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究竟写了些什么?

仁者正道,在化万而归一,执一而御万。
人民名义寻常见,各大论坛几度闻。上月购得《万历十五年》,全书20万字,断断续续今日方读完。
平心而论,方读得三分之一左右时,我颇感无聊。黄公之行文既不像学术论文,又不像通俗读物。考究极深且广,论点却极小且散。我起初实在不晓得此书何以名头如此之大。只感觉黄公许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翻开目录,只见数个人名。再加上黄公文中对某些基于唯物史观的结论的小驳斥,譬如某道李耿之争,在李之产业较耿为小,黄公不以为然。在我看黄公于反驳中所引之理由,几乎吹毛近迂。以至令我以黄公信奉英雄史观。
然而依我看,全书之精髓尽数在最后几页和后记中。黄公于最后方才点明其大论点,同马公卡尔之史观颇有相似之处。委实令人拍案叫绝。
黄公之后记近马更甚。例如其言历史之长期发展不由少数人之贤愚决定。日人不需中央集权,以其地处重洋故也。谈及自由民主等需考虑其地理历史因素。凡此种种,令人掩卷拜服。
大家之手笔,固然应让理论符合现实,而不是让现实迁就理论。
试看眼下世界之疫情何其汹汹也。今日种种,黄公有灵,当无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