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比黑白好看∴水彩比素描好看(笑)——国产漫画真的“彩绘不可逆”?`上篇

【题图为日本漫画家——小畑健——终于摆脱插画家名头的成名作:棋魂】
先放上几张小畑健的漫画正文









以上是小畑健代表作的黑白部分

小畑健的彩色绘图——









最近翻b站动态的时候,看了一位曾经比较喜欢的中国黑白漫画作者的动态,
(为了不让某些人说我蹭热度,并且出于容易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样的考虑,再说我只是以此引入话题所以我不明确说是哪个作者)


这位作者谈起了现在的漫画生态环境和自己的职业生活状态,感慨现在的漫画彩色化现象不可逆,
彩绘和黑白漫的争议早在各位的童年时期便已经在受众并不广泛的亚文化自治区内如火如荼
但是,今天我想说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一些和童年回忆并不一样的东西——
怎么理解彩绘不可逆这种现象的出现?

就现在的市场和生产关系来看确实有非常多的迹象表明这一无可奈何的萧索现实已经无可置疑,无论是纸媒们的转变,还是现有的大多数网络作品,圈内已经从90年代中开始逐渐转变到现在的这个样貌
当然这个时间点我并不确定是否正确,
我只知道在我的生活轨迹中,
90年代和90后起着独特的作用

纸媒在网络化潮流中被冲垮是造成黑白漫画体系崩溃的根本原因
(准确的来讲是传统媒体都相应的受到了冲击,而那时的亚文化产业本身就不扎实)
以日本黑白漫画为主要接触占比的——(抽象、符号)漫画集群们,在生产和商业竞争中逐渐被所谓的彩绘“国漫”挤兑。而新工作模式中卖唱的色彩逐渐覆盖服务式公司的工作关系。其中作为【职员向读者定期提供漫画】这一【产品&货物】的工作固定仪式色彩被大大削弱。求打赏等等方式并不是有罪也难以说是有违道德,但是确实让很多新作者的首要关注项变成了如何快速卖肉和迎合颓废的泛大众需求。
当然自圈子产生以来这就已经是大部分受众的头等大事,爱好者之间的热切讨论、关注女性角色的杀必死和福利环节,这些都是无可避免的最终现象——以至于现在大多数人仍然秉承着当初我们作为二逼青年时期的各种性幻想,甚至逐渐形成了具体的集成化链条/哏文化
例如黑丝、美腿、肉多、女装、lai子、动感、营养快线、各式角色相关的yy和本子与疑似本子姿势画面等等这些容易变成各种视频的封面首要选择
没办法呀,观众老爷爱看这个,这个收视率高啊


于是自然而然的
作为经验上感情上和观赏历史习惯上都是沿用并习惯了原生的日本纸媒黑白传统漫画的人们,无论是从作品质量还是风格与价值观,爆发了和现有形式意料之内的价值形态冲撞。 冲撞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从中也可以看到许多似曾相识的说法,以及不同但又十分典型的观众群体

主要差异——
1分镜
2体系(黑白vs彩色·伪)

虽然话题是这样,但很多人其实并不是真正在讨论这个问题,看似在讨论彩绘与黑白孰优孰劣甚至扯到了表现力这个看似很高深的深层次话题,实际上仍然是【当前既定结果基础上尝试解释】这样的老调
虽然现在的彩绘也就这个德行,但很多从黑白漫过来的人只不过刚好撞上了彩绘在此理亏,并不是因为这些人有多么的理解漫画作为产品,商品甚至是工艺品的本质,充其量只不过是对自己可能有点年头的黑白观赏经历的正序分析然后拿来对照彩绘进行唾弃,
但实际上就算彩绘发展的很好,这群人也仍然会是这些嘴脸,因为他们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更多的是基于惯性和局部视角,在此继续往上努力才是应该展现的态度
这种现象大家都略知一二,与低龄化相对应的就是中二和圈地自萌了,即使这些人和现今【因为色彩多寡而草率的给作品下死刑】的【低龄化小学生幼齿萌二】一个德行
而很不巧他们占据在舆论的制高点,因此他们自有的缺陷被转移火力和担任主要火力输出吸引观众眼球的方式给稀混过去了
有非常多的观众,无论是出于个人情怀(我不喜欢)、价值观的简单冲突(你这压根就不对)亦或是观赏过程中并不专业缜密的经验总结和个人直觉(你这个违反我印象中习惯中的作品体系规律和风格)再加上一些民间味道十足的性质分析(当然我也属于此类,基本上人无能免俗)可以举出非常多彩绘的罪过
不过这些说法众说纷纭,并且十分容易出现漏洞而被别人否定,在加上现在的人倾诉的意图远大于倾听,因此闲聊嗑瓜子的成分远多于提供资料和论据

例如——
1、我还是喜欢黑白,我还是觉得黑白舒服
我也喜欢黑白,我也觉得黑白舒服,可这和你今天想吃什么一样对别人来说根本没有大量价值,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只会觉得:你喜欢什么关我屁事,我又不在乎你喜不喜欢,我也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你这种肥皂泡一样毫无营养的准抱怨行为上
2、彩色没有黑白的张力
1就算彩色有张力你也未必信,情怀、习惯、了解相关资料的顺序历史占比等等因素都会让人固步自封
2一个廉价多销的商业方式你和我说张力?你可以试着和村口烫头王师傅讨论一下巴黎时装展,看他会不会拿着窝窝头砸死你,你不能拿一个产业的后置结晶来和开荒的国产作品对比,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又哪来的张力呢
3你拿经典作品对比得出的结论自然是黑白更有张力,因为你之所以觉得黑白有张力的原因就在于此,属于自问自答监守自盗
4与其说是黑白更有张力如说是这一群体分类的作品在你的人生中远超过彩绘,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占比,究其根本很多时候真的差别是作品群而不是产品生产差异,只不过这些作品刚好是黑白作(当然并不是所有时候,有些作品就是建立在黑白=抽象、符号、示意类思维基础上的艺术表达和精神叙述,换成彩绘他就不出色了)
3、日本黑白完爆国产彩绘
1所以说不要拿一个产业内化后置结晶来和现在的作品比,时间跨度和顺序递推步骤不要随便跳过
2所以说你关注的其实并不是黑白还是彩色,你关注的实际上是你心目中的作品集,不要把观众视野和生产制作工序/方式完全重合
——事实上,很多日本漫画家,并不是没有画彩色的能力,也不是因为彩色的张力没有黑白好
之所以他们选择黑白,最直接并且最大概率是因为——生产成本和工期不允许

例子:
1天野明(ty娘)
代表作:家庭教师——杀手reborn
特点——喜欢画褶皱,画风美型又热血(就是经常歪下巴而且脸容易重复)分镜常常采用斜切,上色经常喜欢晕染和渲染渗透,角色的服装有自己的特点,但是角色总是容易给人一种很懒的感觉

























2荒木飞吕彦(荒木老妖)
代表作:JOJO的奇妙冒险

特点——画风不讨喜而且很有份量,大多数人无法接受,是比较偏向于欧美夸张粗犷或者说希腊雕塑的古典美(这就是你经常把人物比例画的像神一样而且还经常凹姿势的原因?)服装设计非常出众(老妖大学学的服装设计),如果能接受会觉得很带感














3山田章博
代表作:罗德岛战纪
特点:画法很细随,美术功底很好,非常有羊皮纸上的古朴气,但当时没有系统完备的分镜理论,因此当时的分镜比较杂乱









由此我想提出一个说法——






爆漫王是有动画版的,对于某些不喜欢看很多字漫画的观众来讲可以去看动画,但是个人推荐去看漫画原版,毕竟这个讲的就是漫画家的路途




2文化生活中的印象,也就是【这类】而不是【这种】
比如说创作上的一些文化现象以及趋势,甚至是更加具体的设定和卖点(比如****)

岸上和下海的两位——

3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作品现象=具体表现



不如说这是群众需求影响生产消费趋向,并以从业者对市场行情统计结论的方式,表现出来
也就是说,彩绘不可逆,更多的是销售作品--按期按要求交货付费--保证作者自己的小作坊式--生存生产需求、生产与工程项目以及整条商业变现路线、对投资方来讲的受益,市场趋向和需求关系这样的浅显初级问题,
而不是所谓的产业突破阈值--初具规模--结束入门准备的最终结果,
或者所谓的艺术表达与生产、集体审美与外国先进实践成果之间的代差等等这些明显是要积累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才会逐渐形成完整的定式并有迹象可循的问题和学术研究
现在的彩绘漫画,不像是职员按照稳定的工作作息规制--定期向观众提供--传媒和精神文化需求--服务(比如以前的电台或者职业制作的节目)而像是以售卖薄利多销的小商品--商业方式--满足消费者--日渐颓废碎片化--底层精神需求,
并且时常显现出犹如实业家炒房一样,为了项目的利润而决定具体执行内容、营销倾向并尝试确定规制,同时还具有短线不稳定性等等性质的项目创业尝试
(反正大家也知道大多数创业项目=如何取得商业化成功=比其他的目的明显要明确的多)
你以为你是画漫画,
实际上现在的创造者简直就像是白手起家做生意的营销号
这样一说也就不难解释另外一些现象——
为什么彩绘会出现诸如总裁式、少女言情式创作的泛滥,并且带有大量的小白文或者说地摊文学/网文这些和漫画本身并没有特别联系但时常在各种文化生产领域(比如影视、小说、动画等等)出现的当代社会群体文化现象
这两种倾向和彩色制式没什么关系,但是却和现今所谓的那一类彩漫作品群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原因实际上可以联系到中国整个民间或者自然文化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共性

先不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或者有何片面之处,在现在这个【彩绘不如黑白漫】话题中,我所提到的或者说大家多次提到的有共鸣的一些现象诸如总裁文小白文少女滥情等等作品的泛滥和商业泡沫这些事例,与中国整个文化产业呈现出的样子是如出一辙的,而并不局限于彩绘与黑白漫的争端
你讨论彩绘还是黑白好并不切题,因为本身彩绘泛滥的原因就不是艺术原因而是群众的精神需求导致的,
1转型彩绘最终也不能解决问题,
2但可以多少分摊一点生活困难,作为一种妥协而成为市场的切入口
3可以先定个小目标,做到能够有一定的市场占比(比如说试着以自己的风格和原则上个头条或者拉热度试试?利用一下营销和统计学原理?)
你今天向彩绘妥协了,可以将此作为一个切入口,让原先并不了解你的观众以此为契机来看你的作品,然而如果你没有能力在后面将真正走心的观众的思维走向引入到你的节奏中,以彩绘为契机但却没有让足够多的观众最终觉得你的作品和你的表达是值得的,没有让有效的那部分观众随着你的作品而去主动自愿拉高他们的观赏能力,发生观念上的变化并最终心服口服,
如此彩绘便只是你妥协的第一步,有了第一步,第二次妥协的心理门槛自然就会降低,这次你妥协的是彩绘,下次没准妥协的就是总裁和滥情了,一次次的妥协中作者就模糊的变成了自己原本最厌恶的人 ,然而在大家认为是作恶的这条道路上,你和别人相比也未必有优势,毕竟入行太迟,又身在曹营心在汉
因此可以说,即使你向彩绘妥协,也不能放松警惕,最根本的解决方式,就是找避风港或者借力稳定,然后力图去改变一些观众,
通俗大众艺术的创作者啊,毕竟要先生存下来,这之后还要有骨气,试着去突破生活的临界点而不仅仅是生存并活着
我们作为观众也应该换位思考一下:作者不可能整天就盼望着爆红捧着空锅盖下米,我们也不能强求作者用爱发电

所谓彩绘不可逆,指的是这种社会现实仅仅只能作为一种切入口或者吆喝门面,而不是让人们在心理上倒向看似无力的现实,认为事情已经无可救药而没有努力的价值了,转头陷入对“罪魁祸首”的发泄与攻讦之中,控诉一番痛快了事
有些观众不停地抱怨现实环境和群众群体,仿佛别人都是傻子然后自己这个有才之人又时不我与,既然这么扛不起压力又自诩清高,那你还关注什么漫画生产呢,其实对你来说,漫画这东西早就名存实亡了不是吗



(主要还是这样的漫画注定更新无法达到很快的频率,也就没有所谓的热度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