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干货分享!石老师解答备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班的十大疑问

2021-07-07 14:17 作者:心学科教育  | 我要投稿

干货分享!石老师解答备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班的10大疑问


/导·读/


在第一个问题之前,各位家长先要问一下自己,报名科大创新班的目标是什么?


答:大体上分为三类:

1)目标科大,拼了,只要考上就上。

2)考上也不一定上,我只是想练习一下名校校考试卷,验证自己实力。

3)创新班和我没啥关系,我就是想多个高考的机会而已。

前两类的同学请认真看下去,尤其是第一类。




01

通过科大创新班上科大到底有多难?是不是难的不敢想?



我一直跟所有学生家长说的一句话:“总体来说,科大创新班确实是上科大的一个捷径!”只要了解好信息,战略得当,不乱学,科大创新班比起纯靠高考上科大是要容易一些的,而且是提前一年不要战斗还没开始,就觉得自己不行。再重复一遍,考科大创新班,战略方向最重要,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02


科大创新班适合什么样的学生报考?



这里我说的答案可能有些颠覆,但是完全是根据实际得出的结论。绝对不能只用年级排名或者学校考试分数来划分适不适合。以我目前接触的学生来说,有些名牌高中前几十名的孩子并不适合,也有年级300名开外的孩子最终考上的。各位家长肯定听过这种说法,科大创新班适合数学物理突出的孩子,那怎么判断自己孩子是不是数学物理突出呢?通过学校考试分数吗?并不是。这样可能会遗漏很多有天赋的孩子。我辅导过的学生中,有好几位学生在学校的数学物理成绩一直不算拔尖,现在已经在科大读书了。这里教大家一个简单的检测方法,不能完全看分数,而是要根据自己孩子学习高考数学物理内容是否吃力。这个可以通过沟通和观察得到。有的孩子虽然成绩不突出,但是学习数学物理的时候比较轻松,甚至吊儿郎当,这种孩子说不定就很有潜力,只是因为不认真不细致,甚至觉得这些题目没意思等因素导致成绩不拔尖。相反,如果孩子已经很吃力了,课内难题几乎都会卡住,个人不推荐以科大创新班为目标。(可以报考,多一次高考的机会,但是不必特地以这个为目标)




03


科大创新班全部考试流程到底是什么样子?网上太多太乱,怎么备考?



科大创新班的流程是初试+复试面试,2021年做了最新的修改,其中初试考察形式是考数学物理,数学物理各110分钟时间复试包括笔试部分和面试部分,根据综合成绩划分A/B档。A档高考成绩标准降至一本线,B档下降40分。初试考数学物理,满分各100分,总分200分。2017-2021年进入复试分数线分别是130、130、143、123、80分。复试有笔试和面试环节。笔试数学物理试卷各100分,共计200分。面试100分。最终总分=初试分数*0.5+复试笔试分数*0.5+面试分数。也就是说最终总分满分300分,初试分数,复试笔试分数,面试分数各占三分之一。所以刚刚过复试线的同学不必灰心,调整好心态,很有可能翻盘的。每年经过我们最后模拟面试培训,几乎所有同学都是高分,压线翻盘的例子每年都有。

至于战略目标,如果真的想冲击创新班,并且高考总分不是很突出的同学,我推荐A档+高考一本线,适当放弃高考。如果高考很优秀的同学,可以兼顾高考,B档降40分也不是没希望。不过不管你是哪一种,前提都是要通过初试,学习科创的时候都要全力以赴。

有些人会说A档不是很难吗?其实从结果来看,A档的人数要远多于B档。2021年A档150+,B档只有80+。而且对于高二的同学来说,在准备创新班考试的同时,想要保证高考成绩640以上是非常难的。很多同学企图兼顾高考,结果高考成绩高于一本线很多,但是初试都没过,太遗憾了。所以我推荐A档+一本线,这个成功率综合来说是最高的。



04


科大创新班初试数学物理试卷到底有多难?怎么备考?



我听过家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创新班试卷比高考难,比竞赛简单。”不知道这句话是怎么传开的,但这句话还是有很大问题的。首先创新班和竞赛相比,知识点的大纲就大有不同,很多竞赛的知识不可能出现在创新班考试中。科大创新班的试卷经过多年打磨,已经很成熟了。是一种很灵活,独具科大自己风格的试卷。考察的是对数学物理知识的理解透彻程度和思维灵活程度。有些同学做完会觉得只要高考学透,很多题目可以做的。我也见过数学物理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数学物理不及格。题目是有风格的,有些题目难度可能和创新班试题难度接近,但是风格完全不同,科大完全不会考到,这种题目你做再多都没用。甚至有些创新班集训班给学生上国际竞赛题目,这对于备考科大完全是浪费时间。所以,备考创新班,我个人推荐:

1)加深对数学物理高考知识的理解程度(不要忽略这一块,盲目求高)

2)要补充学习创新班可能会用到的高考之外的知识

3)针对自己薄弱的地方做题,做题不要贪多,而是要做透每道题,题目不懂的要多找靠谱的老师问,因为市面上很多书籍资料只有答案,却没告诉你答案是怎么想到的,只看答案有时候很难进步。

最后,了解科大试卷风格,时间花在该花的地方,针对性准备才是最好的初试备考方案。



05


复试笔试考什么,怎么备考?



复试笔试环节,现学现考,主要考察接受新知识能力。数学物理都是由教授先讲课再考试,2021年播放的是教授授课视频,讲课内容一般是高中没有涉及的知识,半天时间学一门考一门。考试的时候允许翻笔记,所以认真听很重要。另外这里可能就有些备考小技巧了,因为考的是高中没涉及的新知识,所以一般都是大学中较为简单的知识点或者高中选修的一些知识点。比如矩阵运算什么的。愿意的话,提前学一点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万一考到了呢~




06


面试怎么考,要怎么备考?要不要特地报班准备?



以去年的面试为例,去年的面试是这样的。10名学生分为A,B两组,每组5人。同时拿到两道题目(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知识),A组同学负责第一题,B组同学负责第二题。时间到之后,每组同学要回答自己负责的题目,同时也要回答另一组同学对自己的提问。

我个人觉得对于复试和面试,各位家长暂时不必纠结要不要提前准备,要不要报班之类的。重要的还是初试,初试会淘汰绝大多数学生,初试过了,剩下的复试面试交给我们就好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尽可能100%的还原面试过程,把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都提前告诉学生。面试注重学习能力,分析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想要提前准备的话,可以从平时有意识训练一下孩子的这些方面的能力。比如这些方式供大家参考:

1)利用休息时间,阅读一些物理化学方面的拓展知识,并解决相关问题,加强学习能力;

2)对于一些新接触的数理化问题,强迫孩子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一段时间后,孩子对于新知识,总能把握住关键点,提出高质量问题;

3)日常问答孩子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让孩子条理清晰,口齿清楚的表达出来,训练表达能力。如果你说的话教授根本听不懂,你的面试分数也很难高吧。






07


科大创新班什么时候准备才不算晚?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最好?



这个不是绝对的。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比如有的学神级别的可能准备两个月就行了,有的人给他两年都没戏。不过总的来说,推荐起步的黄金时间是高二10月1日附近,也不用太早接触科创知识,之前把高考数学物理学完学扎实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这个取决于你的努力程度,19年我们带着一个班的学生突击48天进入科大,不过那段时间,他们学生和我们老师吃的苦也是常人难以想象。

这里要强调一下,什么时候准备不关键,关键是别走弯路!!!学哪些内容,怎么学是最重要的。就算你起步再早,你浪费了很多时间,学的东西科大根本不会考, 那一样没用。



08


没学过竞赛,是不是很难考的上?听说竞赛生笔试会加十分



在初试环节,数、理、化、生和信息学竞赛一等奖确实会有10分的加分。所以会有一些超级学霸,满分200,结果加分之后203之类的。不过不必担心,因为考试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只是高二,能拿到一等奖的少之又少。换句话说,这几个人原本就不是你的竞争对手,想考上科大又不代表一定要考过他们。另外想和大家说的是,没学过竞赛一样可以考得上。而且比例不低,每年我考上的学生里面,相当一部分没有学过竞赛。一方面因为学竞赛的同学学的很多竞赛知识在创新班考试中是考不到的。题目风格不同,不一定学过竞赛就一定高。另一方面,如果是化学、生物、信息学三科一等奖,在考试的时候没什么优势。就算是数学或者物理一等奖,你只需要数学考的比物理竞赛生高,物理考的比数学竞赛生高就可以了。至于真正的大神,少之又少,对你不构成威胁。



09


科大创新班初试数学物理试卷到底有多难?怎么备考?



如果你刚刚高一,或者初三,那么恭喜你,只要准备得当,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考上科大创新班成功率是非常高的。详细的准备方案这里说起来很复杂,你们先去做第一件事,学完高中数学物理知识,能做高考试卷,不需要太高的分数,没有知识点遗漏就好。




10


准备科大创新班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



好处有很多,考上的好处就不说了,就算真的遗憾没能考上,几个大的方面的好处:

1)经过创新班的训练,高考数学物理问题不大,就算只拼高考也可以走很好的学校;

2)高三的时候参加一些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会容易的多;

3)高强度的备战创新班过程中,思维和学习能力都得到极大的锻炼,应付之后的学习会比较轻松

要说坏处的话,我还真想不到什么大的坏处,非要说的话,有一种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因为准备创新班,严重影响的文化课成绩,得不偿失。不过这个很容易避免,如果在准备创新班的过程中,文化课严重下滑到难以接受的程度,暂停创新班的备考就好了,分清主次。

最后祝大家在创新班的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进入中科大!

干货分享!石老师解答备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班的十大疑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