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高中生对于【人间失格】的理解(第一手札·第二手札)
【人间失格】算是对我很重要的一本书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性格。(另一本改变我性格的是【春物】)在读到大约第五遍时,我也对这本书有了一定自己的理解。
(本文中的观点都是基于个人提出,主观性较强,文笔稀烂,见仁见智吧)
在【人间失格】中一共提到三部作品,三个人,都在第一手札中。夏目漱石【我是猫】,梵高【自画像】,莫迪里阿尼【坐着的裸妇】。夏目漱石是因第一部作品【我是猫】而出名,虽然非常畅销,但被人们评价为“土味和迎合观众的小说”,到倒数第二部作品【路草】才被称为“像小说”,死后因为学生芥川龙之介等的不断推崇才被逐渐认可。梵高和莫迪里阿尼则都是因画了与时代风气不同的印象派画作,在经历一系列打击后患上精神疾病,梵高自杀,莫迪里阿尼因肺结核病故,当他们死后作品才被世人传诵。
而在【人间失格】中,叶藏画完自画像后,他是这么说的:
“我担心别人没有意识到这是我的真实面目,反而将它视为我搞笑的新成果,导致这画像成为人们的新笑料。这会比什么都令人难过,所以我当即将那幅画藏进了抽屉的深处。”
从这里可以看出叶藏所害怕的事:自己珍惜的,所做的事,不被他人理解。我认为这里暗示了上面三位作者的生平,同时也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不知道太宰治在写【人间失格】时有没有担心它不会被人理解呢?他对上面三个死后出名的大师又究竟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了。 继续向下看。
叶藏对酒吧里的女招待常子产生了爱慕之情,“获得解放的幸福之夜”后,他说:
“胆小鬼连幸福都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会被幸福所伤。我想趁着自己还没受伤,及早和她分道扬镳。”
其实在这里叶藏还没有改变,对于自己所珍视的事物,他和过去一样,宁可“藏进抽屉的深处”,也不想“成为人们的新笑料”。结果在他意识到常子“不配得到醉鬼的亲吻”后,他所害怕的事终于发生了:自己珍视的事物被世人所唾弃。于是他选择了自杀殉情。在被救起后,他经历了心态的第一次改变。在检察官面前,他产生了“将咳嗽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的想法。我希望读者能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在之前的篇章中,叶藏一直以奉献者的身份出现,而在这里,叶藏产生了利己主义的思想,但这种思想尚在萌芽中,还未发展成形。利己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正是【人间失格】主角叶藏心态改变的体现。而在第三手札中,这种思想体现到了极致。
而第三手札的内容,留到下次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