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心得(一)
唯有经历,才能明了
——记我的支教生涯
支教虽已结束将近一年,但回忆起这段时光,仍历历在目。至今我还能想起课间时分穿过走廊时此起彼伏的“老师好”的场景;耳边也时常浮现临别时学生为我合唱《送别》时哽咽的声音;怀念一群孩子把我簇拥在中间,为我讲述他们或悲或喜的故事的时刻;甚至在梦中,我还在为学生们上课。
说起支教的心路历程,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崩溃与焦虑、适应与成长、不舍和感动。
一、崩溃与焦虑
在刚得知支教的学校时,我对于支教环境十分焦虑,去百度了关于支教学校的信息,在得知学校的交通条件不是很便利后,一度担心支教学校的条件自己是否能适应。
到了支教的学校,我才发现让我焦虑的不仅仅是环境和交通问题,而是所教的学科不是自己的本专业,教课无从下手。面对几乎要从零开始的生物教材,我的心情曾一度奔溃。怎么教、实验该怎么做、语文和生物的教学方法能否通用等一系列问题在我脑海盘旋,挥之不去。面对初二一个年级197个学生,我的心情简直是一团乱麻。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叛逆期,我该如何与他们相处才能引导他们度过这段心理断乳期、第一节课我该树立怎样的形象都是我所要面对的问题。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支教学校的各种教学设备很先进,宿舍内也装有空调,领导和老师也非常和善,总是竭尽所能地帮助我们,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这使得我的心稍稍放松了下来。既来之,则安之,当时我就发誓一定要把自己的第一批学生带好,教会他们做人,带给他们知识,提高他们的境界。
第一节课我的心情是很紧张的,尽管提前做了充足的准备,但还是担心讲不好。面对台下无数双好奇的眼睛,心情难以平复。简短的自我介绍后,便开始了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为了树立一个严肃的形象,我的第一堂课几乎是板着脸讲完的。不过令我心欣慰的是,学生们听的很认真,思考也十分积极,这第一堂课也算圆满成功。但是因为过于紧张,我把提前写好的提纲落在了教室。后来学生们告诉我,看到我初次进教室时严肃的表情都以为我不好相处,是个非常严厉的老师,但发现我写的提纲落在教室后,顿时觉得新老师有点粗心,而且也没有那么不友好了。后来我也改善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和善了许多,课堂氛围有了很大的改善。
对于专业不对口这个问题,我也尽量克服,努力适应、协调。提前备课、做好每一道学生要做的练习题、向生物专业的同学请教。慢慢地我发现,其实教生物也不是一件难的事。但是尤为重要的一点是,上课的细节在备课时绝对不能马虎,这关乎上课的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但在教课两周后,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学生开始不听课,课上经常打闹、睡觉、吃东西,作业抄袭甚至不做现象严重,强调多次的重点题目总是出错……前所未有的挫败感袭击了我,我好像变成了一个非常“差劲”的老师,教学进度迟迟进行不下去。面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我向老教师请教,在课堂上立规矩、抓典型,对学生的各种表现及时作出反馈。例如在对待检查背诵不过关的问题时,我会让学生课后再找我背诵活用抄写背诵内容的方法来强化记忆,并且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这种方法确实奏效,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我也注重对学生的承诺,比如学习成绩比上学期有进步,我会给他们奖励。果然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明显的提高,整个年级在月考中排名全县第三,比上学期提高了一个名次。我也兑现了我的承诺,自费给学生们买了文具,虽然文具不大,但是我相信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此之后,我继续鼓励他们认真学习,还给他们讲述外面世界的精彩,为他们开拓眼界。在学生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也坚信了那句话: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在那以后,学生们似乎更加热爱学习了,他们的努力超乎了我的想象。在期中考试中,他们取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在全县的总结大会上被点名表扬。我想这是我支教生涯里最值得骄傲的事了。
二、适应与成长
支教时间的流逝是飞快的,在这个过程中,我教会孩子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他们教会了我成长。过滤掉了最初的焦躁不安,沉淀下来的是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尽管各种听课、检查、一对一帮扶活动忙得我焦头烂额,但是我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快乐。我开始享受“孩子王”的感觉。这让我明白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都是上天带给我最好的礼物,他们总能带给我惊喜。在足球比赛中守住每一个进球的守门员可能是一个平常比较偷懒的孩子,平常特别文静的小姑娘其实是一个绘画天才,大大咧咧的男生也会有细腻的情感,会认真记住老师说的每一句话。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可塑之才。
渐渐地我发现,我的心开始和这群朴实的孩子融合在了一起。我会因为他们的生病而心疼;因为他们的叛逆而生气;因为他们的进步而欣喜;因为他们的失落而心急;因为他们的成绩下滑而着急但又想法设法给他们提成绩为他们打气。一切的一切都和孩子们联系起来。我开始融入他们,一群孩子把我簇拥在中间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无论多累都是值得的。尽管每天有做不完的工作还要给孩子们上课、讲题,但是看见他们豁然开朗的神情和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时,会觉得这一切都没有被辜负。我也真真正正体会到,教育,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支教的时光是永生难忘的。我想,我毕生不会后悔支教这半年的光阴。在这里,每个学生都把我当成了朋友,他们待人真诚,为人处世低调、不张扬、不做作。
印象最深的是初二二班的一个小姑娘,她因为和班里的一个同学闹了一点误会,一整天也不不怎么说话。在课上原本活跃的她却趴在桌子上,整个人毫无精神。发现她的异常后,我让她下课去办公室谈话。在我面前,她抽泣着诉说了事情的始末。了解详情后,我一边安慰她,排解她压抑的情绪,一边告诉她这件事的道理。同时又把另一个当事人喊来,为两人进行心理疏导。最终,两人和好如初。通过这件事,我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定期与他们谈心,把他们的心态拉向正轨。每一个学生都应被平等地对待,我们关注的重点不能仅仅聚焦在学习成绩上,他们的心理变化也应该受到重视。
虽然我身为人师,他们作为学生,但是我们是在互相成长。我们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我们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实现共同发展。古语有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我们不能惧怕学生的能力会超过老师,原本每个孩子都是待挖掘的宝藏。只要足够耐心和仔细,每个人都会散发出宝石的光芒,成长为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