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什么是想做某事

2023-01-13 21:56 作者:NightPoetry  | 我要投稿

       什么是想做某事?“想做某事”在常规的语境中,往往有两种解释。第一是指你基于趋利避害中的趋利原则,迫切的想要去做某事。第二是指你基于趋利避害中的避害原则,因为不做某事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你想要去做某事儿。但是很可惜,这两种解释在日常生活的对话中往往会产生混淆。

       你是否已经可以感受到大多数人口中的想学习和想打游戏这两个想它不是同一种想,但是却能达到同一种强烈程度。通常情况下一些比较“听话”但是又对某种知识并没有兴趣的人就会产生第一种解释下的“想”,即不学习的后果在他们眼中很严重,所以他们迫切的想要学习。而对于喜欢打游戏的人来说,那么他想打游戏,往往是在第二种解释下的“想”。

而在日常对话中,我们往往不区分这两种解释,因此会出现“跨频道交流的情况”。例如,你妈表示:“你还是不想学习,要不你早抽空背单词了!”但是实际你的内心表示:“我真的很想学习,但是真的学不进去。”这里你们产生了矛盾,而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你们对“想”这个词的两种不同解释。

那么进一步的基于“趋利”的想与“避害”的想在表现形式上有哪些常见的区别呢?了解了这个区别更有助于知道到底什么是“想”。因为要知道某件事情是什么,不仅仅需要从抽象的逻辑上进行分析,更要从具体的表现上进行区别。

首先基于避害的“想”很容易产生“嘴上的想”或者“就是在脑子里想想”。说的更具体一点就是,虽然它对他的思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让这个人产生焦虑),但是却不会对这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即这个人并没有去行动。这种现象在涉及脑力劳动的时候尤为明显。其原因呢,我们需要交给脑神经专家去进行研究和挖掘,这里我们只进行现象的阐明。

其次基于趋利的“想”却是一种迫切的“想”。给我们举一个彩票查询的例子,假如通过某种渠道,你知道了你手中的这张彩票已经中奖,那么你现在的想法是去某个网站查询一下是否中奖,去验证一下是否真的中奖了。这个时候回到家中用屏幕更大的电脑进行操作,并处于更加安静和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操作,往往是一种更加优质的选择。但是现实的你往往会忍不住在回家的路上掏出手机,顶着巨大的延迟,忍受着2g的网络,无视高昂的套餐外上网费去进行验证。(加入你的手机只有2g网络,很明显回家用宽带是更好的选项。)这就是基于趋利的“想”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征,一种自发的迫切的去做某件事情的特征。

综上所述,趋利的“想”是一种迫切的自发的行动的“想”,避害的“想”是一种被迫的被动的往往会产生焦虑的“想”。


什么是想做某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