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炳/炳哥】西交大、华南理工、华东师范、东南、华中科技经济学考研考试题型及分值
一、西交大学考研考试题型及分值
西安交通大学“845经济学”考试题型稳定,包括:
名词解释(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简答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计算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9分,共36分)
论述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关于专业课考试题型,说明几点:
第一,名词解释考的特别细,所以课本一定要非常熟悉,把课本中的名词仔细整理,直至最后要大概背下来。因此,考生复习备考,最好把指定的教材看三到四遍。
第二,简答题比较基础一些,但是考试范围很广,有时书中附录也会涉及到,这就要求复习知识的全面性。
第三,论述题会涉及到经济热点,考察考生的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必须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才能在论述题部分取得高分。
二、华南理工大学考研考试难度及分值
华南理工大学“832经济学”考试题型相对稳定,具体为:
名词解释(共6小题,共30分)
分析题(共6小题,共65分)
计算题(共2小题,共30分)
论述题(共1小题,共25分)
第一,华南理工大学“832经济学”虽然教材指定的有一定难度,但是研究历年真题可以看出,考题其实不难,名词解释和计算题都是比较基础的考题,尤其是计算题都是平时经常见到的计算题。
第二,分析题大部分是比较基础的,个别题有一定的新颖度,但不超纲,只要好好的准备,取得高分的可能性比较大。
第三,论述题比较灵活,主要考察对热点的观察能力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平时多注意看财经类新闻,注意知识的积累,再加上一定的答题技巧,论述题也能取得高分。
三、华东师范大学考研考试题型及分值
华东师范大学“849经济学原理”考试题型不太稳定,一般题型主要为:名词解释(20年新增)、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
关于专业课考试题型,说明几点:
第一,关于选择题和判断题,平时多加练习,可以做尹伯成《绿皮书》。
第二,关于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和论述题,虽然难度比以前有一定的增加,但是很多考点还是来自于课本,只要把知识点掌握,不管是考单选题还是考计算,都能轻松搞定。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在评分时,压分现象明显和严重,所以考生一定要熟练掌握答题技巧。
四、东南大学专考研考试题型及分值
东南大学“946西方经济学”题型较为稳定,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简述题、计算题、论文题(论述题)。
关于专业课考试题型,说明几点:
第一,名词解释考题相对比较基础,一般可以在课本中找得到答案,所以把握教材,做好配套练习。
第二,简述题,部分考题为课后习题原题,因此强烈建议考生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多重视课后习题;部分考题很活,一般书上没有答案,需要用相关理论来解释现象。比如,2018年一道考题为:十九大多次提经济发展质量,你如何看提升发展质量。
第三,之前年份,东南大学“946西方经济学”考卷还要求写一篇小论文,全国独一风格,神一般的存在。但是,2019年考题终于调整了,不再考小论文,改成论述题。当然,这也意味着东南大学“946西方经济学”考查的不是简单背书,而是利用所学理论解释相关经济学问题的能力,如20年考到了用经济学解释猪肉价格上涨的原理。
五、华中科技大学考研考试题型及分值
华中科技大学“853经济学综合”考题题型为:
(1)微观经济学:选择题(单选)约5分、判断题(并说明理由)约10分、计算题约15分、问答题(2题,每题10分)约20分。
(2)宏观经济学:选择题(单选)约5分、判断题(并说明理由)约10分、计算题约15分、问答题(2题,每题10分)约20分。
(3)计量经济学:判断题(15分)、计算题(35分)。
关于专业课考试题型,说明几点:
通过历年真题可以看出华科的853考题比较基础,客观题居多,文字性考题能占40分。只要把参考教材好好的看透,配套练习题和钟根元参考书的计算题多加练习,考试问题不大。针对考试的计量经济学部分,主要是考书上的定理检验,认真看书整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