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物》动漫补完!
看完《春物》的动漫,我对自己基本上已经过完的青春又多了一份憧憬,即使自己仍然对青春有着不少茫然——有问题的不是大老师,而是我。我很羡慕大老师的理性思考能力并且发现自己根本学不来。我擅长于自我保护,在中学时代为了避免自己被孤立从而交不到朋友会尽力去交流和表现自己,我一直担心自己会孤独,但长期以来锻炼出来的交流能力又让我不必害怕。在群体中,我实实在在是个现充,却又相较于叶山远远不及。我没有非常惊艳的人格魅力来将周围的人际关系演变成我所期望的,我会的就是在群体成型之前把握时机提前加入进去。大老师的方式与我截然相反,我崇敬之余又深感难以做到。习惯呆在群体的环境里,让自己在大家的脑海里有个印象,当自己掉队的时候,总有人还是愿意叫你一声。我不知道能融入群体并且能交到一些朋友算不算是人缘好,但我实在是没有体验过被孤立的感受,所以当我刚开始看《春物》的时候,即使我想要找到共鸣,也无法切实的体会大老师的心境和处境。
像大老师这样的处事态度我也曾尝试过(那时候还没看过),按我家长的话来说就是明明不是那个年纪的人却非要摆出装大人的样子。在青春期装成熟也会会显得更有魅力一些?我不清楚,我那时候觉得这样帅死了,却根本没想过装成熟含着脑袋低着头、驼背走路的样子多么难看。我尝试过隐匿自己,就是指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即使被人提醒也不会在碍于情面的情况下被迫参与的行为。可时间没过多久,自己就忍不住要嚷嚷这参与其中,因为自己在隐匿自己后真的就像被忘记了一样。也许在那个时候,我才能体会到一点大老师的心境吧。
我的青春期一直有问题,不只是在恋爱上,即使在看完这部番之后也并没有解决,因为在进了大学之后感觉青春期已经离自己逐渐远去了,青春也逐渐成为过去式了,自己青春期的问题已经成了一个遗留的历史问题得不到亲身解决了。要说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学时期即使不去过分认真的学习也能应付学业导致自己偷懒成性,不愿意在大好的时光里有点作为。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时候自己过的懵懵懂懂,浑浑噩噩的,得过且过,十分容易满足,也许这就是青春期遗留问题自己无法及时发现并解决的原因吧。
我的青春到目前为止有过一次像恋爱的经历和一次短暂的恋爱,这为数不多的经历也是我小二十年来情感生涯的顶梁柱。不过很可惜,不管是前一次还是后一次都没有一个特别完美的结局。前一次的时候只是大胆尝试,心性尚且不如后一次成熟;后一次的时候自己的理性和感性认知已经与对方严重脱节,我的应对方式像个心智不成熟的笨蛋,对方有着大老师般的理性思考能力(她是基于文学素养培养出来的),我偶尔能在交流的话语之间找到要表达深层含义的意图,但是又不能基于自己的阅历和能力翻译出来。这就好比学习一门语言却无法用其表达出母语般流畅完整的句式一样。很可惜,对方真的是我一直憧憬的另一半,自己却没能把握住机会,让我只能在之后的日子里作为回忆搬到各个地方,或是感伤,或是吹牛,或是字里行间。所以当我看到大老师在我看来近乎完美的处事方式促就的结局时,我就莫名其妙有一种代入感,仿佛大老师帮我完成了我一直没能实现的愿望一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虽然他的很多话我还不能完全理解,但至少就青春恋爱这一方面大概是找到了一些牵强的共鸣。
其实我一直有写同人文的想法,但是看完《春物》后,我至少不敢对此下毒手,毕竟于我而言故事的角色都有了我看来积极的收场,而我又没有与主角匹及的思考能力和文学素养,至少我不敢对这样一部对我来说还有很多深层含义值得去咀嚼的作品下手。我的想法还是多找一些场景做练笔,当自己能做到把握一些细腻的情感和过关的文笔再谈不迟。
作为看完《春物》的感悟,写的可能会让人读起来有些不知所云,不过我很容易对自己满足,即便写的思路会混乱,会有句子不通顺。有的时候过分在乎这些反倒让我不知道该从何写起。至于下一次更新,那就看随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