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朱棣

朱棣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今江苏南京),早起被封为燕王,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为了提防朱棣造反,建文帝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公元1402年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
朱棣在位期间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制度,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交趾),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立哈密卫,在西南贵州等地区建立行省行政区划,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同时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
公元1421年迁都北京
,对强化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位期间将由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史称“永乐盛世”。朱棣驾崩后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明长陵。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明世宗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庙号为成祖。
统帅 A+
(成祖少长习兵,常以少击众,开阖如神,由是威震朔漠。靖难之际,帝自燕邸至建康大小凡百余战,每親身陷陣,所向皆靡。初,东昌之败,帝罪巳励众,褒死录功,使肝脑涂地之家,不惟不怨怼。此乃帝王之器而具大将材,可谓高世之能也。故建文有平安、瞿能之勇,盛庸、铁弦之智,竟不能灭。至于即位以后,五征北虏,皆亲历行阵,逾数十万里之外,无不慑服明威。)
武力 B+
(成祖妙兼武事,射必命中,宿将皆自以为不及。及靖难起,成祖亲战阵,冒矢石,以身先士卒。尝与平安战,遇于北坂,成祖几为安槊所及。番骑王骐跃入阵,掖王逸去。)
军谋 A
(成祖临敌刚果,机智如神,决策制胜,如风雷迅,常出人意表,分合迟速,动合古兵法。初,李景隆以大军驻德州不进,则往袭大宁,诱至城下,而还师破之,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也。其攻大同景隆以师往救,则不与交兵,而由居庸入还北平,所谓敌逸而能劳之也。及欲取沧州,则阳言攻辽东以怠其军心,所谓攻其所不备也。葢其骁捷似唐太宗,而机权变化,当世诸辈所不能及也。)
智略 A+
(成祖聪明英毅,读书过目不忘,又刚果善断,能决大谋。自其为童稚时,言语气概,常出懿文诸王之上,太祖已识其不凡。虽名位已定,终不能抑有心者于人下,是以兵一起而易天位。即位之后,锐意图治,睿算宏模,长驾远驭,徙都北平,雄视九有,五巡漠北,三犁王庭。其功烈之盛,前古鲜俪焉。)
内政 A
(明祖雄才大略,承高帝之后,躬行节俭,国力大充,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在位二十二年,励精勤政,威德远被。穷荒绝域,受朝命修职数十国,其建司置卫,设官世守者以千百计。然其好大而喜功,凡南征北讨,出师连年,辎重牛马,耗散巨万,又土木屡作,劳者弗休,富者怨征敛之繁,贫者罹冻馁之苦。及永乐之末,物价腾涌,饿殍盈路,税粮逋负,盗贼横行。军中多贪暴怠懈,攻战屯守之法渐废弛。虚有屯种之名,而田多荒芜,兵之力疲,而农之业废矣。)
魅力 A-
(成祖貌奇伟,美髭髯,度量恢廓,虚己纳善,推诚任人。使士有一艺辄录用,弗遗与臣下语。表里洞达,无识芥之嫌,不侈祯祥。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悉指忠臣为奸党,甚者加族诛、掘冢,妻女发浣衣局、教坊司,亲党谪戍者至隆、万间犹勾伍不绝也。又特任纪纲为锦衣,寄耳目。纲刺廷臣阴事,以希上指,帝以为忠,被残杀者不可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