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家电行业一季报业绩亮眼

一直以来,小七都是把基本面和估值水平作为最重要的两个选股标准,对行业也没有什么好恶,判断行业和公司的好坏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不参杂私人的感情。
举个简单的例子,作为一个常年的煤炭股投资者,我总能在论坛上看到一些煤炭股和火电股投资人互相看不惯,总觉得这两个行业水火不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但其实这种思维非常的狭隘,在我看来,这两个行业虽然在业绩方面,在某些时间段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从深层考虑也存在着极大的互相依存关系,火电指望着高煤价来向发哥施压提高上网电价,而煤炭最大的需求又来自于火电,随着长协比例的逐步提高,其实目前已经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而最受益这种长协制度的,无疑就是那些低成本的煤炭企业以及费用管控能力优秀,长协煤比例更高的火电企业。

所以,在去年10月看到长协煤履约比例逐步提高后,我也明确提出我在国内所有新能源行业里最看好的就是电力行业,我认可绿电的成长逻辑,只要火电亏损收窄甚至开始逐步盈利,那国内一些优秀的电力企业就存在很大的投资价值,即使在火电业绩表现最差的21年和22年,有几家火电股依然保持了非常不错的股东回报表现,由于有着较为不错的经营现金流,所以即使亏损,也能继续派息,港股几家电力股的股息率也达到了5%以上,可谓进可攻退可守,还能在不卖出煤炭股的同时,与手头的煤炭股仓位形成业绩的对冲。
而最近一周电力股密集发布的一季报预告无疑再次印证了这种基本面转好的判断,有些火电股在发布一季报预告后第二天甚至直接涨停,说明对整个市场来说,这些业绩也是非常超预期的。

同样,家电行业也是由于基本面转好以及估值处在相对低位,成为了我今年非常看好的一个行业,白电的需求、线下销售、原材料价格、海运价格等影响利润的很多重要因素都会在今年有边际改善。

这周末很多家电股也发布了一季报预告,随便举几个例子:小熊电器Q1业绩预增45-65%;海信家电Q1预增100-135%;长虹美菱Q1预增1,939.79%–2,522.58%;而关于业绩预增原因,基本都提到了需求向好,大宗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在各种概念炒作层出不穷、各种非此即彼的观点争吵不休的资本市场,我认为唯有回归初心,将目光聚焦在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才不至于随波逐流,迷失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