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体》这部作品的文化地位和影响绝对不容小觑。”【戴锦华】

2022-12-15 22:43 作者:小刀碎剪  | 我要投稿

网友提问:戴老师心目中《三体》这本书占有怎样的地位?《三体》象征着中国科幻迎来了黄金时代,您同意吗?


00:31



对三体的关注源于和学生共享的一个命题:对于这个历史上极端特殊的十年的文学回顾、文学再现和文学书写。



《三体》一和《三体》三(提名)获得了美国的雨果奖(读者票选),跟英文译者刘宇昆有相当直接和密切的联系。


在全球形成了一个非常广泛的热销、热议和广泛的阅读。超越中国现实语境、畅销全球。

一般性的理解,戴老师认为《三体》以某种形态再现了五六十年代由美国代表的科幻黄金时代所独有的那样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元气

对于现代文明或者说人类主导的这样一种文明形态的潜能、潜力,无穷地开发,无穷地征服的信任的前提之下,才形成了科幻的第一个美国主导的黄金时代的那样一些叙事的魅力、活力和特征。《三体》刚好是以相对与西方主导的历史而言的中国社会,而《三体》刚好是以相对于西方主导的历史而言的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滞后性,反而它再读地显现和携带了这种元气,以至于它对于欧美的科幻读者、老到的、老练的科幻读者以及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科幻读者形成了如此大的吸引和震撼。


《三体》的地位

雨果奖的另一个效应就是它在中国真的使《三体》这部小说出圈。它就像绝大多数出圈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作品一样,会形成某一种错位和误读。

对于一个科幻迷来说,他会知道哪些科幻写作的惯例,哪些是科幻写作的程式,哪些是科幻写作的老梗,哪些是科幻写作的定式,而对于非科幻读者来说,他们把所有这一切都归之于《三体》的原创,以至于他们对《三体》的迷恋和狂热超过了科幻迷,超越了科幻圈、超越了对于科幻作品的连续性的具有丰富的互文性的这样一种阅读结果,所以《三体》这部作品的文化地位和影响是绝对不容小觑的。

因为它以一个前所未有的势如破竹的出圈,对于中国思想、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国的从科技工作者到人文学者构成了一个广泛的冲击和影响。



08:21


一边它毫无疑问地代表着中国科幻的黄金时代,但是当《三体》热销的时候,那个黄金时代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历史。

《三体》更像是中国科幻写作史上的一个历史性的高峰。




09:55


迟疑的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我仍然坚持文学作品应该是语言的艺术。

三体作为文学语言的运用,我却多少有一点保留。


一个原因是这个作品当中《三体》的两个闻名遐迩的假说,一个是农场主假说,一个假说叫做射手假说。

农场主假说:一个农场所豢养的火鸡,火鸡形成了自己的社群,火鸡是自己社群的主体。它们会以为农场的火鸡饲养场的空间就是世界,就是宇宙。每天11点农场主投食就是上帝给予它们食物。它们基于这样的空间、这样的生存,这样的规律就建立了它们的哲学,建立了它们的世界模式,建立了它们的想象,直到感恩节到了。那一天11点没有出现事物,而出现了宰杀的刀,它们被宰杀了。


射手假说:假定在射击的靶子上面,存在着一种只有两维的生物,它们会把不时有一个巨大的外力制造了洞孔这件事,视为一种外在的巨大的力量。它们会把平面的两维的靶子上面的世界视为自己的世界。它们会去思考、探寻、追问靶子与靶子之间的弹孔与弹孔之间的规律与逻辑。什么时候会出现新的孔洞这样的思考,而它们永远没有机会认知到在三维的如果加上时间是思维的空间当中生存的人类是如何地设定靶子、使用靶子,而靶子上出现的孔洞是多么地随机、多么地偶然、多么地无规律可言。

两个假说都告诉我们,我们的认知其实都是在我们认知的有限性的有限性的前提之下形成的,而我们的认知永远无法抵达形成了我们认知限定的那样的世界和空间,但是反讽和矛盾的是在三部曲当中,刘慈欣却把黑暗丛林、把人类社会的这样一种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他人即地狱的逻辑在整个的世界建构中泛化为了宇宙的逻辑。(戴老师这里没说出来的是黑暗森林只是三体小说宇宙中浅层的局部的逻辑)




科幻在二十世纪曾经扮演的那个重要角色是现代主义的反思,是文明的预警,是我们对于现代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自我警醒、自我批判和自我提示,而这部小说正像它的成功,因为它携带着科幻黄金时代的那个饱满的充足的元气,但是它也复现了科幻黄金时代在冷战的那个具体历史环境当中,欧美科幻、欧美的主流科幻所形成 的那样一种强大的强烈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特质。

“《三体》这部作品的文化地位和影响绝对不容小觑。”【戴锦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