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主义】绝对主义(2-1-4)——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为什...

2-1-4绝对主义
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protaglas
被柏拉图污蔑为相对主义者:柏拉图体系被他否认了。
“人是万物的尺度,对那些存在的能够被量出,不存在的也可以被量出”
不信神,神太过晦暗,人的理智无法承受
场域论-2:cosmos(公共话语) vs logos(现场使用的符号,本体论力量更强,人的语言,语用学维度)
字面意义来代替以前的意义达到理性维度。
怀疑论、相对主义(拼盘主义为真概率一样)都是绝对主义变种
本体论-1:人所用的东西 things used
受者作用者/被动和主动方面。和主体发生关系的。主体本身作为场域,人的精神
认识论-4:词的正确用法。
不信真理和意见二分,追求正确说话到艺术,不相信有绝对认知知识的维度。认为学历理论数学很无聊,数学应该成为技艺
把认识论语词看作本体论一部分,语词使用方法logos看做场域论,认识论就空了没有机制了。背景性秩序会规定唯一的正确用法,但是是主体化的,讲出来的故事和现实的重叠,现实的体验就是现实。主观侧和客体侧结合的东西要和使用者发生关联才可以。
认识论上弃守,主体性就能够在场域论上占据一个位面了,私人话语向公共话语渗透,辩证的艺术。体现了主体性力量:自己去思考和设立意义规则和体系。
在场形而上学要抵达绝对主义一定要主体化,可以固执设立真实的方“我体验的一定是真实的”
绝对主义:人是被动承受方(相对主义可以随意设立事物的意义),事物是主动方。事物主动让我去量,人是主观的尺子,获得事物的绝对状态。对与特点的人词就有唯一的正确的使用方式。
说“存在”这个词的使用是正确的,那么在本体论上存在就是合法的。所以苹果也就存在。看错了就不行因为想要进一步使用严重用法的时候,发现苹果不存在了只是一幅画了。语言学和经验观察的结合
绝对性一定要靠主体,absulute,可以分离,不管怎么样我就是要分离。基准点就是主体性,可以逃出僵死的符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