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超级大国的海军专家分析认为,有另外2艘新航母已经开工?

2022-07-04 06:47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超级大国的海军专家在分析战略对手的航母发展路线图时,往往3个很明显的误区。第一,就是想当然的认为,其他国家要在航母的发展上与超级大国海军看齐,那么必须尽快的发展核动力航母。如果其他大国研发的航母即使在吨位指标和其他专项能力,比如弹射和回收系统上超越了超级大国现有的航母,但是只要不是核动力的,则可以继续拿这个当做表面上长期领先的挡箭牌。而事实上航母早早的全核化,本身就是一个后果相当不堪的战略大坑;既然超级大国海军自己已经掉进了这个大坑而且在可见的未来完全不能自拔;那么不论是出于战略忽悠的心态还是见不到别人比他好的心态,都希望其他大国也尽快地步入类似的技术歧途。第二,超级大国更不希望其他大国在航母的建造上出现规范化,


和批量化的现象。也就是幻想其他大国的航母,每艘的技术状况都不相同,一直处于摸索试验的状态。这样一来,就很难形成规模化和正规化的战斗力。这就像采用万国牌武器的杂牌武装,在战场上面对高度制式化的正规军时,必然处于劣势地位一样。而二战以后,超级大国海军本身的航母建造计划,一向是走批量化和制式化路线的。比如福莱斯特级造了4艘;小鹰级又造了4艘;尼米兹级甚至造了10艘;如果按照最早的规划,那么福特级也要造8到10艘,对尼米兹级进行一对一的替换。至于福特级的种种技术问题,导致到目前并没有开工第5艘,这只能说是一个意外而不是原先的规划有问题;否则到现在第6艘福特级也应该已经开工了。二战后超级大国海军只造了一艘核动力的企业号,算是试验舰的性质。


超级大国海军自己一直搞规模化和制式化航母,反倒希望其他大国永远无法批量化生产某种技术相对成熟的航母型号,这种心态同样是有针对性的。第三,这就是超级大国的专家们都认为在短时间大规模的批量上马巨型航母,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如果经济大环境不好,就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航母建造过程。其实这种看法没有意识大国之间的差异。对超级大国本身来说,因为造船工业的整体没落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其内部所有的船厂都需要其海军的有限订单来维持,因此确实是大舰建造得越多,对整体的财力负担越大。而另外一个大国却完全不是这种情况。人家的船厂不怕订单如山,而就怕整体开工不足。在这种造船业不论军民持续红火的状况之下,即使同时上马10艘大型航母,也仅仅是锦上添花而已。


因为以上3点,所以超级大国的海军专家们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某方下一步可能同时上马2艘全新的大型航母,甚至其建造工程已经开始,而且至少有一艘是核动力的。对这种说法,最多只能听听而已,基本上不需要太当真。而实际情况很可能是:对某方来说,在通过另外一种军用大型海上平台对突破不久的超级核动力包进行完全的技术验证并且证明彻底可靠之前,立即上马巨型核动力航空平台的概率其实是微乎其微的。而且不论是水下的核潜艇还是水面上的更大的系统。即使从现在就开始建造。那么仅仅建造完成之后的试航检验周期,也至少在六七年以上。因为水下的全新核动力潜艇仅仅试航测试就需要至少5年,更不用说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十几万吨的水上核平台。如果是这种状况;


那么水面上的大型核动力航空平台,形成可信的战斗力,至少是2033年甚至2035年以后的事情了。而如果是批量上马常规动力全电平台,则试航周期只需要12个月,最长也不过18个月,这样对比类似航空能力的核动力平台,至少可以提前七八年形成规模性的战斗力。而这个7到8年,可能是大国发展史上最关键的阶段。因此最终结论是:说同步开工2艘,不如说有可能同步开工2 型;其中任何一型一旦决心上马,就绝不会只造2艘。最终建造的数量,绝不会比福特级的原计划少到哪里去!


超级大国的海军专家分析认为,有另外2艘新航母已经开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