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社区偷偷一起学手语,只为了给他们的小邻居一个惊喜
“Samantha,你好哇~”
“Samantha,今天过得怎么样?”
“Samantha,这是要去哪?”
不管是在街道上,还是在商店里,或者是在自家院子里,只要看到两岁的Samantha,邻居们总是喜欢跟这个可爱的女孩儿说几句话。

只不过,这些话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用手语“说”出来的。
因为Samantha先天失聪,听不到声音。
在这个社区,经常会看到邻居们停下手边的事,冲着两岁的Samantha微笑着用手语“打招呼”。
Samantha这个平时比较腼腆的小姑娘,看到有人跟她打招呼,就会瞬间变成小小交际达人,开心用熟练的手语跟邻居们闲聊。

这样在这个社区里随处可见的“无声交流”,在别人看来可能会有些奇怪。
毕竟,整个社区的人都失聪、或者他们本来就都会手语不太可能。
其实这些邻居都是可以听到、可以说话的,他们都是为了能跟可爱的Samantha交流,才专门去学的手语。

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因为很多时候,即使是失聪儿童的父母,也不会专门去学习手语。
而这些邻居,却愿意为这个失聪的两岁小女孩去学习从来没接触过的手语。
Samantha的父母Raphael Savitz和Glenda Savitz,现在想到当时邻居们用手语跟他们打招呼时的情景,心里仍然会被巨大的感动充斥。
一切都要从他们刚刚搬来马萨诸塞州牛顿市的这个社区开始说起。

Samantha出生一周后,爸爸妈妈就发现了她的先天耳聋,虽然对这个问题的出现有些措手不及,但他们还是马上做出反应,决定去学手语。
所以,即使有些意外,但就在Samantha一周大的时候,爸爸妈妈已经为她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做好了准备。

之后,一家人搬到了牛顿市,一来就受到了邻居们的热烈欢迎。
每个人都非常友好,大家都带着自家做的好吃的来登门拜访,欢迎Samantha一家来到这里。
大家也很喜欢这一家的小女孩——两岁的Samantha,这个像小粉团子一样可爱的小姑娘,一下子就俘获了邻居们的心。
但时间一长,大家渐渐发现,Savitz夫妇俩带着Samantha出来散步、玩耍的时候,都是用手语跟她交流的。

有些邻居感觉很难过,因为真的很想跟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交流,而且很明显,小Samantha也很想跟家以外的人们交流,
她正是学习如何跟别人沟通的年纪,见到邻居们的时候也很开心。
但双方“语言不通”,实在不知道怎么交流。
不仅Samantha很失落,邻居们也要哭了。

邻居家的小可爱用手语跟我打招呼,我完全不懂手语,应该怎么回应?急,在线等。
就这样,邻居讨论会议开起来了,会议主题就是“如何能够让Samantha小朋友在社区里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以下是各位邻居的发言。
“她跟我说话,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难道不会很想跟她说话吗?”
“跟孩子的基本对话。”
“问问她今天过得怎么样。”
“让她觉得自己是这个社区的一份子,感觉到家的温暖。”
“就当她的朋友吧。”

一讨论之后,大家得出的一致结论就是——一起去学手语!
说学就学!
18个邻居聚在一起,雇了个叫Rhys McGovern的手语老师,Rhys是一位失聪的语言病理学家,这位老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教邻居们如何在完全无声的情况下说话。
一点点地教他们用手语交流的方式。

但对这些完全没有接触过手语的人们,真的太难了…
不过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快速有效地学习,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跟小Samantha交流!


邻居们都被这个目标鼓舞着,也期待着能够学成,给Samantha一家惊喜的时候。
这几个月的讨论和学习,大家都是瞒着Samantha一家进行的,一点口风都没透,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样的善意才更显得可贵。

所有这些努力,他们从来都不求回报,只希望能够跟这个两岁的小女孩交流,给她更好的生活环境,让她能够更快乐。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学习,考验他们学习成果的一天终于到来了!
又是Samantha一家日常出来散步的时候,邻居们一个个都开始用手语跟这家人打招呼。
Samantha开心得不得了,旁边站着的爸爸妈妈都要惊呆了!
他们完全不敢相信,非亲非故的这一群人,居然会为了自家女儿去专门下功夫学习手语。

爸爸妈妈几乎瞬间就能想到,更多人懂手语会让Samanth的生活变得容易太多了,这种程度的包容肯定会让她更快乐,更适应环境。
他们本可以不用费这么大工夫,Samantha对他们来说,只是邻居家的小孩而已,但他们还是这么做了。
Samantha的爸妈被这样巨大的善意包围着,简直感激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邻居们这样的努力给小女孩带来的改变是肉眼可见的。
如果说以前她面对别人还有一点害羞腼腆,在经过跟邻居们一天天的交流之后,这个社区已经带给了她很大的安全感,她开始更加活泼、更加快乐。

一位邻居说,“她对我们说的第一件事就是‘朋友’”。
Samantha的父母竭尽全力给了她所有可能的机会,让她能够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而邻居们为这个家庭所做的,就是在两位家长建立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个很大的补充。
小女孩不可能一辈子止步于家庭,她总要走出来跟外面世界的人们交流,而这个被善意包裹着的社区,就是她成长的最佳环境。


她永远不会觉得自己被周围的人所抛弃,因为当她走在街上,在商店里,甚至是在自家院子里,她遇到的每个人都能用手语和她打招呼。
不是每个失聪的孩子都能有这样的待遇,Samantha是幸运的,她遇到了一群温暖善良的人。
美国有一句俗话,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抚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Samantha所在的这个“村庄”,绝对是其中最温暖最欢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