物的伤害,在大多数情况下上述例子就是造成士兵伤亡的元凶。
二战期间,美国陆军军械兵团和陆军军需部队即已着力于研发包括供陆军士兵使用型号在内的各种单兵护甲。这之中,前者开发的重12磅(5.44公斤),使用尼龙材料和铝合金板作为防护手段的M12防破片背心于战争末期列装美国陆军,后者选择的非金属防护材料研发路线则在二战末期进入实战测试阶段。由军需部队开发的这种非金属防护板由玻璃纤维层压而成,并以时任美军军需总办公室研发部门负责人的乔治斯·多里奥特(Georges Doriot)准将的名字被命名为:“多隆(Doron)”。

1947年6月25日,战争部指定由陆军军需部队牵头开发头盔、单兵护甲和其它装甲服装,在当时部队只在排雷时才会使用单兵全身护甲,作战研究办公室的陆军部门在研究过这种护甲后于1949年发文称因为其自重过大等原因不适合在战斗中使用。
除去评估现有的单兵护甲以外,陆军军需部队也在开发新的防护装备,新型的防破片背心采用层压而成的软质防弹尼龙作为防护材料。根据军械兵团的结论,防弹尼龙是当时性能最好的轻质柔性防弹材料,其纤维可以有效地抵挡锯齿状的低速破片(在二战期间防弹尼龙在二战期间即已是机组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弹道测试结果则表明在等重量的情况下,防弹尼龙对爆炸物破片的防护效果要优于钢材。
陆军首款使用层压防弹尼龙材料的单兵护甲于1948年问世,这种由军需部队开发的防护装备在整体形制上和二战时期轰炸机机组成员穿戴的防护装备很像,都是前胸后背两片式结构,且带有防护腹股沟区域的下摆。

后续开发出来的护甲为了增强柔性采用点压工艺取代了完全的层压工艺,保护腹股沟部分的下摆也被取消,在1950年时,陆军型尼龙护甲最终决定采用单片结构的背心样式,为当前陆军列装的装甲背心的设计定下了大致的框架。
与此同时,海军部仍然在以多隆材料为基础开发各种防护装备。在1950年,来自陆军军需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的专家开始协力工作,对多种同时使用尼龙和多隆材料的防护装备进行了测试。1951年时,100套由陆军提供防弹材料和织带,由海军陆战队制造出来的实验型背心被送往朝鲜半岛的战场并接受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联合评估。这种背心使用弧形的多隆板包裹了穿戴者的上半身,在肩膀的位置则覆盖有尼龙材料。
在测试完毕之后,海军陆战队方面继续研究使用多隆材料的新型防护背心,并很快将其作为制式装备配发给士兵,而在进一步测试中对防弹尼龙在性能方面的优越性深信不疑的陆军则开始研制全尼龙的防护背心,在这一过程中,陆军方面听取了来自陆军-海军陆战队联合单兵护甲项目组的陆军军医局代表的建议对设计进行了改良。在1952年2月至7月间,在军需总办公室的指示下有1400件新型的陆军防护背心(T52-1)被送往驻朝鲜半岛的测试部队进行评估,根据测试部队的反馈,设计团队此后又对背心的设计进行了一些细节上的改动。
1952年夏,远东司令部要求立刻为作战部队提供最新式的陆军型防护背心,但此时这种装备虽然已经接受了测试,但尚未具备量产的能力,于是远东司令部退而求其次决定采购海军陆战队研制的多隆防破片背心应急,共计有31,017件海军陆战队型防护背心被运抵远东司令部,但与此同时远东司令部仍然没有放弃陆军型防护背心的采购,对后者同样下达了5000件的订单。
军方预计在1953年1月至5月间可对部队交付2,000件陆军型防护背心,每件背心的成本(含军需部队向生产承包商提供的原材料成本)为39.04美元。

配发给驻朝鲜半岛部队的陆军型防护背心由12层点压的防弹尼龙材料提供保护,尼龙材料封装在乙烯基防水材料的封套之中。1952年运抵半岛的5000套背心为T52-2型,它们预期将穿着于制服的外侧,并设置有可调节松紧的侧带以确保穿着的舒适度,该型背心有一个重6盎司(170克)的尼龙材质外套。后续送达的20,000套背心为T52-3型,可以在野战夹克下穿着,该型背心的侧带直接采用弹性侧带,故无需手动调节。两种背心均为对开式,正中设置有拉链和四个按扣,口袋的翻盖同样由按扣固定。两种背心均有大中小三个尺码,最新型的T52-3型背心的面积约为6平方英尺(0.557平方米),较早的T52-2型则为5.5平方英尺(0.511平方米)。
陆军军医局收到的报告显示,新型陆军尼龙防护背心可以挡下65%的来袭物,这之中抵挡各类破片的几率为75%,抵挡轻武器射击的几率为25%。穿戴防护背心的士兵躯干部受到的伤口减少了60-70%,即使是那些击穿了背心的投射物对士兵造成的伤势严重程度也降低了25%至35%。
在朝鲜半岛的实战测试表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采用的防护装备可以有效地降低部队在战斗中遭受的伤亡,但陆军军需部队仍有进一步研究性能更好的防弹材料及效率更佳的纤维编织结构的必要,这项工作正在与工业和军事各机构合作开展当中。
原文内容出处如下,有错漏之处欢迎指正:
https://qmmuseum.lee.army.mil/korea/armored_ves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