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北京卷的特点有哪些
首先,试题中有足够的基础的题目。现在的试卷和文理合合卷之前相比,题目中简单题个数略有增加,且这几个简单题难度再下降,也就是说试卷中最简单的题目的难度其实比文理分开的时候更加简单。这么安排的原因是为了照顾考生中数学水平比较低的同学。原来的文理分开的时候,数学特别弱的同学很多都去学了文科数学,导致的结果是理科数学中的最简单的题目并没有那么简单,所有学生中,数学实力最弱的同学,基本是靠文科数学试卷来照顾的。

其次,试题中最难的题目,没有变化。最后一个题的最后一问,北京卷最狠的一问,目的还是一个,控制满分率。这个最后一问, 对于一般非高中竞赛同学,我的建议是直接放弃就好。(就算你学了很多的小学奥数和初中数学竞赛的知识,甚至于高中数学竞赛的皮毛,我也不建议你去做最后一题的最后一问,因为你真的还是知识不够。这个题目涉及的东西其实很宽泛,所以需要准备的 知识非常多,还需要有相当的训练。整体而言,复习性价比奇低)
为啥还是有一些同学在此有执念,有可能是受了模考题的影响。把北京的高考题和模拟考试题进行大量比对之后,你会发现,选择和填空最难的题目,模拟考很多时候是高于高考的。最后一题的最后一问,正好相反,高考题更难。为啥这样,说说我的理解。我觉得很多时候,模拟考的出卷人其实对最后一题不是很上心,因为真正好好做的人太少了,很多模拟考试题都是抄之前的旧题,导致很多题目同学们会觉得见过,或者感觉没有那么陌生,所以能稍微多得一些分数。但是,实际上高考得真题得个最后一题,还是很认真的,所以,创新度很高,毕竟,你要是抄个原来的题,不得被骂死。所以,真正到考场上,最后一个题目最后一问,你占不到什么便宜。
第三,中等题目的特点非常鲜明,就是新,计算量不大。很多题目,就算难度不大,也能让你觉得有新意,而且,很少计算量比较大的题目。考生犯错很多时候就是有个一闪念不对,或者没想到,然后出错,你甚至觉得那个出错简直就是脑筋急转弯,你出了考场就能明白咋回事,但是你就是在考试的时候丢分了。我是觉得那是命题人挖空心思给你找的坑,这个坑很多时候都和基本功有关,都和你的基本逻辑有关,有的是反惯性思维。
基于以上的各个特点,给大家的复习建议是,重视基础,这个大家都明白对吧。其实很多特别偏,或者思路清晰,计算量大的题目其实可以少做,尽量多练习一些灵活度高,创新度高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