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宅使用拯救者R7000作为办公电脑的初体验
最近换了拯救者R7000作为办公+游戏电脑,中间因为也从别人的专栏上得到了一些帮助,所以专门记录下自己的整个选择和使用过程,希望对其他人有帮助。

1、购买背景
技术宅(不是程序猿),一直用公司发的macbook pro好几年了。
我本身是单机游戏爱好者,玩游戏对我来说是刚需,这几年被macbookpro给压抑了(好在暴雪游戏能玩,所以一直忍着)。
这次换电脑,工作(兼顾移动和出差) + 单机游戏(老的大型游戏为主),成为我的主要购买需求。
2、选择过程
选择这块,我因为是数码爱好者,同时是参数党和细节党,所以会比较纠结,前后研究了3个星期才搞定。
刚开始主要考虑台式机,但一方面我在家用电脑的时间较短,一方面要考虑出差,再加上目前台式机的显卡市场一塌糊涂,所以就pass。
之后开始考虑笔记本,这里会有个明显分叉,是选择办公本、游戏本还是全能本,亦或者直接选择M1版本的macbook pro?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被这种概念搞晕了,经过充分的了解,我简单列一下差别
1、办公本,thinkpad X系列为代表,注重CPU性能、轻薄和长续航,噪音小,一般造型都比较简约,重量小于1.5公斤,基本上全是集成显卡。
2、游戏本,拯救者为代表,最主要一定是GPU(100%独立高性能显卡),其次注重CPU(中高配,标压),之后注重散热,普遍造型比较夸张,重量基本都在2公斤以上,一般价格不会太便宜。
3、全能本,代表不太清楚,以redmi全能本举例,表现就是有一块还行的GPU(好一点的,比如1060或者1650,差一点的例如mx系列),带上还行的CPU(一般十代的i5,或者11代低配的i5),带上不夸张的重量,不夸张的价格,算是均衡能满足办公和游戏需求。
至于M1版本的macbookpro,如果纯用来办公,那肯定很香无疑;但因为游戏的缘故,即使虚拟化,但显卡性能终究不行,还是pass了。
这里面细节很多,同样11代i5,11260、11400、11500、11800,有些网站不标明11代U,那好了,很多还是十代,甚至8代的i5,那就更多了,10300、10400。
显卡也是一样的,N卡,10系、20系、30系,30系里面又有3050、3050TI、3060、3080一大堆,和20系甚至10系相比有什么不同呢,什么场景适合什么呢,这都有不同,总之细节很多就对了。
有兴趣的我单独写一篇文章来说明这些问题(毕竟做了功课的)。
简单总结下:
如果像我一样,又要办公,又要玩游戏(甚至包括大型游戏),游戏本是更好的选择。
CPU选择,一定要选择11代的i5起,并且一定要具体到型号,例如11代里面一定选择11400H或者11260H,或者更高的11800,不要11300。
显卡选择里面,建议选择30系显卡(毕竟主流),看你玩游戏大小以及对画质的追求选择对应的显卡。
16G内存是比较重要的,尽量不要8G内存。
3、最终选择R7000 2021款的原因总结
1)品牌和型号。
拯救者不用说了,虚空神机基本没什么对手,本身性价比就不错,售后也有保障,当然要能抢到才行,哈哈。
2)配置强。
我买的是R7000,AMD 5600H CPU + NVIDIA 3050显卡 + 16G内存,15.6的屏幕,基本上我要玩的历史大作都能开高画质(星际魔兽、三国、伊苏、生化危机之类),3A大作不追求高画质也能玩。
3)最关键的一点,R7000 2021款全系列支持100W的PD充电。
这样直接用氮化镓PD充电器就完美解决日常办公充电问题(关键是通用),不用带着贼重的原装电源,这是我本次决定买拯救者的决定因素。
4)重量和续航作为办公用可以接受。
R7000本身比较低调,作为办公用完全无压力,笔记本本身重量2.4KG也算能接受(比macbook pro 15寸的重一点),续航比较不错,开冷静模式10小时问题不大。
估计有人会问为啥不上R7000P,毕竟多了3050TI,和165HZ高刷屏。
165高刷屏让我纠结了一会,不过因为我很少玩fps,而且高刷屏毫无疑问更耗电,作为办公来说有可能反而是个累赘;3050和3050Ti差距不大,不作为主要考虑点。综合下来,感觉R7000更合适,就下手了。
如果你经常玩FPS,还是R7000P更合适。
关于购买,我是直接在联想官网,找自营,价格比较便宜的那种(不同套餐价格高低差距不小),经常都有货,反正我没费什么事就买到了,价格6500块,送一个超大号鼠标垫。

4、R7000上手初体验
整体来说目前是完美符合我需求的,续航不错、PD充电效果超过预期、重量能接受,玩游戏和办公性能非常好,普通办公和轻度游戏没有噪音。
1)PD充电能不能满足办公使用?
结论:100W 氮化镓PD充电器完美满足办公需求,甚至可以玩一些性能不夸张的游戏;45W的PD不支持开机充电;65W的PD充电没测。
目前在办公室用这台电脑有一周多了,日常办公插上PD充电完全没有问题,冷静模式、均衡模式,完全不掉电,说是慢充,但从70%充到100%也就20多分钟,感觉还是挺快的。
略微不爽的是图表栏一直有个感叹号提醒这个是慢充(逼死强迫症),另外开机会提醒慢充的问题,忽略即可。
试过开游戏玩也是不掉电的(例如三国志9之流),更专业的游戏没试过(估计够呛),野兽模式因为在办公室没这个需求,因此没试过。
关于不同功率的充电器,亲测45W的PD充电器开机模式下不行,插上去没反应,但是关机后插上去灯会亮,没敢一直用;65W的PD充电器我手上没有,就没测了。
建议大家一步到位,直接买个100W 氮化镓PD充电器,200块左右,同样也能给手机、switch、macbook pro、ipad pro之类的充电,适用性很广,怎么都不会亏。
我买的绿联的(不是广告!),感觉还行。

2)重量和使用感受
结论:重量是真的重,不过因为我之前长期背macbook pro 15寸的版本,其实也算习惯,而且因为不用来回带电源(家里放原装电源,公司放PD充电器),感觉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使用感受还是很不错的,除了塑料机身有点low之外,其他感受都还可以,目
前没遇到任何问题。
另外加一个笔记本自身键盘布局的吐槽,这个大小键盘在一起的布局太糟糕了,经常按错。
3)办公用咋样,续航如何?
结论:办公用并不显眼,但是确实重,移动起来感觉自己有点奇怪,哈哈,又重又大。
续航的话目前看下来没什么感觉,冷静模式下常规使用,显示续航在10小时以上,一般开会1小时左右(正常使用),电量掉10%左右的样子,基本符合预期。

我的办公使用场景:
主要就是开2-3个不同浏览器,里面分别打开几十个页面;
打开一些word、ppt、excel之类的,打开1-2个工作沟通软件(钉钉、微信什么的);
有时还有一些图表、脑图投屏演示什么的。
后面等我跑下开发软件再试下。
4)游戏体验如何?
结论:我玩得以老游戏为主,例如三国9,星际2,csgo,生化2重制版、伊苏、英雄无敌3高清版之流,全都不是主流3A大作,所以性能上完全没压力。
星际争霸2直接特效开最高,还有100帧;其他的游戏也都没啥压力,如果有压力,我会选择特效降低。
上周出去出差也带着这台电脑,在酒店里面玩游戏,很爽。目前已经下了100+G的单机游戏。
这两天正在重温三国志9,高难挑战,哈哈。

5)关于便携
结论:普通书包完全可以放的下,我现在在用的书包当时买的时候只为了装macbookpro 13,没考虑过15,但是装起来也完全没问题,不需要单独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