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基础理论三大构成

点线面-点
点的形态
体积小的、分散的、如芝麻,沙粒等
远距离的,大空间对比下的,如:繁星、孤灯、远帆、地图上的城市等远处于交叉位置的,如围棋,线的交点,面的交点。
符号的一种,如:逗号、引号、盲文、音符等
物体撞击的凹痕
点的规律
点通常是小的东西,但具体小到什么程度才能给人点的感觉,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对比下才可以确认。璀璨的星空布满了细小的点,但是我们看到的“星星点点”实际上往往比地球大得多。
严格来说,没有绝对的点,点都是相对的,点也没有固定哪种形状。


小练习:列举出20种生活中的点









知识回顾
○点的形态可以是一粒芝麻、一个墨点、一颗星星。
○点的概念是相对的
○设计中的“点”是抽象的,可以是符号,也可以是文字
○点在画面中不同的位置会有不同的感受
○点很密集且平行会形成线的感觉
○点的视错性,被大点包围能感觉小,被小点包围感觉大
点线面-线













作业:用相机或手机捕捉生活中20种线
知识回顾
○线的概念是点到点的轨迹链接
○线的分类:直线、曲线、折线、虚线。。
○线在垂直的时候会显得比较长
○把若干的线编织起来可以形成面
○线的粗细变化也可以形成面的感觉
○文字也可以是线
点线面-面
设计中的“形”可以按照形成方法分成几何形,有机形,和偶发形。
几何形是可以用数学方法定义的形;
有机形是可以重复和再现的自由形;
而偶发形不管用何种方法,每次产生的结果都不一样,比如泼溅、吹颜料的方式产生的形态





面————生命的完善
扩大点形成了面,一根封闭的线造成了面。密集的点和线同样也能形成,面。在形态学中,面同样具有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同时面又是“形象”的呈现,因此面即是“形”。
面的构成即形态的构成,也是平面构成中重点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它涉及基本型、骨骼等概念,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一一探讨论述。这里我们先讨论一下平面空间中的面与面之间的构成关系,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面在平面空间(我们的画面)中同时出现时,其间便会出现多样的构成关系。


















知识回顾
○面的概念是线的移动城堡
○几何面给人的感觉安定有序
○曲线面给人的感觉柔软富有美感
○有机形时通过设计师精心设计的巧妙图像
○偶然形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画面是由正形和负形共同组成的
点线面在设计中的应用
点的应用









线的应用






面的应用






那么,点线面是否固步自封各自为政?





知识回顾
○点在设计中能起到增强动感,辅助,强调,重点等作用
○线在设计当中能起到增强动感,分割图文信息,方向引导等作用
○面在设计中能起到分割画面,标示重点,镂空画面等作用。
○点线面三者并不孤立,更多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如何合理地在画面中应用点线面。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骨骼与对比
骨骼










○骨骼作用
○1.将形象在空间或框架里做各种不同的编排,使形象有秩序的排列,构成不同的形状于空间感。
○2.骨骼线通过与单位形之间关系的变化求的丰富的图形变化,可以用来对单位形进行切割、取舍、联合等处理。
对比
·对比,是比较自由的一种构成
·它不以骨骼线为限制,是依据单形自身的大小、疏密、虚实、形状、肌理等对比因素进行构成的
·几乎所有元素都可以作为对比的元素
在平面空间中,一般常见的对比形式主要表现有:







知识回顾:
○基本形时形状变化的核心
○骨骼的基本知识
○在构成学中骨骼分为规律性和非规律性
○对比是一种自由构成形式的常见方式有大小对比,肌理对比、形状对比与空间对比等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重复与特异
重复


重复的技巧
·1、制作出第一个基本形,利用复制图层、旋转、反相等制作出基本效果,拼合图层、剪切,形成第一个图形
·2、复制出多个图形,并进行重复排列。
·3、大胆尝试,想出多种制作方案。
·4、步骤图实例






特异

特异的基本手法
⚪规律转移
⚪大小的特异
⚪方向的特异
⚪色彩的特异
⚪形态的特异
特异是相对的,是在保证整体规律的情况下,小部分与整体秩序不和,但又与规律不失联系,特异的程度可大可小。在设计中要打破一般规律,可采用特异的方法,以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注意。






练习:完成四张重复构成以及四张特异构成的作业
知识回顾:
⚪平面构成中的“重复是什么
⚪重复的形式
⚪重复在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平面构成当中的“特异”是什么
⚪特异的形式有形状、大小、颜色特异等等。
⚪特异手法在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