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弃长安

2023-08-23 00:03 作者:你认识张大卫吗  | 我要投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3F59FUBcCRlIazpQVEA-Tg?pwd=gs2x 

提取码:gs2x

明扬写大唐的溃败,专注事实与细节,通过看似不动声色实则暗流涌动的讲述,让人一边感叹“原来如此”,一边赢得“不过如此”的内心平静。读史书的乐趣莫过于此。

——周濂

在国内历史作家中,张明扬态度严肃,文笔细腻,独成一家。他摒弃了前一代作者容易犯的戏说的毛病,做到叙述必建立在史料之上,同时善于设身处地、合理地解剖人物的命运和选择,不失活泼。并且,他还能从更高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层面上寻找问题的本质。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带来额外的惊喜,在他的前一部著作《纸上谈兵》中,我们看到了他对战争理论和技术的熟稔,但这一部作品,虽然也是写战争,却更让人感受到人物和家国命运的悲怆。《弃长安》主体描写的只是短短两年的时间,读来却好像一个世代那么漫长,因为它标志着一次中国人文理想的破灭。这本书必须和着酒来读。

——郭建龙


目录

楔 子 出长安记(756 年六月十三)//001

第一章 李林甫的盛世(736—752 年)//023

第二章 杨国忠的预言(753—755 年)//065

第三章 安禄山的鼙鼓(755 年十一月初九)//105

第四章 颜杲卿的舌头(756 年正月初八)//127

第五章 哥舒翰的膝盖(756 年六月初八)//149

第六章 杨玉环的香囊(756 年六月十四)//175

第七章 李亨的中兴(756 年七月十二)//201

第八章 张巡的牙齿(757 年十月初九)//235

尾 声 回到长安(757 年十二月初四)//273

大事年表 //302

后 记 //306

主要参考书目 //309


查看全部↓

精彩书摘




李隆基仓皇离开长安,是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十三日黎明, 天刚蒙蒙亮,细雨笼罩着都城。

李隆基走得匆匆,随行只带走了贵妃姐妹、嫔妃、皇子、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高力士,以及亲近的宦官、宫女。至于那些没被通知的宗室贵戚和重臣,就这样被遗弃在长安。

就在几天前,弃长安还不在李隆基的选项之中。这位尘世的至尊,盛世的缔造者,执掌唐帝国长达四十四年,之前他的帝王生涯可谓一路平顺。即便在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的消息传来时,李隆基君臣上下也是一派“不过旬日,必传首诣行在”的超现实乐观。其后虽然又遭遇了洛阳失守的噩耗,但李隆基还有他寄予厚望的名将哥舒翰,大唐谁不知“北斗七星高, 哥舒夜带刀”,更何况,还有潼关天险和二十万大军。


弃长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