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嘉之难 第三节 寻阳起兵
关键词:邓琬拥立刘子勋起兵。
(本节共2507字)
泰始元年(465),建康。
刘彧正在举行朝廷集会,此时距他登上帝位才不过十几天。忽然就有人从外边闯进来,大声喊着:“不好了!不好了!”正当大家把目光集中在他身上的时候,报信人颤颤巍巍地从口中吐出一段话:
“江州长史邓琬,挟持晋安王刘子勋,在寻阳起兵称帝,响应云集!”
一时间,大家乱作一团,在大殿上议论纷纷。刘彧更是倒在一边,差点被吓死。他在心中问自己:这该如何……还有救吗?
寻阳造反,是怎么一回事呢?万恶之首是谁,答案呼之欲出——刘子业。可策划起兵的却是另外两个人:袁顗、邓琬。袁顗大家应该对他还有点印象。在刘子业干掉刘义恭之后,就提拔了袁顗作为自己的亲信。可刘子业这心情十分变化无常,袁顗不久就因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刘子业有了过节。刘子业自然不手软,指使有司弹劾袁顗,并削除其吏部尚书的官职,这搞得袁顗的心情很慌张。
情急之下,他想到了一个保命的方法:外调。袁顗顺势向刘子业请求放任外官。袁顗于是被贬官为雍、梁各州军事都督,雍州刺史,前往襄阳上任。
袁顗得到外放的许可,于是连夜上路。一路上他快马加鞭,生怕身后会有追兵。直到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到了寻阳,袁顗才大舒一口气:“现在总算是安全了。”他在寻阳就逗留了下来。在这里,他遇到了晋安王刘子勋的镇军长史、寻阳内史邓琬。
邓琬是南昌人,早年没有什么出色政绩。但袁、邓二人却十分投机,在一起很是玩的开。原来,袁顗与邓琬都有想把刘子业铲除的计划,但是却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在深入交流几天之后,袁顗与邓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袁顗对邓琬表示:如果邓琬会起兵反抗朝廷的话,我袁顗第一个跳出来支持。
在那之后,袁与邓分别,天各一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寻阳方面的邓琬过得很平静,逛集市和打猎都很有意思,但他一直听着来自朝廷那边的消息。然而,在仅仅几个月之后,这种平静就被刘子业所打破。邓琬所辅佐的晋安王刘子勋,在刘骏的儿子中排行第三。而刘义隆、刘骏在当上皇帝之前在兄弟之间的排名也是第三。这偶然的巧合令刘子业的神经高度紧张。于是,他借着朝廷中何迈谋反一事,无限刘子勋与何迈同谋,并且让左右亲信朱景云带着一份“礼物”到了寻阳。
“礼物”自然是毒药。
朱景云良心发作,在半路上质疑起了自己正在干的事情究竟符不符合仁义道德。于是到了湓口之后,朱景云就停了下来,没有继续往前走。
这就给了事情转机。刘子勋的典签谢道迈、主帅潘欣之、侍书褚灵嗣获悉了朝廷要处死刘子勋的消息,立马找到邓琬,问他应该以什么办法来挽救刘子勋的生命。
邓琬终于盼到了这一天。他正色回答道:“我是南方的贫寒士人,承蒙先帝的厚重恩德,将爱子托付给我。我又怎么会吝惜性命,不以死报国呢?幼主的所作所为,置国家于危险之地。这不是天子的作为,而是独夫的表现。如今应当带领文武百官,杀向京城,与各位大臣废昏立明!”
邓琬在表态之后以极快的速度控制了寻阳的一切,包括刘子勋。十一月十九日,邓琬以刘子勋的名义召集军队,命令戒严。刘子勋(时年十岁)身着军装站在主席台上检阅部队。潘欣之为大家宣告起兵的命令。当潘欣之宣读完毕之后,录事参军陶亮第一个跳出来支持:
“我愿意以生命报效邓公,起兵入京,清君侧!”
之后,众人都随着陶亮的步伐同意了邓琬的起兵命令。邓琬随即安排:陶亮担任咨议参军、兼任中兵,总指挥军事;功曹张沈统帅船舰;南阳太守沈怀宝、岷山太守薛常宝、彭泽令陈绍宗分别统帅军队作战。
寻阳与建康决裂!
与朝廷决裂之后,邓琬感觉自己迎来了人生第二春。他雄心勃勃地开始四面出击:先是劫狱,解救了被关押的荆州行事张悦,并且拉拢他入伍;又派俞伯奇带兵截断大雷关口,禁止商旅往来以及人民通行;还在江州境内大肆征兵,收集武器,十天之内便收集到了五千名带甲兵士,派他们到大雷修筑城堡。
在这之后,他才把檄文发出,号召各地的人们响应。
太晚了。
为什么?邓琬起兵是十一月十九日,征完兵之后便是十一月二十九日。这一天,刘子业听闻“湘中出天子”的谣言,打算出巡荆州、湘州;第二天,也就是十一月三十日,刘子业早已暴尸华林园,刘彧上台掌握政权了!
那个年代,发动政变的都在内卷。很明显,邓琬的地缘优势是一点都比不上刘彧的,所以他只能按兵不动,静候朝廷方面的消息。
不久之后,朝廷的任命书下来了:刘子勋的官吏保留原职不变,刘子勋单独升任开府仪同三司。
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都很高兴,纷纷拥到邓琬的住宅祝贺:“暴乱已经铲除,晋安王(刘子勋)又升任开府仪同三司,这于公于私,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啊!”
只有邓琬不高兴。切!我们晋安王刘子勋与孝武帝一样都是第三子,又都是在寻阳起兵。刘骏能够成功的事,我们刘子勋凭什么不能成功第二次?于是他突然大发雷霆,一把夺过任命的文书,狠狠地扔在了地上。他咬牙切齿地对大家说:“殿下应当打开端门当天子,开府仪同三司一职,应当是吾辈为之!”
大家都吓了一跳,又恐于邓琬的厉害,只得服从了邓琬的决定。邓琬当即下令在寻阳大批制造武器,向四面八方征兵。
继反抗刘子业之后,邓琬又坚定地对刘彧政权发出了抗争的声音。
第一个响应的是袁顗。
在意料之中。袁顗没有忘记当初要和邓琬共举大事的誓言,到了襄阳之后,就与咨议参军刘胡修缮兵器、选拔士兵,假称路太皇太后的命令,起兵反抗建康。之后,他把劝进刘子勋的表文送到寻阳,支持刘子勋叛乱。
夹在雍州(襄阳属雍州)、江州(寻阳属江州)之间的荆州也被邓琬拿下:荆州行事孔道存辅佐临海王刘子顼,此时倒向寻阳;而与荆州相邻的郢州,郢州府中行事荀卞之听闻江、荆雍三州独立,顿时慌了手脚,派中兵参军郑景玄率领士兵带着军备与粮草顺长江而下,同样倒向了寻阳。
邓琬又突袭刘彧新任命的湘州刺史刘子元,把他绑到了寻阳,控制了湘州。拥有五州之地的邓琬,此时以刘子勋的口吻向建康发去了自己的最后通牒:
“我(刘子勋)志在遵循前人的故事,要罢黜掉昏庸的君主,升用贤明的人来担任!”
“你(指刘彧)假托太皇太后的命令毒死了刘子尚(刘骏的第二子),夺取帝位,违反长幼继承皇位顺序,孤立我们兄弟手足,断绝先祖(刘骏)的祭祀香火,真是罪不可恕!我等江州大军不日将杀到建康,你刘彧就等着受死吧!”
刘彧接到檄文,明白了:这一切都结束了,往日的平静生活一去不返。他所能做的,便是接受刘子勋的挑战。
(未完待续)

参考书目:
《资治通鉴》、《宋书》、《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