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晌江湖 3

2020-08-14 15:33 作者:黑马聊乒乓  | 我要投稿

这江湖,到底是人的江湖,还是乒器的江湖?  — 写给青春,以及未来的哲思。





01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源兄将1Q贴在泰克西姆上面,有了近台的高速、容错和凶猛,虽然不是粘套的,但其实胶面的咬球感很安定。本来是一种蛮合理的、胜率高的搭配,但还是不习惯。另一位高手小胖,用N301直板贴1Q,同样收获了稳定的战绩。不过于他们而言,固有的粘套摩擦习惯太根深蒂固了。即便实际上,对他们的战绩没影响,有时还加成。更多只是心理上的影响。


人总是如此,无论旁观者看得清多少,但归根结底,当局者总得安抚自己的心先。用油性笔和圆珠笔写的字。看似没怎么差异,同样和谐。但谁知用圆珠笔写时,笔者感觉到顺滑;而用油性笔,在这纸张上,一笔一划之中却有“阻力”。



所以,很多时候都得先过了自己这关。换啥器材,总得自己舒服先。很多球友问说哪个更适合,其实性能的东西多看看公众号里面的文章就行。更多地是什么让自己舒服。




 

02


技术的发展亦是如此。最近笔者迎来了一个小顿悟,似乎有望冲破2000分的大关。之前一直拘泥于反手技术的应用,奈何正手比反手强了太多,反手的拉冲还是一惊一乍不稳定。现在发现还是要顺势而为,不勉强做太难的事,索性“都侧身算了”。


而仿佛是侧身的主动性进一步解放了步法,变得比原来灵动了。虽然说,年岁渐长,到底技术打法上要打得愈加丰满(攻防更均衡,同时要提升反手的使用比例),以防以后跑不动。不过嘛,先赢了再说。随心所致,原来技术才会迈得更大步。


某种意义上,体育运动似乎也有同样的原理。用自以为合理的打法去对战,反而不能完美发挥。而凭着直觉走,更能解放自己,发挥超常。归根到底,理性和技战术的布局固然重要,但竞技体育的事到底关乎“最本性的、直觉的身体反馈”。


何况,吉村限量这板子,还是正手利。大板面有持球、形变,反手则显得稍许笨重,终究没有外置ALC那么稳当。笔者更多地侧身,运用正手,也算是人与兵器愈发琴瑟和鸣吧。




 

03


有些板子很容易就一见钟情。主任在乒乓天地淘了一把旷日持久的铁牌孔芳碳直板,“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瞬间停顿的咬球感和精准的拍打让他爱不释手。


有些板子,像968和许昕蓝标的正手,一开始就觉得彪悍;像碳素45,期初就觉得手感通透,近台又能提一速,稳定非常。但随着时间流转,不一定就那么喜欢了。968虽然正手蛮横,却觉得反手有点憋屈。碳素45则高容错中,又力量有些平淡。


另外的板子,在某些人眼里,是越打越有滋味的。一把O码的Vis,从木讷打到通透。一把胡桃木面材的岩羊,从刚开始的脆硬,打出了让人喜爱的清晰和迅捷,也找到了撞摩的甜点。这就是日久生情吧。





一晌江湖 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