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男人的非正经评测 02】踩雷!你让我如何爱你——健力士黑啤

最近似乎受到了天气多变的影响,心情忽明忽暗做任何事情都是心不在焉。这不,昨晚下班回家,凌晨的肚子宛如缓慢匍匐的蜗牛的触角,一碰就打退堂鼓,满脑子都是“吃点什么吧~吃点什么吧~”的呓语呢喃。耐不住自我安慰,弄了点吃的聊作宵夜。结果今早却发现,冰箱的门没关好!将将融化的水珠“滴滴答答”落了一地,冷冻室里的速冻食品也好似行将就木的老叟站在树下方便,软软塌塌没有多少力气。于是只能拼命安慰自己:最近肠胃不太好,不能吃太凉的,这是无形之中老天对我的照顾啊!

不管怎么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纵然在一夜间失去了低温滋润,从中拿出的一罐啤酒仍是携带着些许冰凉。今天评测的,是产自爱尔兰,酒精度4.2%vol,原麦汁浓度9.87°P,号称“全球销量第一的黑啤酒品牌”——健力士黑啤。这款名字听上去似乎与健力宝颇具渊源的啤酒,一出场就以“平均每天有950万杯被享用”的王者风范凌厉地将我震慑住。心想:即便没有多少惊艳出彩,好赖不会让人失望吧。毕竟虽说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品质优劣的评判标准却还是被大多数人所把控。难不成这950万杯的体量都和台湾省的香蕉一样,被内部回购当作蘸香蕉的酱油了?

但是很快我发现自己错了,错的极其离谱。许多时候人云亦云不一定是口碑绝妙地让他们感到独一无二,也有可能是寂寞的人来此找寻热闹,顺便兼职赚些零花。这是款爱耍小聪明的啤酒,用宣传文案上的话就是使用了“气囊科技”。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不是一家啤酒企业,而是生产汽车的品牌公司。可很多时候,小聪明真正的目的,往往是用以掩盖自身缺乏大智慧的不足,就如同健力士。在我看来,这种所谓的高科技术,不过就是为了让消费者对其出沫量单薄这一事实的淡化甚至于无视。

从图中可以看出,相较于上一款的“凯尔特人”,健力士的啤酒花几近于无!想必让爱作弄的熊孩子往里吐上几口唾沫,都不是这个效果。当然,不能因为“气囊科技”喷了我一身就对健力士心生“厌恶”。评测文章固然少不了个人的主观念想,却仍要尽可能达到公正客观的平衡。光凭酒花稀疏这一点万不能断定啤酒就是不行的,好比六七十的大爷头顶都荒芜了,却也可能有着一身横练的筋骨。所以究竟几何,还是喝上一口再来评判。
一入口,我恍惚之间误以为自己回到了高中。没错,这是青春的味道!也是……厕所的异香。让我想起了以前大半夜和室友为了躲避查寝,跑去厕所吃泡面的情景。又酸又涩,味道独特。味蕾筛去了别种滋味,空余二者在口腔内不尽蔓延。红酒是有所谓“越涩代表着越好”的说法的,啤酒是否也有这般讲究,我实在是不清楚。只是这荡漾着“青春”不成熟的“芬芳”气息,让我这心态逐渐中年化的“老年轻”当真唏嘘不已。平心而论,就口味方面而言,不能说如何的不堪入喉,却实在是难以让人提起兴趣。我裤子都脱一半了,总不能打开资源才发现是历年的春晚合辑,这合适吗?

自己打开的啤酒,跪着也要把它喝完。不过不用担心,虽然价格不算实惠,可是体量下降了不少啊,440ML,何况一点也不上头。我是个喝酒容易上脸的人,然而这款酒,却让人一点都脸红不起来,没有心动的感觉使我有些难受,想我历经二十余载,却还是孤身一人……咳咳,扯远了,不过从啤酒口味浓淡上有点像那款清爽型的三得利,只是三得利是清爽,而健力士黑啤则为清苦。从外观上看像是可乐,喝入口中却像是在喝冰镇中药,哦不,或许冰镇凉茶更加准确一些。所以我决定搭配着午饭一起,中和一些它的酸苦涩嘴。
下楼买了份盒饭,十块钱一份,深受附近干体力活的工人大叔们的喜爱。 普普通通的菜式,平平淡淡的滋味,却由衷地透露出一种真实。大排的酱香,咸菜的腌制型酸甜,恰到好处地将口中的那一缕黏嘴的酸涩冲刷干净。林林总总吃了不少,终归只有热腾腾的饭菜能让我心安。唯一的遗憾就是不是家里做的,哈哈!

总结:就个人口味来说,我是不太习惯也并不喜欢这款健力士黑啤的。过于突出口味的独特,却因此失去了部分口感中庸人群的拥趸。而且黏嘴的不适感令我困惑。你可以说这是麦芽的香气,但我觉得略带了些焦糊的滋味,忽视甚至丑化了原本应当甘苦的啤酒花。那些所谓高科技的小聪明,不仅没能起到小俏皮的点睛作用,还显得有些狼狈,弄巧成拙。总的来说,这次评测踩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