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邓晓芒演讲康德纯粹理想批判的初步思维梳理1

文字补充
意义:
1.德国古典哲学的开端
2.西方哲学史的转折
3.哲学的专业化
4. 蓄水池/复杂性和体系性
补充:现代哲学的问题意识也是启发于康德
方法:
调和经验论(怀疑论)和唯理论(独断论)
矛盾是思想深处的矛盾 而不是行文的矛盾
背景:
1.政治背景:法国大革命 德国启蒙运动思潮
2.科学背景:牛顿自然科学 卢梭人文科学
3.哲学:经验论唯理论哲学思潮
主题:
1.批判理性本身
形而上学的两个最终目的
为科学和人的认识奠定基础
为幸福和道德奠定基础
2.哲学的目的:
掌握自然的必然性
发扬人的自由精神
未来的形而上学必然承担起这两个使命(经过批判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为自由立法)
3.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问题:
我能够知道什么(知识的限度)
我应当做什么 (道德)
我可以希望什么(宗教)
至善是德福一致,幸福符合德性 自然必然性与人的自由达成一致
其他论著中又提出:人是什么?(前三个问题都体现了人的本质)
以上做出一些整理,重点在讲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