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战役

当时日本对朝宣战,双方交战但是朝鲜被日军打的惨败,连自己的国王都被逼的逃出国都。连忙向宗主国明朝求援。明朝也同意出兵,军队由李如松所领。出兵人数大概有四万人还带有红夷大炮和佛朗机、虎蹲炮共百门。而与其对战的又小西行长所率领的日军有大概两万4000余人拥有火绳枪。
于万历21年,明军包围平壤城。虽然明军包围了平壤,但是平壤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在平壤城外的牡丹峰上还有着6000余名日军士兵。平壤城内则由小西行长本人领16000余人镇守。两边日军形成互守之势
李如松部署如下:蓟镇游击吴惟忠与辽东副总兵查大受率军攻打牡丹峰,另有朝鲜僧兵一部配合;中军杨元、右军张世爵领兵进攻城西七星门;左军李如柏、参将李芳春领兵进攻城西普通门;祖承训率领明军乔装为朝鲜军麻痹日军,力攻城南芦门。(然而在一部中韩合拍的纪录片里却被硬生生说成了这些人就是朝鲜兵。韩国旁白还厚颜无耻的说这是明朝和朝鲜联军。)
一月八日早晨,明军开始围攻平壤城,明军用火炮对城墙上的日军士兵开火,用弓箭向上发射。明军用云梯架上城墙。但是城墙上的日军士兵也并未示弱,用火绳枪和弓箭还击。还向下抛石块、木头。明军因为城墙上的守军的拼死抵抗,受到了阻碍。李如松知道明军攻击受阻之后,亲率200亲兵赶到城下,砍死了一名向后撤的士兵,并声称登上城墙者可获50两(也有人说是5000两)。李如松也以身作则,亲自向城墙进攻。明军因此时受到激励,开始发起猛攻。一些将官见此也以身作则,带上自己的亲兵亲自向城墙进攻。其中,神机营副总兵骆尚志一手举盾牌,一手持戟趁着云梯向上爬,其中在爬的过程中被日军一块石头击中腹部。未退缩,继续向上爬,攀爬上城墙之后与日军展开激战。身后跟着数名士兵,砍掉了日军旗帜插上了明军大旗。日军见进攻南门的是朝鲜兵,他们便轻视了他们,他们并没有料到那些人其实是祖承训带领明军士兵伪装成的。表露出自己的明军身份,日军才反应过来急忙派兵增援,但是那时南门已经被明军登上。与此同时,明将张世爵用大炮击开了西门,李如栢攻破含毯门,杨元攻破普通门,各军乘胜争先,与日军展开巷战。
游击将军吴惟忠在攻打牡丹峰日军时胸口被一颗流弹击中,但其仍然在前督战,硬是带伤率部攻克了牡丹峰。在战斗中李如松坐骑被日军子弹击中,他便换马再战,期间战马掉进了沟堑中,李如松提缰跃出,继续前进,日军抵挡不住明军猛攻,剩余残部退入城内各处继**守,明军用火焚其密窑土堡,围小西行长于风月亭土窟。
当时战场情况极为复杂,在明军背后,有日军大友义统部6000余人随时可能自凤山来袭,而平壤日军又拼命拒战,急切难下。在这种情况下,李如松命俘获的日军通译张大膳递信给小西行长,令其弃城投降。
小西行长请求明军撤开包围,以便他能领军离开,李如松下令撤开一路人马放小西行长和余下5000人离开,虽然李如松放他离开,但还是密令李宁、祖承训、葛逢夏等明将率军埋伏于其路中。半夜时分,小西行长率残兵逃出城去,明军半路截杀,斩获首级359级。生擒2人。朝鲜将军郑晔部下斩获倭首级120余级。随后明军帮朝鲜光复了黄海、平安、京畿、江原四道。
据史料统计,明军仅斩获日军的首级就达到一千六百四十七。但日军的伤亡总数不止这些,把那些被炮火轰炸、硝烟薰烧及其它原因而死的,日军总损失就超过万人以上。而明军阵亡有七百九十六人,受伤人数一千四百九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