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习十二经络 (三)

2022-05-10 13:04 作者:独特的程序  | 我要投稿

足阳明胃经歌
   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凹陷处,与手阳明经的迎香穴相会,循鼻翼外缘下行入上齿龈,回出环绕口唇,于承浆穴交叉,而后沿颔(han4 意思是下巴)下向后经大迎、颊车穴,
上行入耳前,沿发际到额颅。另有支脉在大迎穴前下行,循喉咙入缺盆,下隔膜,入属胃,络于脾。外行的主干脉,从缺盆向下,经乳中,向下夹脐两旁,进入少腹气街穴。
另一支脉从胃口向下,循腹里下行,与本经气街穴相合,继之下行,由髀(bi3)关、伏兔穴,经膝髌(bin4 膝盖骨)中,沿胫骨外侧,下行足背,进入中趾内侧趾缝,出次趾
末端的厉兑穴。又一支脉从足面冲阳穴别走入大趾内侧,直出大趾下端,与足太阴经衔接。
  本经多气少血,如有病变,则发生振寒、呻吟、呵气、面部颜色发黑等症状。
  若病气至经脉,就厌恶他人和火光,听到木器响声就发生惊惕(ti2 意思是 小心,害怕);所以患者欲独自关闭门户居住室内。严重时则可登高而歌,弃衣乱跑。胸膈部响,腹部胀满。
此时可发为小腿部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酸痛等症。
  本经腧穴可主治血分病症。如躁狂,疟(nve4)疾,温热病,自汗出,鼻塞流涕或出血,口歪(wai1 嘴巴歪斜),唇生疱疹,颈部肿,喉咙痛,大腹水肿,膝关节肿痛;沿着胸前、乳部、气街、
腹股沟部、大腿前、小腿外侧、足背上均痛,足中趾不能动。
 本经气盛时,身体的前部皆热。如胃气有余,就可消谷善饥,小便发黄。
 本经气虚不足,则身体前面畏寒。胃中虚寒,就会脘腹胀满。

学习十二经络 (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