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隐蔽的关联(10/1)

2023-05-15 06:09 作者:bili_99540940346  | 我要投稿

上一节课我们结尾在了改变需要经历时间,而不可能一蹴而就。第十课一开始,在回顾的时候,塔尔老师依然重点说这个观点,并且说忽视这一点导致了很多人的抑郁,因为觉得为什么我做了这个做了那个,还是没有成功,还是没有快乐。

进入正题。第一个问题:你真的想改变吗?

一般大家的回答都是“当然”。但是潜意识里面很多东西实际上在阻碍我们。来看一个80年代的实验。研究人员找来一组学生,问“你是否愿意改变自己性格中的某写负面的特质,比如古板,比如轻信,又比如冷酷?”回答这个问题,再回答如下一系列问题:“这些特质你是否觉得重要,如言行一致,如值得被信赖,如被认为严肃认真”等等。实验的结果很有趣,那些认为这三个特质很重要的人,倾向于不容易改变自己的性格中那些负面特质。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三个负面特质和后面三个“优点”是对应的。一个认为言行一致很重要的人,尽管嘴上说我像改变自己的古板,但是在内心里言行一致很重要并且和古板是捆绑在一起的,我不想言行不一致因此我也不太可能抛弃古板;值得被信赖,某种程度上来说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因此也需要相信别人,因此它就与轻信又绑在了一起。最后的冷酷和严肃认真就更是一眼看到ta们的关联了。

塔尔老师还说自己用了很多想摆脱完美主义,都不成功,直到意识到跟完美主义捆绑在一起的——对于失败的深度恐惧——之后,才将两者分开。当然,后面会有专门一节课,第十五课,细讲完美主义。焦虑,现在的流行病,绑着责任感。想表现出自己有责任感,所以才焦虑。但ta俩其实没有必然联系。在这个课程里面,我们还会有具体地练习,来帮助大家识别那些“捆绑”特质是需要被摈弃掉的,那些是需要保留的。在意识到这个之后,就像打开了一个神经通路那样,让“洪水”有可能改到冲刷出一条新的“河流”。

塔尔老师介绍说首先要介绍三个层面的改变方式,ABC理论,A是情感(affect),也就是情绪;B是行为(behaviour),或者说行动;C是认知(Cognition),也就是想法。并且在讨论这诶一个的时候,分成“渐进的”和“急剧的”两种。而讨论这么多地方式,原因在于之前提过的——改变很难。所以希望有尽可能多地方式来支撑。

在开始讨论这个不分之前,塔尔老师说让我们先看一下关于改变自己的可能性。首先是基因排列。有些人天生自带乐观,那么改变的需求和难度自然小很多,但是就像运动员需要训练才能夺取金牌一样,幸福也需要去训练,漫长的艰辛的训练之后,没有自带快乐基因的人也可以幸福快乐!那么下一篇文章我们就从ABC里进一步地寻找答案吧!


隐蔽的关联(10/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