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Lawrence Vogel《生命现象》序言 (III)

2023-03-16 21:14 作者:无效象征  | 我要投稿

(本文译者为@无效象征 ,转载或使用请注明来源)

粗略来说,现代哲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困扰约纳斯的地方在于一个本体论假设:人类和自然界剩余部分之间存在一个赤裸的断裂与区隔。二元论通过否认自然是“善”(一个我们归属于其中的有意义的整体,这个整体要求我们的责任),而缩减了存在。

尽管海德格尔努力说服我们,良心的无声召唤”要求我们在存在的虚无面前成为本真的,约纳斯却提醒我们,一种伦理的必要性是从存在的丰富之中产生的。生命的现象本身打开了一个“真实的当下”(genuine present),因为它给予我们一个值得关心的将来——这个将来已经在自然的整体中呈现出来,包括我们的外部和我们的内心。我已经指出,《生命现象》——根据它的论述,价值是通过自然呈现出来的——是如何包含了约纳斯对于虚无主义攻击的第一阶段,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是这样的虚无主义的缩影但我也希望表明,这本书为约纳斯驳斥虚无主义而提出的本体论和神学论点奠定了基础。

在对于约纳斯这项学术工程框架的概览中,我还没有提到其中的第十篇文章《海德格尔与神学》,这篇文章包含了约纳斯最为著名的文字。在1964年德鲁大学召开的主题为“当代神学中非客观的思想与言说”的会议中,约纳斯作为海德格尔的学生,本来被期待将会尽职尽责地阐释海德格尔的一系列文章。然而,约纳斯却利用这个机会严厉地斥责了海德格尔的想法——在今天,本真性思考者的角色是使客观的思考服从于“倾听存在的召唤”的任务。显然,这样的斥责不仅是针对海德格尔的哲学,也是针对他的选择所表达的道德品质,约纳斯坦白:

很难想象一个被誉为存在的牧羊人的人,却连成为自己同胞的守护者都做不到。海德格尔的‘存在’的可怕的匿名性,非法地用个人品质来装点,反而阻止了个人的呼唤。我不是被另一个人的存在所抓住,而只是被 "存在 "所抓住!而我的回应是存在本身的事件......在这个意义上,希特勒确实也是一种呼唤。这样的呼唤淹没在存在的声音之中,人们无法对此说‘不’,正如我们被告知的那样,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也是如此。

当哲学家试图抛弃概念的严谨性,转而追求令人难以忘怀的语言的时候,专制与无政府主义的幽灵就会出现。因为在那样的状况下,唯一剩余的标准就是语言的真实性。约纳斯对此表示非常担忧。并且,我们并没有尺度去衡量究竟谁的话语最本真地发出了“存在”的声音。

以一个展现了约纳斯站出来反对海德格尔的个人勇气的例子来结尾略带讽刺,因为约纳斯希望我们大多数人记得的是他的论述,而非他个人。他对一种倾向于回忆哲学家的个人轶事而非哲学家思想的复杂运动的文化感到不适。《生命现象》证明了约纳斯不仅应该被作为“研究海德格尔的哲学家”而被重视,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思想者,他的观点与他的老师们的观点值得被我们同样认真地对待。


  附:《生命现象》目录  

第一篇文章:生命,死亡,以及存在理论中的身体

第二篇文章:达尔文主义的哲学面向

第三篇文章:上帝是个数学家吗?新陈代谢的意义

第四篇文章:去运动,去感受:关于动物灵魂

第五篇文章:控制论与目的:一种批判

第六篇文章:视觉的崇高:关于感觉现象学的研究

第七篇文章:影像制造和人的自由

过渡:从有机体哲学到人的哲学

第八篇文章:理论的实践使用

第九篇文章:诺斯替主义,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

第十篇文章:海德格尔和神学

第十一篇文章:不朽和现代性格

结语:自然和伦理

Lawrence Vogel《生命现象》序言 (III)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