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终结 装备鉴赏42 矿甲虫

心灵终结 装备鉴赏42
矿甲虫

一.基本数据
价格: $900
速度: 6 / 12(加速)
耐久度: 525
护甲类型: 矿车装甲
生产前提: 焚风战争工厂, 矿石精炼厂
作用: 采集资源、维修
装备: 纳米维修系统
射程: 4
二.基本介绍
焚风资源采集载具的研发其实很晚才开始。因为苏系的武装采矿车和盟系的超时空采矿车一直是焚风资源采集的主要力量(还有零星几辆幽灵采矿车),这些采矿车在焚风军队中已经形成了新的体系:在焚风完全控制的资源地,部署有武装采矿车,在安全的地方就尽量保证较高的资源采集率,即使有敌人突袭,也可以依靠自身的防卫力量撤回就近的基地中;而一些较为偏远而脱离控制的资源地,就部署超时空采矿车,一旦遇到危险就可以依靠其机动性逃离。但这样的采集体系并不是长久之计。
焚风的作战体系自从在阿拉斯加建立以来就已经开始革新了。首先是步兵和作战载具,然后是空军和海军舰艇。如果后方的资源采集系统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那么前线的部队很可能会因为落后的后勤补给而吃大亏。因此在一线作战部队的装备革新进展大半后,焚风很快就提出了新的资源采集单位的研制计划。

焚风提出的要求很直接:高生存率、高通用性、高度智能化、高采集率、高维护性。在预想中,来自不同子阵营的研发部门会一并涌入这个项目之中,可是现实却比想象中要冷清。安克雷奇装备局的地面研发部因为正在进行乳齿象坦克的升级工作而主动退出;佛罗里达地面动力研究所因为参与了巨齿鲨机甲的动力系统开发而分身乏术;科洛尼亚侧翼的地面载具开发局正在进行多智龙火炮的焚风化升级工作,只有来自蒙古的巴嘎诺尔兵器装备研究院(之后简称为“巴院”)明确表达了参与意向。
作为一个并不出彩的,一直在给其他研发部门打下手的巴院,所提出的设计也极为简单。
设计人员将“小”这个特色发挥到了极致,新设计将车辆整体尺寸缩小的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竟然就比小轿车大一点点!以至于芸如第一次看到设计图纸时都说:“这是到底是采矿的,还是拿来打猎放牧的?”不过各方的质疑并没有迫使巴院修改主体设计。

巴院的设计可以说是十分新颖:底盘采用了轮式设计,并且安装在性能极佳的悬挂系统上。车体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部分。车体前部是矿石采集系统。装载矿石的货舱被半球形的车壳覆盖,而收集矿石的伸缩铲斗则安装在两个导向轮中间偏后的位置,进行采集作业时就会从车体中伸出铲斗。动力系统则安装在后半部分,这是一个超小型气旋引擎,但是输出功率却超乎其体型的限制,让整车即使装满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在各种复杂的的地形灵活移动。由于其圆润小巧的外形,巴院给自己的设计取名为“金甲虫”,后来焚风接收之后,又把绰号改为了“矿甲虫”。
控制系统方面,巴院没有采用苏系和盟系的远程遥控来控制采矿车,而是选择开发一种智能AI,来控制矿甲虫的行动与作业。后来,巴院甚至还想在AI之中加入一种数据链系统,保证各个矿甲虫之间的协同工作。这时候巴院注意到了如日中天的“虫群”项目,便将“虫群”系统加入了矿甲虫之中。

除此之外,巴院还为矿甲虫安装了纳米修复系统。这种修复系统虽然不能够对自身进行修复,可却能够以较高的效率修复其他的载具。这项改动既满足了军队对其“高通用性”“高维护性”的要求,又为其之后的使用策略打下基础。
巴院的设计很快就通过了审核,并且以令人惊讶的速度生产出了原型车进行测试。在进行短暂的测试之后,焚风很快便接收了矿甲虫。就连一开始不看好矿甲虫的云茹,现在也对矿甲虫赞不绝口。

在实际作业中,矿甲虫可以凭借其高机动性前往偏远的资源富集地区进行采集工作,同时较小的体型也保证了它在遇到敌人袭击时能较为安全地逃脱,而且矿甲虫是不会单独出动的,每次至少会有两台矿甲虫一起出动,即使遇到损伤也会很快借助纳米修复系统互相修复。另外,每次作战时焚风的装甲部队也会让一定数量的矿甲虫伴随。可以说,矿甲虫这真正做到了“高生存率、高通用性、高度智能化、高采集率、高维护性”。
三.原型及其改型
“蝈蝈” 行走机构验证车
“金甲虫”MK.1A 第一台原型车,未加装气旋引擎,验证纳米修复系统的可行性
“金甲虫”MK.1B 在MK.1A拆除纳米修复系统之后,换装了气旋引擎
“金甲虫”MK.1C 在MK.1B基础上又装回纳米修复系统
矿甲虫 在“金甲虫”MK.1C基础上,进行略微修改的生产型号

看到这里了,各位指挥官点个三连再走好吗?长按大拇指就可以~
焚风载具单位正式完结了(撒花),之后我会根据投票结果开始新阵营的系列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