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手机响起的那一刻,我们到底在等待什么?

2019-08-04 21:39 作者:你的好友加七君  | 我要投稿

「加七君」个人公众号 第42篇原创推文     

期待您的关注、转发与点赞~(视频制作中~)

手机是多么奇妙的一项发明,它能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限的拉近,无论对方在天涯海角,只要有网络覆盖就能将彼此的心中所想毫无保留的传递过去;但它同时又能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断地扯远,宛如在彼此的现实位面间筑起了一面高墙,隔绝了拥抱,只留下信号。

渐渐地,人们开始更为专注于手机聊天这件事情本身,而淡化了在屏幕后端与之互动的那个身份。当沟通的成本廉价到只需动动手指,似乎见面也成了一件颇为奢侈的事。

可当我们熟练的捧着手机,看着屏幕上端的消息不断弹出之时,我们的需求真的被满足了么?

手机响起的那一刻,我们又到底在等待什么?

(01)

“XXX回复了你的评论”。

挤在地铁里寸步难行的K瞄了眼手机,是网易云音乐发来的推送消息,他便顺手点进了这个十分神奇的音乐软件。

不同于被版权问题扼住命脉的其他同类,网易云音乐倒是总能在版权战争的硝烟散尽后幸存下来,甚至都扛过了“失去周董”的这般“致命打击”。而早就这番神奇的一多半原因,便是藏在了那些印着“10W+”标记的歌曲评论之中。

K其实很少发表评论,他更习惯于为那些刺中他的留言点一个赞,然后“顺藤摸瓜”般的点入那个陌生人的主页,看看对方的歌单与自己的是否相像,虽然这种行为实际上并不存在任何的价值。

而这一次,他关注着的便是自己为数不多的评论之一。

毕业已近三年的K依旧没能在这陌生的城市里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听曲生情便难免在字里行间表露出些许的惆怅与彷徨。不过与他颇显消极的文笔相反,网友们的回复则大多饱含着安慰与鼓励。

其中一条令他注目良久,“我跟你一样迷茫,不过加油兄弟,我们都会走起来的,一定会”。

刹那间,K突然意识到在这陌生的城市里默默奋斗的自己原来也并不孤独。
若是把理想比作高墙,那慌乱中奔忙着的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那无畏的“爬墙少年”呢?

K捧着手机笑了。

也许他需要的从来都不曾是“同情”,而是“同行”。


(02)

对于有着些许“社交恐惧症”的M来说,手机这类电子产品的诞生就像一种上天带来的一种恩赐一般,为他在网络上戴上了一副面具,可以在交流时更为自在,尤其是不必与他人四目相对。

“滴滴..”

M的手机响了。

他有些忐忑地点亮手机,刹那间便感到了些许庆幸,映入眼帘的并非“工作群”这三个“重若千斤”的大字,只是一条普通的软件推送而已。

“孤独是什么?是每一个周五夜晚的星空——Soul”。

M并不希望朋友们知道他的手机里装载着这个社交软件,虽然这种想法本身却又有点“此地无银”的意味,但他还是情愿将其作为自己“锁”在手机里的一个秘密,企图靠隐瞒着它们的存在来维护着自己白日里潜心经营的完美“人设”。

“我只会让你看到我希望你看到的样子”。

可这一次,M却并没有马上点入软件,似乎这个明明已给出答案的问题令他产生了思考的动机。

孤独到底是什么呢?

M自诩与很多人一样,更像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他们一面害怕孤独,却又一面渴望着自由,为了与社会尽可能地保持协和,他们便把这份矛盾感偷偷藏了起来。

而当关闭卧室房门之后都无法安心做回自己之时,手机就成了私密空间里的最后一道防线。

一个不断闪烁着消息的手机,既藏着秘密,也藏着钥匙。


(03)

“老板,来份儿《体坛周报》”

“好嘞!您拿好”

“明儿‘310’给我留一份啊”

“记着了!”

不知怎地,最近L总是会回忆起许多年前的某些日常琐碎的片段,似乎大脑在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提醒着他,他已经真的不再年轻。

就像大街上的报刊亭都纷纷搞起了“副业”一样,读报似乎也渐渐成了一件颇具情怀的事,毕竟在拿到报纸之前,手机里的各大APP便早已争先恐后的前来“邀功请赏”了。

这不,消息来了。

“乔碧萝直播间被斗鱼永久封停”。
这条最新的热点新闻不禁令L回忆起了那个网络尚未普及的年代,拥有QQ的人一边比着自己的号码长短,一边用尽各种方法让自己的等级升的更快一些。也正是在那个时代,他第一次通过网络与那些那些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们有了接触。

L一边回忆一边想着,如果在那时的yy中红极一时的唱见们晚出生些时日,会不会也成为了如今某个直播平台的核心力量呢?那如果“乔碧萝殿下”在那个年代就从事了主播行业,又能否像今日一般瞬间走红呢?

这种跨时代的比较则同样可以用在网友的身上。如今的人们似乎已普遍习惯了对网络消息的快餐式消费,你给我结果,我发表看法,一来二去,不亦乐乎。
每个人都在网上忙着评判,而越发的忽略了内容的价值。

突然,L停止了思索,因为他意识到在他即将在脑海中给予否定的那些网友里,似乎也包含了自己。

与文中K、M和L一样,我们在生活中也在依靠手机不断地接收着信息,无论是软件推送还是微信消息,而在我们收到消息的那一刻,手机便已实现了它的价值。可直到此时,这都更像是我们与社会间的一种被动联系。
而将这被动化为主动的关键,则在于我们对待消息的选择与回应。
举个例子。

有人把“Y”看做是字母,有人则把它视为图像,还有些人会为之赋予更为抽象的意义。

而手机就像是把“Y”分发到我们手上的考官,将其理解为一分为二还是合二为一还是些其他意义,则取决于握着笔的我们。

我想,也许比起等待消息的到来更为重要的事,是我们会选择为之作出怎样的回应。

就像福克斯曾在微博上说过的一样,“杯子交给你,装什么水,取决于你自己”。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加七君感谢您的阅读~

手机响起的那一刻,我们到底在等待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