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3.第三讲 脾胃胜衰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2023-01-13 21:56 作者:铁山望江一闲人  | 我要投稿

原文

经云,病有逆从,治有反正,除四反治法 不须论之,其下云,惟有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其注者,以阳明在上,中见太阳为说,予独谓不然,此中,非中外之中也,亦非上中之中也,乃不定之辞,盖欲人临床消息,酌中用药耳。以手足阳明,厥阴者,中气也,去卵酉之分,天地之门户也。春分,秋分,以分阴阳也。中有水火之异者也。况手厥阴为十二经之领袖,主生化之源;足阳明为十二经脉之海,主经营之气,诸经皆禀之。言阳明、厥阴与何经而并而为病,酌中以用药。以权之在衡,在两,则有在两之中,在斤,则有在斤之中也。所以言此者,发明脾胃之病,不可一例而推之。不可以途而取之,欲人知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毫厘之失,则灾害立生,假如时长夏,于长夏之令中立方,谓正当主气衰而客气旺之时也,后之处方者,当从此法加时令药,名日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白话

《素间·至真要大论篇》中说,病情的发展有顺有逆,故治法有从治法和反治法,即逆病气而从正气,或从病气而逆正气。除四经反法法外,其余都是仿此,不用再解了。以下又说,惟有阳明经、厥阴经,不从标本论治,因为阳明纯阳,厥阴纯阴,此两者标本不相反,所以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是正治之法,故从乎中也。后世医家在注释经文时说阳明在上,中见太阴,厥阴在上,中见少阳,我自已认为不是这样的,所谓的“中”,并不是中外的中,也不是上中下之中,应是不定之辞,根据病人临床的自觉症状,斟酌用药以治疗。以手足阳明经和厥阴经为中分之气,因为厥明为万物生化之源,其地支在卯时,时令是二月的春分,春分以前为阳,春分以后为阴;阳明为生杀之本,其地支在西时,其时令在八月的秋分,秋分以前为寒水,秋分以后为燥火。所以用卯西来比喻自然界规律变化,用春分、秋分以分别自然界的阴阳,中间还有水火的不同。总的来说,手厥阴心包经为十二经脉的总领,为生化之源,足阳明胃经为十二经脉之海,是经脉营运的源头,因全身脏腑、经络、气血都禀受于胃,如此说明足阳明胃经、手阴心包经与任何经邪相并而发病,就应斟酌用适合病情的药物给病人服用,就像用衡器称东西一样,在两就将秤锤放在两的星码之中,在斤就将秤锤放在斤的星码之中,所以要用此比喻来阐明脾胃病,不可按一种方法或一例案例去推求有效的治法。要人知道各种病症都是由脾胃衰弱而发生的。诊治时若有毫厘的差错,就会伤害人的身体,假如主时在长夏,治疗首先考虑长夏主时湿热之气对脾胃的影响,而制定相应的处方。若正当长夏主时湿热之气衰弱而风火暑燥寒之邪气加临而受病时,当在此处方的基础上,在扶脾土的同时加人泻阴火的时令药定名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原文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柴胡一两五钱、甘草、黄芪、苍术泔浸,去黑皮,切作片子,日曝干,碎炒、羌活已上各一两,升麻八钱、人参、黄芩已上各七钱,黄连去须,酒制,五钱,炒,为臣为佐,石膏少许,长夏微用,过时去之,从权

上件哎咀,每且三钱,水两盏,煎至一盏去渣,大温服,早饭后,午饭前,间日服。服药之时,宜减食,宜美食。服药讫,忌语话一二时辰许,及酒 ,湿面,大料物之类,恐大湿热之物,复助火邪而愈损元气也。亦忌冷水及寒凉淡渗之物及诸果,恐阳气不能生旺也。宜温食及薄滋味以助阳气,大抵此法此药,欲令阳气升浮耳,若渗泄淡味,皆为滋阴之味,为大禁也。虽然,亦有从权而用之者。如见肾火旺及督、任、冲三脉盛则用黄柏、知母、酒洗讫,火炒制加之,若分两则临病斟酌,不可久服,恐助阴气而为害也。小便赤或涩,当利之,大便涩,当行之,此亦从权也,得利,则勿再服,此虽立食禁法,若可食之物,一切禁之,则胃气失所养也,亦当从权而食之,以滋胃也。

 

白话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本方以柴胡为主药,分量独重,以升阳益气举陷,辅以人参、黄芪、苍术、炙甘草补脾胃佐以石膏、黄连、黄芩泻阴火;加羌活、升麻以助升阳之力。

以上药物切碎,每次服用三钱,水两盏,煎至一盏,去除药渣,人温热时服下。服药时间以早饭后,午饭前,隔日服药一次。服药时,要适当减少食量,适宜吃一些富于营养适合口味的食物。服药完毕之后,休息一三时辰,酒、面食及大料调和的食物要禁忌,恐怕这些食物有助湿热、更伤元气。也要忌饮冷水,忌食寒凉的瓜果和淡渗利尿的京西,这些寒凉性质的食物,阻遏阳气不能生旺起来。应该吃一些带温性、少脂肪的食物资助阳气。大概这种调治的方法和药物,都是为了升浮陷下的阳气。如果那些淡渗利尿的药物及食物有助阴损阳的作用,都需要大禁的。但是也有随着病情的缓急,权宜使用这些药物和食物的。如果发现肾经火旺以及督、任、冲三脉受邪偏盛,当用黄柏、知母二味药物,用黄酒洗毕后,用火炒加工而成,以清泻肾及三脉的火邪,至于分量多少,可在处方时斟酌使用。但黄柏、知母苦寒,不能久服,恐怕久服有助阴损阳的害处。小便赤涩者,是火邪蕴结膀胱,应该清利。大便燥结,是火结大肠,应该用导下通便的方法。这也是随证加减的权宜之法。大小便通利之后就不能用清利通便的方法,避免损伤胃气。由此虽然制定了禁总饮食的法则,如果将可以食用的食物都禁用了,则胃气就得不到充分的营养。应当随着病情的需要,给予适合病情转归的营养食物以滋补胃气为宜。


3.第三讲 脾胃胜衰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