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海军的那些装甲巡洋舰(中)
接上篇

德国海军的第四级装甲巡洋舰为罗恩级(该级2艘),该级舰可以视为是阿尔伯特亲王级的改进型号,主要改进是增加了锅炉,外在体现就是增加了一座烟囱,该级舰于1902年与1903年开工,并于1906年和1905年服役。
该舰舰长为127.8m,舰宽为20.2m,标准排水量9533吨、满载排水量10266吨。

在动力系统方面,该舰由16台水管锅炉和三台立式三胀往复式蒸汽机提供动力,每台驱动一根轴(三轴布局,外四叶螺旋桨直径为4.8m,中央三叶螺旋桨4.5m),设计最大推进功率为19000马力,设计最大航速为22节(有资料为21节),在试航中则是达到20625马力(约克为20031马力)和21.14节(21.43节),该舰巡航航程为4200海里/12节,可以搭载35名军官和598名士兵。

在武备方面,该舰搭载2座双联210mm SK L/40,10座单门150mm SK L/40,14座单门88mm SK L/35舰炮和4门450mm鱼雷发射管。
在防护方面,主装甲带为80-100-80mm,主要用于覆盖保护弹药舱、轮机舱等“核心区”(两端削减至80mm)。主水平甲板为40--60mm,穹甲为40-50mm。炮廓装甲和150mm炮塔正面装甲为100mm,210mm炮塔正面装甲为150mm、顶部30mm。前指挥塔则为150mm和30mm(正面/顶部),后指挥塔为80mm和20mm(正面/顶部)。

总的来说本级舰除了以往各级舰固有问题之外,也浮现出了另一个问题(动力--航速不匹配问题,超2万马力推进功率的万吨舰航速仅略微高于21节,这其中或许既有受限于基础设施的舰型问题,也有三轴推进与水下线型的技术问题。

德国海军的第五级装甲巡洋舰为沙恩霍斯特级(同级两艘),主要用于海外业务,其在航速、火力、防护方面比起前几级舰都有一定的进步,两艘同级舰分别于1904和1905年开工,1908年和1907年年服役。
该舰舰长为144.6m,舰宽为21.6m,标准排水量11616吨、满载排水量12985吨。

在动力系统方面,该舰由18台水管锅炉 (Schulze-Tornikroft) 和三台立式三胀往复式蒸汽机提供动力,每台驱动一根轴(三轴布局,外四叶螺旋桨直径为5/4.8m,中央三叶螺旋桨4.7/4.6m),设计最大推进功率为26000马力,设计最大航速为22.5节,在试航中则是达到28782马力(格奈森瑙号为30396马力)和23.5节(23.6节),该舰巡航航程为5120海里/12节或是4800海里/12节,可以搭载52名军官和788名士兵。

在武备方面,该舰搭载2座双联和4座单门装210mm SK L/40(共8门),6座单门150mm SK L/40,18座单门88mm SK L/35舰炮和4门450mm鱼雷发射管。
在防护方面,主装甲带为80-150-80mm,主要用于覆盖保护弹药舱、轮机舱等“核心区”(两端削减至80mm)。主水平甲板为35--60mm,穹甲为40-55mm。150mm炮盾为80mm,210mm炮塔正面装甲为170mm、顶部30mm(单装为150mm炮盾+40mm顶部)。前指挥塔则为200mm和30mm(正面/顶部),后指挥塔为50mm和20mm(正面/顶部)。

本级舰长期在德国东亚舰队服役,也在开战后取得过科罗内尔海战胜利,最终殒命福克兰群岛,成就了“四炮战巡(指无敌号和不屈号)”的威名。
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德国海军一开始就预先将这两舰从“东亚孤岛”召回,不就可以多两艘侦查舰队的主力舰。而如果这两艘船不是只有210mm小水管而是有240--254mm的火力,是否对于“薄皮战巡”又有一换之力?

而下一篇则是会讲讲布吕歇尔号以及英国早期“战巡”计划及其他的相关内容。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