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震惊!班杜拉他的知识点教资和教招都爱考!

2021-07-29 12:45 作者:对啊网  | 我要投稿




人必须要拥有一种自我效能感,才能应对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阻碍和不公,走向成功。

——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一2021  )  美国心理学家。


2021年7月28日这天,这位提出自我效能感、观察学习、社会学习等理论的老人班杜拉去世了。


其实,在教师招聘考试和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班杜拉是常考重点人物之一。让我们再好好背诵一下吧。


教育心理学顺口溜


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

斯金纳的老鼠,班杜拉的宝宝。

苛勒的猩猩抓香蕉,托尔曼的白鼠走迷宫。

布鲁纳:“我发现!”

奥苏泊尔:“我接受!”

加涅:“我把信息加工一下。”

建构主义者:“你和我建构的不一样!”


班杜拉的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包含观察学习,自我效能,行为适应与治疗等内容。


一、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又称为替代学习,是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 


1. 观察学习的概念及分类

观察学习可分为三类:

①直接的观察学习:它是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如幼儿的大部分模仿行为。

②抽象性观察学习:它是指观察者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从而能根据这些规则或原理表现出某种类似的行为。

③创造性观察学习:指观察者通过对各个不同榜样的行为特点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

2. 观察学习的过程

(1)注意过程。学习者注意和知觉榜样情境的各个方面。

(2)保持过程。学习者记住他们从榜样情境中了解的行为

(3)复制过程。学习者复制从榜样情境中所观察到的行为

(4)动机过程。学习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

3. 班杜拉对强化的分类

(1)直接强化。

(2)替代性强化。

(3)自我强化。


二、自我效能感


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


2.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与信念。


3.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受到选择(儿童感到上课注意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取得的好成绩,他就有可能认真听课)。


4.效能期望指的则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


5.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

①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②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③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④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6.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主要因素:

①直接经验(自己的亲身经历);

②替代经验(他人的经历);

③言语说服(演讲家);

④情绪的唤起(赛前“我能行”鼓励)



有幸同处一个时代,老先生一路走好。🙏


【超级福利】

扫码回复

【资料分享】

免费领取资料大礼包




震惊!班杜拉他的知识点教资和教招都爱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