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用电影做梦 Ta们却用动画( )梦?


还记得去年刷爆朋友圈的动院毕设吗?
今年
大家期待已久的中传动画毕设系列终于来了!

本期传传将为大家带来
一出很好看的白日梦
「AniOne线上展」的No.08作品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王子钰、段雨墨和王雅卿 的动画毕设
《春困》
👇

故事梗概
在春日的某一天里,女主人公在语文课上睡着并做了一个梦。在梦里她回到了古时候,一场与君子相遇相识相知的故事就此展开.......
(完整视频速戳👇)| 时长:06分44秒 |

影片开头,是毫不陌生的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为学生们讲着《蒹葭》。

而我们的女主在经过短暂的无聊转笔后,用涂改液抹掉书本的图。


偷瞄着前方的男生,进行着自己的创作。注意这是一个泪痣男孩~


之后还用镜子照自己的脸,将蒹葭旁边图上的女生改成了自己的样子。

别说,手艺还真不错。


少女满意的欣赏着自己的作品

在鸟儿的呼唤下看向窗外

为自己笔下的少女身边添加了一只蝴蝶,接着发生了我们少年时经常会发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情景,困倦的打了个哈欠,于是以蝴蝶为界限的真假世界就此展开,白日梦正式开始。




少女在园中扑蝶。全园未呈现,景致却已全藏于少女扑蝶的身影里。

少女在桥上,望尽千里壮阔江山。


在蝴蝶的牵引下与少年郎初见,之后两人游水斗蟹,对唱昆曲,情愫渐生。从景到人都是极好的梦里仙境。





而这场发生在课堂上的少女之梦也与课堂现实相互牵引。
她中途醒来过一次。
梦里的不慎跌入荷塘,其实是现实中,桌上水杯被自己碰到的一次短暂的“惊醒”。

大螃蟹的外貌形象,有着醒目的眼镜和额前一缕碎发,相信你能猜到是谁 .....

而那个互生情愫的少年郎,也就是一开始女孩偷看偷画的那个有泪痣的男同学。


两人同时上课犯困睡着,同时从梦中惊醒,男生回头和女孩的那个对视,无疑给观众一种“确认过眼神,是一起做过梦的人”的感觉,这场春困说不定不是女孩一厢情愿的狂欢,而是两情相悦的沉沦。

具体的感受还需要自己细细体会,细腻的画面转场动作,令人惊艳的昆曲中国元素,都在呼唤着你去看一看这个优秀的作品~

‖ 创作团队 ‖
王雅卿 编剧 描线 修形 上色
Tel:18610639570 Email:814644395@qq.com
段雨墨 编剧 人设 分镜 原画 动画
Tel:13350649339 Email:825420846@qq.com
王子钰 导演 编剧 美术 场景 分镜 后期
Tel:18601374521 Email:276101852@qq.com

|| 角色设计 ||













|| 场景设计 ||




|| 气氛图 ||



|| 部分分镜 ||








|| 团队访谈 ||
Q1:在看《春困》的时候,其中的背景真的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其中五条屏和江山图那段真的非常惊艳!想必在这段上应该花了很多心血。不知道大家在背景创作方面有什么想分享的心得吗?
王子钰:这两个镜头的想法其实从一开始构思故事起就有了。我们分镜改了很多次,但是这两个镜头是从第一版分镜开始就一直在的,因为想做一些以国画为基础的动画嘛。但是国画的很多特性用我们平常电影的宽画幅很难表现出来。
就像国画中的竖构图就很巧妙,能很好的表现出散点透视。那个分屏也是跟国画的这个条屏的构图有一定的关系,你仔细观察它四条屏的构图其实并不都是同一个角度或者同一个远近关系。国画妙的地方就是它怎么样看都行,你觉得他是个近景,它好像也是但是你认为他是个远景,他好像也可以是远景。另外就是国画长卷那种超长的画幅,都是很有特色的地方,我们就在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东西放到这个片子里。

这两个背景都画了一个礼拜多,是全篇画幅最长,用时最长的两个背景,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心心念念要做好这两个背景。
为了在电脑上实现国画的效果我们还专门去找了很多的笔刷。国画工笔有三矾九染,颜色都是铺一层再铺一层这样,并不是只是用笔刷做一个渐变。因为想要完美的还原国画的感觉,所以在电脑上连绘画步骤也一步一步还原了。
国画中留白也非常有意思,就是如果你把它留白的部分看成水,他就可以是一个水面上的树枝,但是如果把它看成天,他就是一个伸向天空的树枝。觉得这种东西非常有意思,想好好的把它们表现一下。
因为这个动画一开始想要做中国风,但我们都没有国画基础,然后我就临时学了半个月。但是越学越觉得不够,发现国画真的是个需要沉淀的东西。虽然大家都觉得那几个背景很惊艳,但其实我只是单纯的模仿了前辈们的东西而已。
段雨墨:她说的都对!只能用迷妹视角仰望我们的背景大佬。
王雅卿:场景是我们这部片子能做成最后效果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场景最棒棒!

Q2:哈哈~刚才听王子钰说大家之前对国画接触的不是很多,那为什么大家还选择做这样风格动画呢?
王子钰:我的话是因为我从小就比较喜欢中国风的动画。因为我爸爸是书法家,他对我的影响挺大的。我很小的时候他就总买那种很优秀的中国动画碟片让我去看,所以我一直就对中国动画尤其是当年的中国动画学派的那一波动画非常喜欢。
段雨墨:我是一直想做小时候看的那样的动画,以后工作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所以毕设就选了这样的题材。

Q3:想知道大家对于“中国风”是如何理解的?
段雨墨:我觉得中国风绝对不局限于古代中国,现代中国也是中国风。你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你所表达的或多或少都带着中国风。
不太喜欢一般人一直强调画风是否中国风。画风这个东西需要时间去沉淀,现在因为有些断代,在这个尴尬的节骨眼上,很难靠某一个人去完成。而且,东亚这一块传统美术当年很接近,要说日本和韩国的画风,一般人看来应该区别也不大。所以觉得比起画风,更值得注意的是表演。我们其实有特意使用戏剧表演,但不得不说还是受日本动画影响较大。并不是说不要在意画风,而是不要过于从画风上评价一个动画的好坏。
因为我比较关注国产动画嘛,也有在b站看过一些国外对于国产动画的弹幕反映啊之类的。其实很多看着很日系的动画,在日本观众看来都是『这是在日本不可能做出的表演』之类的。所以我觉得在动画表演这块,其实有意无意,大家都有在融入自己的生活进去。
王子钰:可能我们这个片子目前也就只是停留在画面上的模仿国画的这一层,并没有做的很中国风。其实中国风并不只是国画,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都可以拿来做。风格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最主要的还是内核的东西,就是中国式的表达。
段雨墨:对,有的时候我也在想,没有传下来的传统到底算不算传统。就不管时代如何向前,该做的还是要做。
王子钰:我觉得中国的文化底蕴很适合去做动画。因为中国的文化核心有一个婉转的东西在里面,就像:要说山的时候不说山,要说水的时候,我也不说水,但是你看完你会发现我说的既有山也有水。但想要做好这一层面就非常难了。就像国画,没有一个学了两三年国画就可以画的像大师一样的人,觉得这些就很难速成,因为这是需要沉淀的。
然后就是雨墨提到的动画表演这一块儿,我也觉得是一个非常难做的部分,我们自己做的也并不是很好。我们一直都很苦恼中国式的这个表演该怎么做,因为我们从小到大看很多程式化的东西(比如日式等)太多了,就已经逐渐接受这种表演方式。最后我们就只好加了很多戏曲里的动作进去,勉强的来补足这个表演上面的问题,这个算是我们心目中比较贴近中国式的一个表演。
在做好中国风的风格之前,还要有一个中国风的故事。我们在做这个动画的过程中就不断地感觉到自己很匮乏,恨不得能在一天之内读遍所有的古籍,在一天之内了解所有的传统文化。没有真正的去做这个作品也可能真的不会想这么多,真的很感谢这次经历,让我们对中国风的思考也多了很多。

Q4:感觉大家对中国风真的思考了很多, 在《春困》开头教室里上语文课这段真的让人非常有亲近感,语文课本上有许多古代诗词内容,大家为什么最后着重选择了关雎这篇呢?能谈一谈整个故事的灵感来源吗?
段雨墨:最早的灵感是来源于《牡丹亭》,它其中的《春香闹学》有一段是:杜丽娘家里请了一个家教来教她练关关雎鸠,然后引发了她去游园。然后我就想,我们当时高中的时候好像也有这种想法:在教室里坐着,看着外面的花开的那么好,但是我们不能出去游玩。于是我就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分享给王子钰,然后她也觉得很有同感。

因为我们想做中国风嘛,但又不想只局限于古代中国,也不想就单讲现代中国的故事,就想找一个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情感连接点。就觉得之前提到的那个想法挺棒的,好像能有穿越时空引起共鸣那种感觉。
王子钰:当时雨墨提出这个点子我就觉得太好了,就直接推翻了当时我们已经准备了好久的前一个剧本。
王子钰:中间那段课上惊醒,看到老师在念经,要特别感谢我去法国时候的一个老师,是那个法国老师提出让女主在中间醒来一段。然后我就在想她中间醒来的话是在一个半梦半醒、很恍惚的状态下,不如就把这段处理的更加抽象一些,就像我们睡迷糊的时候,其实根本听不清楚老师在讲什么,不如就直接把它抽象成念经好了。


Q5:非常有有同感,那这个新故事从确定到完成大概花了多长时间?在制作周期上是怎样安排的?前中后期各是怎样执行的呢?
王子钰:真正确定做这个剧本大概是在去年十一月份左右吧,后来我就去法国学习,在那差不多就是做了一个比较粗略的前期,人设和分镜也是做了一个最基础的版本。等我从法国回来以后我们又修改了很久,真正开始着手进入中期是到了三月份。
然后王雅卿做了一个工期表,我们根据距离毕设展映的大概时间算了一下每天需要完成的镜头数,但其实我们从一开始就并没有完全的遵守工期表。
王雅卿:嗯,后来大家都懂的。
王子钰:我记得最初工期表算出来的是每天完成一个半镜头。后来做了一段时间再算了一下变成了每天要完成两个半镜头。再到后来变成了每天完成三个镜头。直到快展映前的一个礼拜雨墨一周画了三十个镜头的原画。所以留给后期的时间真的是不太多,最后展映的版本也是草草地后期和了一下,有很多镜头都是很粗略的。
王雅卿:一周三十卡原画不是梦,血泪教训啊,一定要乖乖遵守进度表!

Q6:那大家合作过程中有没有碰到过意见不统一的情况?要是有的话又是怎么协调的呢?
王子钰:其实我们三个合作还算是蛮愉快的,顶多就是会在心里暗自不爽一下,但是也从来都没有吵过架,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也不会计较太多。
王雅卿:我们联创也是一组,分工也很明确,就一直是合作愉快的状态。好像意见不统一的事在印象里几乎没怎么发生吧。
王子钰:其实他们两个真的很佛,大部分时候我说一个什么修改建议他们就说都行,我觉得可以啊。这让我很慌…..我怕他们心里有意见憋着不说。然后我就会不停的问到底行不行,再追问他们两三遍真的行吗,真的行吗,还是能追问出来一两句,其实这里好像有一点点问题……然后我们就会很愉快的探讨这一点点问题,直到大家都得出一个我们都很满意的解决方法。
王雅卿: 哈哈哈哈,觉得“合理”或者”改动就更好”,就不用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合作嘛就要多听大家的意见,把自己放的“小”一点。

Q7:哈哈,真是佛系三人组,那制作分工上小组成员又是怎样安排的呢?
王子钰:原画是由雨墨来负责,我负责背景和后期,然后王雅卿负责描线跟上色,因为我们这个动画描线和上色都很特殊且真的很重要,必须要单拎一个人出来做这些。王雅卿手又特别稳,这些就全都交给她了。
这里不得不说王雅卿的线真的是勾的太稳太好了,这个勾线工作看上去很简单但真的很难。因为我们这个笔刷是有材质的,所以你稍微勾搭不太稳,它就会非常的抖。你们可以注意看片子里有几卡线非常丑的镜头,那就是我勾的,我真的够不出他那样流畅的线条。我们的片子除了我勾的那几个镜头以外,都很流畅完全不抖。
分工中剧本的点子主要是雨墨想出来的,我来确定的美术的大风格,人设的话也是雨墨出的。
Q8:不知道在《春困》的创作过程中有碰到什么难题吗?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王子钰:我觉得其实我们三个个人能力的不算特别突出,尤其是在分镜方面。可能也能从片子里感受到,我们的节奏把握的并没有特别好,因为我们三个其实分镜都不是特别强。
还有就是因为我们人少就得一个人干很多工作。像雨墨他自己画原画的同时还要自己把中间帧补好。然后我是既要做背景,又要做后期,刚好是两个首尾的工作,衔接起来真的有点吃力。然后大猫又要勾线又要上色。我们的上色还是要用笔刷一点一点涂不是直接用油漆桶的那种,真的很辛苦。
一开始还是希望能做偏写意风格的,但是在技术上实现起来真的太费时费力了。所以就只好就是退而求其次就选择了一个工笔的偏写实一点的,比较好批量处理的风格。如果我们组能再多上三四个人,我觉得我我还是想尝试一下做写意的风格。
王雅卿:的确是人少,很多想实现的东西都是有难度的。

Q9:在片子前面女主角在翻课本时翻到了《宝戴共读西厢记》、《望海潮》这些内容,感觉在梦中除了关雎也涉及到了一些其他古诗词的联想,能向我们分享一下梦境这段的内容是如何构思的吗?
王子钰:其实是先有了梦里的情节,然后我们就找了一些比较合适的课文,就是才有了前面的这个课本里的内容。因为梦是现实的映射嘛,女主中途醒了看到老师,后来就在梦里把ta幻化成了螃蟹,其实有一个隐藏的原因,我们给这个老师起的名字,姓谢。


Q10:梦境中的男主角和女主角从开头一直都是以没有台词的动作表演为主,为什么在最后想设置一段声音表演(昆曲演唱)呢?

段雨墨:首先想呼应一下开头老师讲课文,所以改成念诗。然后就觉得如果要念的话,一定得和现实世界有所区分。最早我们找的配乐里自带了关雎的唱段,那一段就很贴合,就自然而然地想到用戏腔来念诗。

Q11:做毕设一定非常的不容易,相信大家在这部作品的制作中也得到许多经验和成长,对于明年要做毕设创作的师弟师妹们有什么建议和经验可以分享吗?
段雨墨:有的时候不要压力太大,不用太跟别人比较,只需要跟自己比较,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和衡量标准。
王雅卿:要多听听大家的意见,适当的弱化自我,如果想实现毕设作品质的飞跃,良好的团队合作一定不能忽视!
王子钰:首先是一定要在做前期之前想好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就是一定要确定一个大方向,不论是风格上的也好还是主题上的,然后严格的按照这个主题去做。
绘画真的是一个非常需要自信的东西。就是你有自信去画,你才能越画越好。不要感觉别人画的好自己什么都不如人,就不敢去画。其实你的艺术创作,不管你画的怎么样,只要能让别人感受到你想传达的东西就够了。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看完了这部精彩毕设
是不是对其他作品非常期待呢?
进入传传公众号,点击“视觉——动漫”,就可以欣赏更多!
传传也将持续推送2018动院毕设
这个暑假,一定要锁住传传~


转自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来源 | 动画学术趴
编辑 | 曹雅涵 · 陈莉华
责编 | 刘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