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售便登顶的国产独立游戏佳作《戴森球计划》:我们的未来,果然在星辰大海
好的游戏,值得分享。
大家好,我们是回声游戏
微信公众号:回声游戏营地
评测由回声鉴赏联盟成员b站up:@乱是 创作
万万没想到,这款国产的独立游戏发售当天直接登顶了steam热销榜首,而且是全球的。说实话,作为众筹参与者,我是万万没想到的。
我当时只是因为“科幻题材+模拟经营”的要素才会购买,但并不认为这款游戏可以拿到如此之好的成绩,我甚至担心制作组会中途倒闭,毕竟模拟经营类游戏本身还是个小众题材。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戴森球计划》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回声评分:9/10
得分原因:科幻题材+模拟经营,超多星球与可探索的宇宙空间,流水线建造可以带来极大的成就感,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杀时间利器”
减分原因:EA版本还有不少bug有待解决

完美融合了“太空幻想”与“模拟经营”的“编程游戏”
“戴森球”是弗里曼·戴森在1960年就提出的一种理论,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包裹住恒星(例如太阳)的人造球体设施,其主要作用便是开采恒星的能量。
《戴森球计划》顾名思义,玩家的最终目的便是制造一个“戴森球”。
不过游戏一开始,“孤家寡人”的你独自坐着登陆舱来到了一个新的星系,作为新“文明”的缔造者,你除了拆除登陆舱回收来的少量资源外可以说是“身无分文”,你必须通过建造各种设施、采集不同资源、不断发展科技等手段才能最终实现建造戴森球这个终极目标。

带着宏伟理想却独自一人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既然是建造“戴森球”,那么游戏的背景自然是发生在文明高度发达的未来。游戏的故事设定在一个虚构的未来世界中,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工程师,参与到了由“主脑”发起的“戴森球计划”项目中,目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陌生的星系建造戴森球来为“主脑”提供能量。

“主脑”似乎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游戏一开始,我们要通过随机种子产生一个随机的宇宙世界。
当前版本我们可以生成最多64颗恒星的宇宙,也就是说玩家如果愿意,可以在一场游戏中建造最多64个戴森球。
除了大小各异的恒星之外,在宇宙中还会随机生成其他的宇宙天体,这其中甚至包括黑洞。真不知道如果我们开着飞船靠近黑洞的话会发生什么,不过黑洞也是恒星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建造一个戴森球来吸收黑洞的能量呢?这点真的让人期待。


右边会标出图例,最下面居然有一个黑洞?!
当然,我们都知道炙热的恒星是无法存在生命的,所以想要建造戴森球我们需要从恒星周围的行星开始。而每个恒星周围都环绕着数量不等的行星,也就是说此款游戏中行星的数量理论上应该是恒星的数倍,而每个行星都应该可以降落并被玩家开发!这是在令人兴奋!


欢迎来到新家园
优化流水线提高生产效率是游戏的核心
《戴森球计划》的核心玩法是建造用来生产零件的工厂流水线,这其实并不算是首创。早年此类游戏的佼佼者便已出现。《异星工厂》便是“流水线编程”类型中非常优秀的作品。

这张图代表了异星工厂的核心——工厂
《戴森球计划》中玩家需要建造输送带、分拣器等设备来连接资源、生产与存储设施,想要达成建造戴森球的终极目标,提高生产效率尤为重要。
“提高效率”,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却非常困难,不仅仅需要玩家有好的流水线规划,还需要玩家不断进行实践试错。想要验证自己的规划可行与否就需要尝试各种方案,所以常常出现需要拆除设施的情况。
不过游戏中所有的设施在拆除的时候建筑会回到背包,建筑中的资源也都会返还(前提条件是你的背包还有地方放它们),没有损耗自然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尝试了。可以看出,开发者应该也是鼓励玩家多多尝试。

无用的东西收起来,不用担心会浪费
“快递”是提高效率的最重要手段
既然游戏的核心是提高生产效率,那么运输效率的提升就无法被忽视。游戏中科技提升的第一条便是有关于物流的部分,可见“快递业务”在此游戏中的重要地位。

铺设流水线——最常进行的工作
在游戏的游玩过程中,我也深刻的感受到物流的重要性。比如说前期,我们只有慢速输送带能够使用,但是不同的资源很可能相隔一个海洋之远。
为了能将铜矿与铁矿同时输送到工厂中,我不得不建立了一个“跨海输送系统”。但是因为输送带实在是太慢,我的工厂总是在等待铜矿输送到位,为了减少等待时间,我不得不自己从铜矿存储仓库里面人工搬运铜矿到工厂。这种情况要一直持续到研究出物流飞船才会有较大改善。

跨海运输大大降低了我的生产效率
科技研究与资源生产同等重要
虽然建造并优化流水线是我们的目的,但是如果硬件无法更新换代我们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治标不治本,所以科技研究就变得尤为重要。
上面我们提到过,物流的改善要等到研究出物流运输机才行,而想要研究出物流飞船,我们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前置研究,而这些研究都需要我们制造相应的足量零件。
大量的资源可以保证科技的顺利发展,而研究出回来的设施在保证资源稳定生产的同时还会提供我们新的生产内容。所以说科技研究与资源生产是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

科技使人进步,保证科技则需要足够的物质条件
按部就班的引导使得我们总有新发现
从前文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戴森球计划》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游戏。如此复杂繁多的内容,玩家的学习成本自然非常的高。
不过游戏开发者明显是又考虑到这个问题的,他们并没有将所有的教学内容一股脑的放到游戏的开头位置,教学内容会随着游戏的推进,随着玩家研究出新的东西或者制造出新的设施而出现。
这样既可以规避玩家对于教学的厌恶情绪,又可以在玩家快要失去兴趣的时候提振精神。玩家的学习成本也因为这样的方式被拆分在了整个游戏中,可说是非常聪明。

哈哈哈,我会飞了
如同编程一般
作为一个程序员,我在玩本游戏的时候总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与我在写代码做项目时候的感觉非常相似。仔细一想,其实设计制造流水线的过程跟“编程”如出一辙。

也许增加一个仓库就能解决输送带满载的问题吧
实际上类似的建造类游戏都有提到与编程的相关性,例如游戏界的神话《我的世界》,其方块建造便被很多人用来启蒙孩童的编程思维,甚至有人用这款游戏编辑了一个可以使用的网页浏览器出来,简直叹为观止。
《戴森球计划》也有类似的特征,虽然你玩过这款游戏后并不能进入互联网公司上班,不过加强逻辑思维没有坏处对吧?

游戏前期之我见
前面我们说了很多游戏的特点,下面我想通过我短暂的游玩体验来给玩家们提供一个前期的发展思路,也许能帮助初次接触的玩家少走一点弯路。
铁矿是第一资源
每次,这个游戏的前期很多重要的零件生产都依赖铁矿石。毫不夸张的说,前期最重要的资源就是铁矿石了。所以我建议玩家进入游戏后首先寻找一片铁矿作为你的开发基地。铜矿和煤矿其次,石矿可以先放一放,等需要了再去开采。至于石油等资源,等你需要研究“红色模块”的时候再说吧。

电力是重中之重
所有的设施都需要电力的维持,甚至我们自己最方便的能源补充也是电力输送。前期建立大量的风力发电站属于无奈之举。如果你周围有煤矿的存在,那么优先研究出火力发电厂是最佳选择。如果没有的话,太阳能电池板虽然也可以,但是因为晚上电池板停止工作,所以需要搭配研究出电池才行。

输送带很慢,所以我们要充当“快递小哥”
物流的重要性前面已经多次说到了,实际上在前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输送带效率低下这个问题的。因此“快递小哥”的角色可以说是最高效的一种选择了。
这里我建议建造短途输送带,然后建造小型仓库用作资源或零件的中转站,而我们自己则在距离较长或者输送带无法连接的地点之间来回输送资源。至少这样能保证工厂的生产不停止。其实就相当于在拥有物流运输机之前我们自己充当了物流运输机这个角色。

优先发展物流收益最高
科技发展虽然很重要,但是为了能快速自动化,物流的研究应该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在电力足够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优先搞出物流运输机这个东西。将这个作为前期目标的话等这个研究出来后我们就可以从“快递小哥”的位置上退下来了。运输机可以在空中输送资源,类似无线充电,想想是不是很爽?
研究彩色模块是阶段里程碑
五颜六色的模块是我们生产的终极产品,可以说研究出一种新模块代表着我们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所以我们可以将研究出新模块作为游戏的阶段里程碑,这样我们就不会在繁多的研究项目中迷失方向了。个人觉得可以用做参考的优先级是:电力——物流——模块。前期就先把研究出蓝色模块与红色模块作为最初的两个里程碑吧。
物流运输机的出现预示着新手期的结束
当我们研究出物流运输机之后,我们的新手阶段就算是彻底结束了。之后我们的研究就会从地面走向太空,并最终引导我们研究并制造出戴森球。还是那句话: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无伤大雅的小缺陷依然存在
因为游戏还是EA版本,所以各种各样的小缺陷还是存在的。不过游戏完成度之高还是让我不得不感叹,甚至在游玩的过程中我都几乎忘记了这个游戏的版本号还是0.x而不是1.x。
说实话,我碰上的bug都无伤大雅,甚至我都不知道这能不能算做bug。
例如当我的机甲充满电力后,地面上的电力覆盖区域就会不断闪烁,这种闪烁还会出现在电力不足的时候。其实从逻辑角度分析,这个并不能算作bug,我只要关掉电力展示其实也就没问题了。不过如果开发者能想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例如用一个若隐若现的缺电标识来展示而不是这种颜色闪烁我觉得可能会更好一点。
推荐给所有喜欢模拟经营的玩家
《戴森球计划》是近些年来少有的让我忘记时间的模拟经营游戏,在《星露谷》《我的世界》等作品之外又给了我一个新的选择。
作为模拟经营类游戏的爱好者,我推荐给所有愿意尝试此类游戏的玩家,你们绝对不会失望的。而且此游戏现在还处在抢先体验的版本中,我们可以期待开发者在今后的开发中加入更多令人惊讶的内容。
希望大家都能建造出属于你们自己的戴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