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后应激提升”(10/2)
上一篇文章我们提到ABC三个层面的改变方式,现在让我们来看第一个A,感情。曾经有脑疾病患者,因为情绪功能丧失而丧失了对所有事情的行动力。显然,我们需要情绪来“动起来”!那么分两方面来看,渐进的那一方面,是冥想。多位研究人员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把冥想这个看上去很神秘的东西带进了科学研究的领域。整体来说,冥想通过对呼吸,身体的部位以及自我存在的关注,来改变大脑和思维方式。并且被认为是带来内心平静的最佳方式。练习过冥想的朋友都知道调节呼吸的首要性。然后塔尔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做了一段大约6~7分钟的冥想。(冥想的练习在网上大家也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可以跟着做做看)冥想是让我们消解负面情绪,而不是抵制负面情绪。这个跟“准许为人”是一回事情。当负面情绪得到消解,那么伴随这种情绪而来的痛苦感受也就自然减缓。虽然冥想是渐进式的改变,但是研究发现,8周的连续练习已经可以改变大脑的形状,免疫系统也得到增强,每天仅仅20到30分钟。
再来看“急剧”的。塔尔老师说提到这个,他的思维立即跳跃到了临床心理学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这种经历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了大脑的神经递质的分泌并进一步改变了脑结构,打通了新的通路或者破坏了原有的通路。为什么这里先说“打通了新的通路”呢?因为在1998年开始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创伤性的事件让更多的人不是患有PTSD,而是得到了成长!你看,这里又是一个跟媒体类似的情况,就是由于关注了少部分的负面的东西,我们忽视了多数的积极的存在。事实上更多的人有足够的心理韧性来承受创伤。那么是不是存在那种与PTSD相反的好的体验呢?马斯洛的高峰体验被提了出来。塔尔老师特意说明,这是他的课程中少数的还没有完全被研究证实,而依然还是假说的理论。这是一种高度浓缩的极乐体验,可以出现在艺术创作中,被爱的体验,完美的性爱,为人父母的欢愉,自然分娩等等很多,当然阅读喜欢的书籍或者听钟爱的音乐也会有。尽管这种极乐的体验只是很短时间,但,是不是可能这种体验可以伴随某种类似于“极乐后应激提升”的东西?马斯洛的一个学生研究过生过孩子的妇女,有一部分会在生产过程中有高峰体验,并且在此后变得更加自信,宽容,幸福等等。马斯洛自己也在著作中说道高峰体验之后会存在一些可以被心理治疗运用的东西,如果ta们被目的明确地应用。
好,那么问题来了:1.怎么创造更多的高峰体验,2.体验后怎么引发相应的“极乐后应激提升”?首先依然是“准许为人”,接纳自己的情绪。因为好与坏的情绪是同一条通路,因为不接纳自己的坏情绪,换言之,截断其中一种情绪,那么另一种情绪也无通路可走。第二个就是尝试专注。哪怕只是专注于自己喜爱的音乐,也完全专注,而不是作为背景音乐播放。而现今的赶时间,碎片化娱乐,紧张,焦虑等等,则属于高峰体验的“杀手”。第二个就是怎么引发呢?我们在“‘分析’与‘重现’(9\1)”中提过开心的事情自己去回忆去重现能更好地体验快乐。放到这里正好用上。去重现高峰体验,让神经通路得到强化。当然,这里塔尔老师也让学生尝试单纯记述而不去分析地用笔重现。
说完情绪A部分,我们下一篇接着看B行动部分,看行动怎么在第二个层面去促成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