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六年:婉转曲折,喜忧参半
作者:小小菲
我出生于鲁中小城,父母是当地矿上的工人,从小就读于矿上的学校,有一群一样家世背景的小伙伴儿,学习成绩算不上优秀,也算不上差劲,一般一般。小学中学就这么过来了,高中的时候虽然不是特别差劲,但是要上当地更好的学校只能是去垫底,所以我又选择了读矿上的高中。这样,既有儿时的玩伴在一起,还能在父母的照顾中兼顾学业。大学考的一般般,只上了隔壁市的一所地方二本学校,学的是历史教育专业。
学习上我真不算是出挑的,但临近大学毕业不得不考虑未来的出路,由于性格比较内向,特别害怕与人交流,我决定继续读书好暂时逃避走向工作岗位。于是,我开始搜集考研资料,那么第一步就是先要确定学校。作为本乡本土的山东人,自然不想远离家乡去外地求学,所以我首选了省会的省师范大学,众所周知山东的学霸都是个顶个的,怎么在千帆竞发中过好这个独木桥,对于条件一般般的我来说着实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硕博连读:好运接踵而至
经过一个春夏秋冬多努力,我如愿参加了大四那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但却未能如愿考上既定目标,辗转反侧之后,思前想后我还是不能放弃,于是,抱着一线生机打算调剂到中部某省会的师范大学。不知道是我的诚意感动了上天,还是真的是被实力所帮助,我竟然调剂成功了。更为幸运的是,导师还是一名博导,直接奠定了我将来的考博之路。这一点启示我,在任何情况下,在任何时候,千万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目标,要想着再坚持一下,万一接下来就能成功呢?
事实证明,有一个优秀的导师直接可以让你少奋斗7年,从进入校门的那一天起,我就成了其他同学眼中羡慕的对象,我可以一步跨越到博士这似乎已是公开的秘密。没有那么学术压力的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看看球赛、刷刷微信、吃好喝好睡好,然后顺便看看书学学习。由于研究生毕业的条件只需要发一篇论文就可以,导师早早的就给我指明了方向,所以我只需在这一个主题上努力一下,把文章发表了就可以了。
另外,在生活上我也是衣食无忧的,我是家中独子,虽然父母的企业效益不是特别好了,工资待遇大不如从前,但对于我们家庭的开支方面是丝毫不受影响的。加之,在学校里还有助学金奖学金等一系列优惠的政策,我的生活是过得相当滋润、安逸的。就这样四平八稳的过渡到了博士阶段,相对来说比研究生时期要求要高一些,我在导师的指导下,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了一篇C刊,另外还自己出钱出版了一部著作,在博士第四年如期毕业。
初入职场:总是事与愿违
有时候好运气不会一直持续的,就比如说博士毕业后的我,甚至让我怀疑,我的好运气全部都用光了,剩下的都是坎坷。父母不希望我离家太远,我当然也不愿意背井离乡,加上当年家乡的政策非常好,于是我回到了本市的专科师范学校去当老师。当时学校一次性给了我10万元安家费,然后市里每月补贴2000元到工资里头,连续发放3年。本以为衣锦还乡的我,可以在家乡的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哪知工作的不如意和找对象一样难上加难。
一开始入校的时候,因为新学期的课程早已排完,没有课可以上到我只能暂时担任辅导员,接下来的日子里,查宿舍、管卫生、仪容仪表、盯晚自习几乎成了我工作的全部。更令人伤心的是,我带的班级是中专上来的学生,巨大的年龄差距和思想的差异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甚至公开的大声喊着我的名字,说着我事多毛病多之类的话语,领导也认为是我工作方法不到位导致的,所有这些都让我焦头烂额。
后来就更可怜了,学校取消历史相关课程,我变得无课可上,只能继续做辅导员。好的班级轮不到我,生源质量一般的学生我又无法管理好,导致在接下来几年中,专业严重不对口的我度日如年。在这中间,思政部曾想要我去当思政课教师,但辅导员这边的领导怎么会放过年轻力壮的我,就一句话:“我们这儿也缺人”,硬生生阻断了我转型专任课教师的道路。
跳槽新校:一切从头开始
今年年初,是我六年合同的最后一段时间,无意中在网上看到省会一所知名职业学院的博士招聘,据说这是省内同级别中最好的学校,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被湮灭的学术的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
因为疫情的原因,曲曲折折弯弯转转一直到9月份我才真正入职,可现实总是要比理想直白一些,虽然这所学校一次性给15万的安家费,但是另外15万又完成一系列相当苛刻的科研要求才有可能会拿到,对于科研一般般的我来说基本上等于放弃了。更难过的是,我要坐班一年,现在已经快半年了,除了一周的16节课,还有来自这个领导那个老师的无穷无尽的召唤,忙的我是昏天暗地有时候都顾不上吃饭,而且工资也没有之前传说中的那么高大上。
同事们会问我,一个博士怎么来专科了,怎么不去本科,怎么不去工资高的地方,怎么还没有结婚,沉默的我只能微微一笑,85年出生的我,已经都快要40岁了,一股很浓烈的挫败感袭遍全身……
回望过去:匆匆忙忙,半生已过
掰着手指算一算,我都已经37岁了,原以为博士毕业是荣耀至极的一件事情,但是几年过去了,远没有想象中的顺利。我一直都在反思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种境况。:
首先,在我最初上大学的时候,专业的选择就是最重要的,原本文科就比较难找工作,而我又选择了文科中比较难的历史专业,这让我一路的职场不是那么顺畅,可以说专业真的是一个最有力的敲门砖深;
第二,如果本科毕业后能有一个好工作那就先工作,如果研究生毕业后能有一个适合的工作那也先工作,因为真的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个坑没有了要等另外一个退休的坑,那另外这个坑可能要等好多年;
第三,在博士入职高校的时候,待遇和岗位一定要提前确定好,不然入职以后就真的成了砧板上的鱼肉,想要翻一下身难上加难,因为一旦入职了,你就没有一点话语权。还有如果你想跳槽的话,一定要尽早,综合一下违约的条件,假如不合适千万不要让聘期延续下去。
总而言之,博士入职高校也会有很多坑,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千万不要用大好时光去买教训。
注:内容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若涉及侵权等行为,请先与微信号xuezhang04联系删除,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