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Recollection of dialogue 对话记录

2023-09-30 05:52 作者:St_Augustine  | 我要投稿

2023.09.27

Tiger崔:但是我今天还是很有成就,我把central topic想好了。

我:奇怪。那你之前花了几个小时的写了十七页是什么东西?

崔:我做社会科学,其实是一个bottom up的顺序,你知道bottom up吧?嗯, 我是先去写先去分析,然后才想清楚要研究什么。

我:这个bottom up确实是我目前没遇到过的。你主要是写什么?

崔:我所讨论的是一个“信息茧房”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里,仅凭听觉听到记忆还原的模式,如果连某些重要的关键词,尤其是专有名词,都搞不清楚,那么记录还原这种是不自量力的行为。很显然,这不是对话的缺陷,而是对话者的缺陷。但是,倘若多学科的交谈,哪怕水平不高,所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这种所谓的“缺陷”何足挂齿,不过是解释清楚即可。)

我:我确信我听过这样的词,但确实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崔:简单来说,当media以不同的形式报道着类似的内容,一个人极有可能因此坚信这个内容,你可以理解为“信息茧房”。因为我所讨论的是race的问题,那么“信息茧房”这个概念相当重要。你不可能通过B站,抖音就了解一个race。但是随着不断的报道,一个人就会相信自己所了解到的就是一个race的真相。

(我们进了食堂)

我:这使我想到了现在读到的哲学。当然,我的哲学课确实不设计这样的内容,但我读到的一篇,仅有一篇,关于conscious和unconscious的似乎对你的研究来说很有价值。

崔:你说。

我:首先我所读到的是关于conscious和unconscious而不是non-conscious。你理解其中的区别吗?

崔:不,你说说。

我:有这样的一个科学研究,研究出我们每秒所接收的信息相当多。阿,我忘记了具体的数字,但我认为绝对可以称为天文数字。可是,我们consciously处理的(我确实想不到该如何将读到的英文准确地翻译成中文并转述出去),每秒只有四十条。那么剩下的那么多信息该怎么接收处理?这需要我们的unconscious。注意,unconscious从来都不是non-conscious。

崔:我大概清楚,你继续。

我:这篇文章在最后提到了bias的问题。或者说,implicit bias。也就是说,哪怕你自认为你没有任何bias,可你在面对选择时,依然会unconsciously做出带有bias的决定。你看,我并不能够说出unconscious的准确定义,我不认为它应该被称为潜意识。anyway,总之我们意识不到我们无意识中收到的影响。

崔:有点道理。

我:这里我引用书中的一段描述。假如说有两条街道,一条有街灯,很亮。一条很黑暗。这时你要取选择一条街道。你往往会有意识地选择更加明亮的街道,你甚至会在提到“黑暗”这一词时无意识地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black guy的形象。我的意思是是说,或许“信息茧房”的产生也和unconscious有关。你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已经建立起了一个bias。

崔:确实和我的研究有些关系。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media所报导的,尤其是新闻,都是facts。

我:facts!没错,他们是真实发生的。信息茧房,以及unconscious或许都建立在这上面,又或许连facts都不需要?只要是没有明显漏洞的假facts就可以?而且这样的报导需要一个绝对数量......哦,似乎不需要。

崔:肯定不需要绝对数量。

我:对,不需要数量。

崔:不,绝对数量是不需要的,但是数量需要。这需要相对的“多的”数量。

我:是的。可惜我的哲学课和你的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Recollection of dialogue 对话记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