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大法硕】一战北京专业课248到二战上海231!

自小是最不愿背书的,但是为了考取名校,误入法硕泥潭,摸爬滚打2年。有些学习经验来与各位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本情况介绍:
一战北京大学 374 政治64 英语62 法基132 法综116
二战复旦大学 371 政治68 英语72 法基115 法综116同年通过法考。
今年分数的确没有取得去年的成绩,我认为原因有三,首先今年题目难度的确比去年大的多,其次我在法基的简答题中出现了重大失误,最后上海阅卷相对于北京我个人认为还是稍严一些的。
英语水平:六级没过,四级440
本科情况:末流985,在考研前没有学习过法律 从小到大讨厌背书高考背诵默写也写不全的程度
本人公共课成绩一般这里仅仅浅谈一下专业课的学习,主要讲一个宏观方面和我自己的学习经验。

专业课学习的宏观方面
我认为对于法基和法综的学习要进行细致地区分,要采用完全不同的学习方法。
下面我用两个公式进行简单概括:
1. 法基=全阶段课程+大量的练习题(选择+案例)+背书(XXX题+法条分析)
先说一下我这两年的答题情况更有说服力一些:
21年132分,基本都会,客观题扣分6分(官方数据)。法条分析全都背到了(分数9 10)。案例分析结论是正确的。
22年 115分 简答题物业合同只记住了两点,刑法案例从一重写成了数罪并罚,其他定罪完全准确,民法案例答案和机构答案完全一致。选择题得分不明确。
第一,全阶段课程
从法基的考察难度来看更侧重理解,而我认为我这两年法基分数得分还比较可观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刑法民法听课多,且阶段全。这两科难度真的很大,我直至复试准备仍然对有些问题理解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同时时常发现自己之前的某些理解是错误的。所以要想比别人理解更加透彻,我认为一是要听课,二是要熟悉。我在学习过程中,还尝试背诵过精讲教材,第一次背诵完之后,我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有了显著的提升。背诵精讲教材并非是以背诵为目的,而是理解和复盘老师讲授的知识。而之所以要求大家去听全阶段课程也是因为有些题型对于非法本同学而言,还是需要老师授之以渔的,这里主要是指案例分析题。
第二,大量练习
这是输出训练及其重要的一环,既要训练客观题也要训练案例分析题。通过题目的训练再对学的不好的板块进行听课和学习。
第三,背书
我不主张背考试分析。我更偏向于选择主观题集合。
理由如下:
首先我并不擅长学习文科,一直是一名理科生,脑容量有限。考试分析上的内容我可能都曾经会背过,但是实在是难以做到同时都会背。
其次如果我单纯背诵考试分析,我需要在考场上再去做题型拆分,容易影响我背诵和应用的效率。
2. 法综=听精讲课+主观题背诵+客观题知识清单/考试分析(反复看)
法综的听课价值没有法基高,但是第一轮的课程还是相当有必要的,如果论述题不会写也要看看相应的主观题课程。所谓客观题知识清单就是将可能考到的客观题进行整理然后后期翻阅。类似村长的“面包渣”系列。
学习方法
1. 背书技巧
主要包括口诀,分组记忆,连续词组记忆,客观题对应记忆,以及anki的使用
第一,对于口诀,首先我们必须要搞清楚口诀的作用,即口诀是用来串点,而非对某一点进行精准记忆的,也就是说你的口诀必须有极高的还原度,即有通过一个字联想一段话的能力,所以就个人经验来看,口诀适合在三遍之后加入,以方便考生进行串联。当然在具备能还原这个特征之后,如果口诀能和题目相互呼应,这个口诀的将更胜一筹,因为可以减轻我们记忆口诀的负担。我列举一个我学习过程中自创口诀大家感受一下。
例如 何为善治?
贤能治理,社会共治,民主治理,依法治理,法德合治
口诀:能会民法的 这个口诀和何为善治放在一起不会过于生硬
类似例子还有很多,所以综上而言我认为一个好的口诀可以概括为 能还原且题目有关联
第二,分组记忆
这里包括两类,首先是展开的逻辑相同的题目合并记忆,比如在论述抵押权,质权等权力的特征时。基本的展开思路都是上位概念,客体,主体,内容+额外项的思路。处理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合并记忆,然后再将额外特征单独记忆。
其次是题目内容十分相近的题目,比如宪法中的比例原则和法理学中的比例原则。这种题目可能本身就不太容易区分,也可能是你自己难以区分,通过对比记忆就会很好区分了。
第三,连续词组记忆
仔细观察连续词组之间的相互关联,顺序上可以是时间推进,强度推进,口诀串联。
第四,从熟悉到陌生
在记忆要点时,可以优先选择自己熟悉的点作为起点,然后观察该点与其他点的关系,逐步衍生出整道题目。
所谓练字笔,是指那些笔记可以自动消失的笔,我使用的是得力的,某宝一搜即可。
首先这个特别适合单纯看书很容易跟丢,需要划线看书的同学,但是我们的每一本复习资料都有可能陪伴我们不止一次,反复划线容易将真正的重点掩盖,平时看是我都会用这种笔来防止自己走神。
其次还可以使用它来反复刷题,我刷真题和肖1000都使用了这个笔,但是注意对答案的间隔不要过长,不然笔记已经消失很难找到曾经写的答案,然后将做错的题目和有价值重新刷的题目都用红笔标注,从而实现精准刷题,我专业课和政治最后的模拟卷的五刷都用了这个方法。
3. 旧书学习法
我在一战初期由于太久不学习整个人状态很差,所以当时入手了一本二手的恋词,我记得里面有三个人的笔迹,但是都没有看到最后,我当时想着,先要打败这三个人,然后逐步激发了我的学习状态。对于刚开始学不进去的朋友我觉得是不错的选择。

二战的时候无论是种树还是番茄钟对于我的约束力都十分有限了,一战的时候学习状态好的时候完全不需要被软件约束,我个人感觉这个是有梯度的,所以我建议目前可以控制自己的朋友也无需选择任何软件。并且我觉得也不适合直接到老年机的程度,因为考研是持久战,要有武器可用。这个老年机的要求是,不能打开浏览器 不能有游戏。我当时购买的是中兴的守护宝,还可以。

Anki我感觉已经被大家讲烂了,但是我这里讲讲我是如何利用的。
首先,不要纠结于复习计划,每天对于复习计划中的内容你可以设定一个小时,超过一个小时的部分不再复习了。我现在仍然认为短周期多轮次更适合法硕考试。你可以复习不完但是新内容一定要学完。
其次,做一套自己的anki,这套anki是和你所背诵的材料相一致的,同时将你对每一句话的记忆点标出来,我们实际上对整句话的还原根源于对一句话中关键词的记忆。你将这些词标出,能够保证你每轮的记忆的逻辑是一直的,也就是说能保证你始终在一条路上反复,这样效率会高很多,同时把你的口诀写进去,这样能保证这套卡组是最适合你的。
最后,善于使用标记功能。先标记再筛选,可以找到你想单独拿出来记忆的卡片。
7.静心歌单
这是我考研背书的常用歌单,都是纯音乐,我每次很暴躁学不进去的时候,听这个歌单就整个人很peace。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个歌单是我在别人歌单的基础上添加而成的。主要有卡农,最小的海,安静的午后等。
8.择校
虽然二战这一年对于我的整个人生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但是我这两年最痛苦的事情还是第一年择校时没有做出理性的选择。虽然我今年上岸了,我还是想告诉诸位这一年我走的并不轻松,心理上的痛苦远大于身体上的。我把二战究竟有什么痛苦的写在这里,希望让大家不做出后悔的选择。
首先是一战努力落空的悲伤,这个或许是最容易排解的。紧接而来的是你要妥善安排你的毕业论文答辩写作和考研的冲突,你要迁回家报道,要转接团关系,与此同时你要考研。毫不夸张的说那是我这两年学习最少的日子。再往后就是毕业典礼,你要被迫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你过去的一年甚至两年一直很努力考研,但是仍然无法摆脱你的大学要惨淡收尾了。鲜花和掌声都属于别人了。拍毕业照的时候如果能够考上我相信你会笑得更灿烂一些。毕业旅行也能更加丰富和放松一些。甚至很多朋友这段时间大家也是最后一次相见,今后要各奔前程了,但是你要考研这些事情都很难全情投入。
当然更多的是学习上的,如果你一战还不错的话因为知识过于熟悉你很难有新鲜感,进步带给学习的动力别人有,你可能会减少很多,就比如说我去年法基130+我会觉得我的测试考到125以下我都很焦虑。背诵完今日计划,如果没问题不会有成就感,但是背不下来会焦虑。
换句话说,你很难从这场考试中获得成就感了,也就很难快乐。会时常想如果今年还没考上会怎么样。因为你也清楚地知道再考一样的专业课成绩难度很高。你很想知道多花费的这一年你究竟能够获得什么,难道就是无休止地等待着考试吗?你的能力是比去年有所提高但是又能不能考到去年的专业课分数?太多问题你得不到答案。
所以我真的建议大家减少二战。减少二战就是说在报考志愿的时候选择一个更理性的院校。这个事情可以交给老师,我今年就参加了厚大的模考班,村长一对一帮我选定了学校,同时和他交流了我当时的学习困惑,村长很耐心,缓解了我当时相当大的焦虑。推荐大家选择。
我这里反复说希望大家减少二战,而不是不二战,我去年实际上也拿到了不错的调剂,在选择调剂和二战上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只是希望更多人在一战时一志愿上岸避免错过太多美好。如果现在成绩已成定局,决心二战的朋友也请鼓足勇气。法硕考研,唯有坚持。

一战的时候由于报考学校会有小分,就是告诉你每道题得分情况,我拿政治试卷进行测试,最后两道题打格子,用正楷书写(练过字),其他题目用普通字体不打格子,对比小分发现,最后两道题7分,其他题目5分或者6分。这里只阐述实验结果,大家自行判断即可。
写在最后
去年这个时候我有一肚子话想和大家分享,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战,我的经历。但是再又过去一年之后的今天,已无太多经验可谈,仔细回想只有八个字:脚踏实地,坚持到底。这些学习方法和背书技巧是总结各位老师和我自己的经验所学在学习过程中记录下来的。希望能帮助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