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B21还没亮相就已落后?关键在于某新型隐身战轰突破力度太大

2022-07-04 06:44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还没有服役就已经落后,过去往往是专门特指工业和军事科技落后国家的主战装备在研发试验过程中面对的尴尬局面。谁能想到,这种情况,居然马上就会出现在超级大国正在研发的下一代主战轰炸机中。超级大国立国以来,一直以空中力量长期领先全球,作为其军事力量强大的最主要的外在特征,也就是其航空兵的实力长期以来在全球遥遥领先。大多数人对空军力量的先进意义往往重点关注其战术空军,也就是有多少先进的战斗机,这些战斗机的性能有多么的强大;而实际上战斗机再多再强也是战术空军领先。超级大国空中力量长期以来鹤立鸡群,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战略空军上;而战略空军又以战略轰炸机为典型的代表。到目前为止,超级大国装备的3种轰炸机,全部都是具备全球打击意义的洲际轰炸机,


这在当今世界仍然上独一份的存在。不过这3大战略轰炸机全部是冷战时代的遗存,而冷战结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个世纪了。这就造成超级大国的战略轰炸机虽然不论总规模还是综合性能在纸面上仍然强大,但是实际上能随时出动的轰炸机数量,还不如名义总规模的四分之一。这种局面下,平时对其他大国进行一些战略骚扰式的讹诈尚可,而如果一旦爆发大规模战争,只能最多起飞二三十架战略轰炸机,实在是完全不匹配“战略”二字。因此最近10年来,超级大国空军急需一种可以上批量,充分发挥规模效应的新式轰炸机,来代替现有的3大型号越来越老旧、总体出动率越来也不堪的问题;这就是B21战略轰炸机项目。但是这个项目最大的BUG,就是还没有完成研发和批量下线,就已经落后于,


其他大国的类似项目。这在过去超级大国军用飞行器110年的发展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新鲜事”。那么既然到目前为止,B21战略轰炸机并没有公开亮相,甚至还没有被外界拍摄到已经进行了首次试飞,说其已经落后的根据又是什么?首先一点,就是B21在整体气动布局上,仍然是与B2近乎一致的大展弦比隐身飞翼造型。这种造型下,隐身性能确实不错,但是从本质上完全不具备任何超音速能力。这就造B21仍然需要像B2那样完全靠“偷偷摸摸”的方式,渗透进其他国家的领空进行临空投弹。如果在30年以前,甚至20年以前,这种攻击模式问题还不大,毕竟当时隐身和反隐身技术,即使对其他全球性大国也是很有挑战性的存在。但是到30年后的今天,全球对反隐身已经有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和破解之道。


即使一些地区性的中等强国,都有能力完整俘获或击落超级大国具备隐身能力的高端无人机。比B2和B21小得多的隐身无人机都能被直接破解,那么对有人驾驶的大型隐身轰炸机来说,再想突入其他国家纵深的风险就已经很大了。假设在隐身能力被识破的情况下,完全没有超音速逃逸能力的B2和B21在对其进行拦截的超音速隐身战斗机面前,就是纯粹的大靶子。何况B21的最大航程和最大载弹量,对比B2都是有很大的缩水。真实的作战航程越短,则攻击的突然性就越小,而被成功拦截的概率就越大。因此B21除了增加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全程无人驾驶功能之外,对比B2属于明显的不进则退;说白了就是不思进取,或者说就凭现在超级大国军事航空工业部门的二把刀实力,甚至都不能重复一次B2的研制!


与之完全相反,某大国即将亮相的某型战略轰炸机,不但完全具备不亚于B2的隐身能力和作战半径,而且其最大飞行速度极有可能在2.X马赫之上。其实如果某种轰炸机和某种战斗机同时可以飞到2马赫以上,那么任何战斗机都不可能对这类轰炸机进行长时间的拦截和跟踪。因为高速轰击机一旦开加力就会极速飞出一两千公里。而即使5代战斗机开加力也只能持续七八百公里的高速飞行段。由此可见如果某新型超音速隐身战略轰炸机可以进行2次空中加油,那么在整个北美大陆上空将来去自由!


B21还没亮相就已落后?关键在于某新型隐身战轰突破力度太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