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art教授:土博士如何拾人牙慧变成论文猪

记得十几年前,我就有一个这么个疑问:现在的博士都要求发多少论文,但他们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水平大都比较一般,更谈不上有什么创新能力,怎么就没看到有多少人因为发不出论文毕不了业的呢?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理解,我们把数学水平放低一点,但道理应该是一样的。假设现在的数学研究平均只有初一水平,主要就是解一元一次方程,学术界还在为分式方程的增根问题而困恼。此时,出现一个大数学家X,发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于是我们的土博士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土博士发论文的秘诀就在于抱大腿拾人牙慧,他们看到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会思考它的证明过程吗?不,他们忙着发论文,没时间考虑其中的细节,只要找几个具体的例子,解出来就变成论文了。有的同学也许会想,这不就是我们做的解方程习题吗?本质上就是这样,但他们会在标题上包装一下:论x^2+2x+1=0的根,x^2-2x+1=0有几个根,如何求x^2+x+1=0的根,如何用x^2+2x+1=0的根求x^3-1=0的根,比较x^3-1=0与x^3+1=0的根,等等等等。
有人也许会问:杂志社为什么会收这样的文章?首先,发文章的人是老师,文章基本上也没什么错误。更主要的是,X是著名数学家,自带学术流量,一元二次方程也是热点问题,蹭热点的文章他们为什么不收?没什么创新之处?与大数学家X相比也许如此,但杂志社的主要受众就是一般老师,只要没看到类似的文章,对他们而言这就是新的东西。
当然,这样的文章一般只能发小杂志,要发到所谓的权威大杂志上,还得有点小聪明才行。比如对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x_1与x_2,要是有人想到把它们加一下乘一下,就可以得到x_1+x_2=-b/a,x_1x_2=c/a,结论好像很漂亮,但文章篇幅有点短,顺便再算一下(x_1±x_2)^2之类的对称多项式,所谓的权威论文就出来了。
看到这里,有的同学也许会想:原来发论文这么容易啊,哪天我也去发两篇玩玩。有学者抱怨中国人搞了太多垃圾论文和专利,说专利甚至连学生都可以申请,言外之意就是论文一般只有老师才能发。论文就是老师的工作报告,你连个工作都没有,装模作样写个报告谁要啊!怎样才能当老师呢?那就是要多发论文,小逻辑又绕回来了!一般人只能考他的土博士,交了学费之后,学校会帮着你完成论文任务。
当然,要在权威杂志上发论文,恐怕还得抱好大腿,最好是能够出国镀金,因为权威杂志一般都是国外的,主要就是近水楼台,有配套的流水线服务。要是距离远了,你根本不了解那边的情况,所能想到的东西,人家也都想到了,投得自然是比你早。当杂志社收过一两篇同类文章后,剩下来的文章还会要吗?要不你再去打听内部消息,哪些杂志还没受到过类似文章,说不定能找到一两个漏网之鱼。
土博士像这样拾人牙慧发论文,结果就是变成论文猪,圆滚滚卡了个不上不下。学生问怎么得到这求根公式,他只能说是数学家想出来的,背下来就可以写论文了,学数学就是做数学,搞不好连一元一次方程都解不利索!说是专门做研究的,恐怕连他自己都不信,能继续研究二次函数?知识面狭窄,连函数都不知道是什么吧,只能继续抱其他的大腿。几年后热点变了,毕达哥拉斯定理出来了,我也来发一篇勾股定理吧,勾三股四弦五!
土博士像这样发论文,本质上就是练个营销号,他们不在乎自己有多少水平,反正只要把论文剪成三角形当遮羞布就好。要想维持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一定要限制这样的营销号,若是让论文猪营销上位的话,那块地方也就彻底烂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