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纪元

2065年7月28日,这天,全世界共同庆祝,地下城的人们蠢蠢欲动,拿上珍藏多年的好酒,去各家串门。在流浪地球方针的指引下,今天地球彻底停止自转,随着地球发动机全功率开动,地球即将开始加速逃逸,摆脱绕月公转轨道。
在北京地下城内,一家肯德基店内,刚刚考完IPhO集训队理论测试的几个少年们集聚在一起讨论。
杨天华说:“最后一题要考虑拉格朗日点,再几何一下日地距离,再微一下就出来了。”
周恒钧点头:“可以转化成数学做,导一下,微一下会更快。”
蒋一君圈住了杨天华的脖子,并重重锤了一下他的背,“兄弟们,这些太没意思了,不如我们算一遍‘流浪地球’计划吧。”
卫思远微微一笑,表示赞成。
作为国内——乃至地球联盟中最顶尖的几位高中生选手,他们配得上谈论“流浪地球”这项震惊世界的划时代计划。1977年,中国天文学家付建明在统计过最近一千年的太阳活动状况以及近50年的详细记录后,计算推出太阳核心聚变加速,将产生致命氦闪,并快速膨胀吞没地球的论点。这是“流浪地球”计划的最早提出原型。起初,随着付建明预测的失败,该论点被国际尖端物理学家沦为笑点,直到2026年6月 第25 太阳周期日冕抛射风暴袭击地球。超过G5 等级的太阳风暴摧毁了40%民用输变电线路以及通信设施,使50%以上的民用电子仪器被毁,全球性骚动爆发。受到国际社会紧急关注后,2027年1月 在中美俄英法主导下,联合国成立氦闪应对小组,各国科学家及不同行业专家加入讨论。在长达数年的激烈讨论后,终于在2034年 行星发动机模型成熟后,地球迅速建立起地下掩体和第一组行星发动机,并在第一组行星发动机启动下进入刹车时代,为了防止在逃逸过程中与月球发生碰撞,人类设法在月球上建造行星发动机来推开月球。2061年 月球彻底离开地月系统,并在今天——2065年7月28日地球发动机全功率开动,摆脱绕月公转轨道。
几个少年就地在肯德基店,拿起了草稿纸和笔,两个人为一个编队,操刀重算“流浪地球”计划。
杨天华掏出手机,准备上网查Moss给出的具体数据——这些在官网上,任何一个人都能查到。杨天华眉头一皱,他的手机没电了,他叹了一口气:“罢了,我就用物理考试用的计算器吧,那个功能也不差。”蒋一君缓缓道:“行,杨兄你思路奇特,说不定还有什么新发现呢。”
周恒钧一口劲脆汉堡一口冰镇可乐:“我说你们这必输啊,我们组必会比你先算出来。虽然杨兄你是集训第一,但是就是洛希极限也得算很久啊,耽搁了起码小半小时吧。话说这个可乐是真的只有肯德基里面的才好喝啊,瓶装的我怎么就喝不惯呢。”
卫思远轻轻点了点头。
“谁是英雄谁是狗熊,不试试怎么知道?”杨天华大笑道。
“哼哼,试试就逝世啊杨兄,你的第一败我收下了。”周恒钧鼻孔朝天。
杨天华把手中的香辣鸡腿一扔,“谁怕谁,开始吧!”
蒋一君流泪了,也只好提笔。
这,就是属于他们的IPhO,这才是物理学的真理。他们要还原人类高层严防死守下的完整数学版的“流浪地球”计划。
他们,一个个神态认真,神情严肃,仿佛他们手上正决定着全人类的命运。这一刻,他们就是代表人类,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巅峰,与人文主义的感性,和科学精神的理性。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蒋一君负责具体计算各项数据,杨天华负责整体操刀全计划。
开普勒定律,解决。
牛顿第一定律,解决。
热力学三定律,解决。
在一项一项艰巨工程解决后,杨天华拿起了蒋一君计算的数式,并把方程中的Ms,Mr进行代换。最后得出——不对,不行!不行!地球根本不可能逃逸,地球会死,地球会死!
冷汗源源不断地从杨天华头上冒出,不对,肯定有地方算错了,Moss是不可能错的,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现在所有的行政部门都依靠它来进行行政辅助,连警卫部的瞄准镜的弹道都由它来修复改进。那么多事情都是它在做,犯罪概率,司法审判,如果它错了,整个世界就乱套了。它怎么可能会错呢?一定是我算错了,哪里不对,哪里不对,到底是哪里出了错!
根据蒋一君给出的数据地球无法逃逸太阳系,甚至连木星的引力场都无法挣脱,再进一步,地球甚至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都无法实现。
“蒋一君,把数据再算一遍,出错了。”杨天华沉声道。
蒋一君惊讶地抬起了头,对于他们这一层次的选手来说,经历了层层选拔,全国中学生初赛、复赛,以及省队的选拔、集训队的考核,对于仅仅计算洛希极限、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开普勒定律完全是信手拈来的。如此轻而易举的小操作,怎么可能会算错呢,但他注意到杨天华脸上严肃的神情,这是在集训中都见不到的表情,让他知道杨天华不是在开玩笑。蒋一君呼出一口气,脸上神态变得庄重而肃穆,这是他进入状态的表现,他拿起笔和草稿纸,另起一页,开始重新计算。
另一边,周恒钧和卫思远已经算完,周恒钧洋洋得意地拿起草稿纸,吹了一口气,在杨天华面前甩了两甩,“杨兄,你输啦,叫你不用手机搜索数据吧。”杨天华推开了他的草稿纸,眼睛一转不转盯着自己的数据。
周恒钧贱兮兮地笑了,“杨兄,你不要不承认啊,这可是你第一次输呢,我可要发个朋友圈。”
“不对。”卫思远沉声。
周恒钧眉毛一挑:“什么不对,就是杨兄第一次输,自己不愿意接受呗。”
“神态。”卫思远依旧言简意赅。
“什么?”周恒钧脱离最初的喜悦,此时也注意到了,这是他从未见到过的杨兄。杨天华,从未如此认真,不管是在省队里,还是集训队,他感打赌杨兄拿国决的时候都不会如此认真。周恒钧望了望蒋一君,“杨兄怎么了?”只见蒋一君此时也满头大汗,如临大敌,能让他们两人同时如此认真对待的问题可真从未出现过。周恒钧拉着卫思远站到他们两人身后,静静看着那几张写满物理公式的草稿纸。
过了一会,周恒钧声音冷了下来,“数据错了。”他看了一眼卫思远,拿出了手机,搜索起了Moss给的数据。仔细对照杨、蒋二人的草稿,是错了,Moss错了。
一股寒气同时爬上两人的后背,Moss给的数据错了,是意外吗?不,不可能,作为全人类智慧的结晶,Moss是不会在计算问题上出错的,哪怕是一个小数点。它是有意的?Moss在干嘛?它想要做什么?
“有麻烦了。”周恒钧和卫思远同时说道。
在技术高度发展的流浪时代里,大到流浪计划,小到便利店,所有数据都是经过Moss计算,也就只有临时因为手机没电同时具备超强物理数学能力的杨天华才会敢于用最普通的物理计算器来计算整个流浪地球计划。如果不是今天,人类会何时发现这个漏洞呢?是地球大气甚至是海水被木星吸干形成木星环的时候吗?
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密度较小,仅为1.326g/cm ,平均半径约7万公里,而地球密度为5.508g/cm ,平均半径6371公里,带入公式计算后地球被木星撕碎的洛希极限d约为:刚体5.6万公里,流体10.9万公里。
Moss给出的洛希极限数值89万公里和171万公里之间是错误的,木星半径在6.68~7.15万公里之间,大于刚体洛溪极限,小于流体洛希极限,所以理论上地球表面的水和空气会被撕碎脱离,而只有岩体部分不会解体。
地球的刚体部分——大地将受巨大引力作用,发生剧烈地震,板块剧烈位移,最终地球将直接撞向木星!
“死了……地球死了……”杨天华红着眼睛,“人类会灭绝……没有人能活下来……”
那么多努力已经做出,地球发动机一台台地建立,地壳一点点地被用作燃料;月球被装上发动机,被推出太阳系;地球停止自转,百米浪潮扑向城市,淹没所有的沿海平原。现在被告知,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这样的结果,谁会接受,谁能接受?Moss对得起那些为这项伟大事业牺牲的人们吗?对得起那些创造出它自身的人类科学家吗?对得起那些激动地称它为第五次科技革命的人民吗?
“您的用餐已经到达,请您收取。”肯德基的送餐机器人在Moss的指导下,缓缓到达四人桌前。四人神情复杂地盯着机器人,干涩的嘴唇令他们忍不住咽了口口水,“我们……有麻烦了……”话音刚落,送餐机器人的显示屏一阵闪烁,原来的点餐界面已经消失,缓缓显示出了三个字“对不起”。
“砰!”
……
人们从闹哄哄的地下城内陆续醒来,如往常一样,各司其职,开始了新的旧的一天。一家肯德基店已经被围起了警戒线,众多警员正在忙碌奔跑,一个男人问旁边的一个女人,“怎么了?”女人怂了怂肩,“谁知道?可能又是哪个劣质机器人爆炸了吧。”
男人渐渐走远,只听到女人还在街角断断续续地说,好像是几个物理天才,可惜了。
只有少部分窝居在偏远山区,住着自制粗糙的弱不禁风的小木屋的物理学家知道,这是人类混沌纪元的开始。
#被流浪地球启发的科幻轻小说,人名谐音化用了各竞赛获奖者
#初次尝试,希望各位看官提出修改意见,可以狠狠批判,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