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碧蓝航线】德雷克究竟该如何看待?重巡分化的双面格局

2020-11-22 22:40 作者:臧贺Lunmta  | 我要投稿

德雷克终于也是出现第一批满破的玩家了,这艘备受瞩目的三期科研唯一彩皮从她出生就有不少坎坷,直到现在也一样争议不断。那么我作为德学家,也终于可以大概系统地聊一下这艘船了。

首先,我们要明确德雷克到底是属于什么类型的船,不要仅仅局限于只是一艘重巡而言,如果我们以定位做标准,那么德雷克类比来说就是RPG游戏中的绝对输出手,主DPS,且她本身不具备任何RDPS的价值,完完全全彻头彻尾的输出机器。

但碧蓝在很大程度上不具备定死的职责赋予,即使一艘船不被作为一个方面来使用,但受限于队伍构筑不得不会使用某些船来兼顾各类的用途。

德雷克就是以这种概念核心所设计出来的,意味着从她出生的那一刻数值策划为她赋予的就不是 龙凤 这种实质影响承伤结构的改变环境的船。她的模板“极其古老”(无贬义)。

那么在明确了这一切的前提以后,我们则可以围绕这个核心概念 一艘古老模板的输出机器 来讨论。

在修改前,如果要最早追溯到德雷克模板的先行者,无疑是最上。同样需要暖机,同样的主DPS无RDPS贡献,同样的半吊子承伤,同样的双主炮雷巡。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在修改后,整体没有太大定位上的变化,仅从数值角度有了硬性提升。

输出角度上,目前的德雷克在具备彩炮条件下:

是现环境第一梯队的三甲输出手

是现环境自律角度第一的重甲输出手(少盾环境)

从输出层面分析德雷克自然逃不过 盾体 这个东西,任何炮类输出为主的前排,除了吾妻这种极为接近后排输出结构和表现形式的存在,盾体多少的量级都能极大程度影响有效输出。德雷克沿用了传统输出重巡的结构自然也逃避不了这个问题。

按目前13图的盾体环境 或 大世界角度的盾体环境,德雷克的实际有效输出大于只有纸面的50%左右,也就是基本上在多盾环境属于弃疗状态,包括如 路易 巴尔的摩等等其实整体浮动均在这个区间,也就是不可忽视盾体在现环境对于炮类输出重巡的影响。

因此需要明确的概念则是:怕盾 是传统输出重巡一直都有的问题,并非德雷克本身的问题。

自此需要引申讨论的则是碧蓝航线中的RDPS概念,RDPS代表的是一个角色在队伍中贡献的DPS,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雷达扫描带来增伤的部分,那部分则是贡献的RDPS,而将贡献的这部分算到贡献者本身的身上是RDPS统量的一种方式。这也就是巴尔的摩能够有资格将美航拐的部分额外算到自身的DPS上,以RDPS的优势领跑在重巡梯度前端。包括海伦娜如此安逸地稳坐在T0梯度上也是以此的考量。

而反观德雷克,并没有任何的RDPS贡献,也就意味着目前她自体的DPS比重最高。经过在 H11-2 H11-4以及13-3的无盾环境测试下,德雷克大致约等于一个后排副C的输出量,也就是约等于能做到一个后排的输出效率。

因此我算是十分肯定德雷克在无盾环境的输出水平,同时也测试了德雷克在H11图环境非盾体道中的生存输出效率,在无奶情况下也能配合高输出后排连战,也是检验了无盾道中环境的表现(虽然作为彩皮用于道中金贵了些)

生存部分主要对比了 13-4环境下 与罗恩 美因茨 能代 等主流承伤船(即坷垃 海伦娜常规组合下):

整体表现出来的感觉基本是介于波特兰及罗恩之间,在稳定性上远不如美因茨 高于能代 波特兰 与 罗恩十分接近。主要是德雷克本身构成导致其很难应对杂乱的环境,与很多时候大凤战波特兰暴毙的情况十分相似,航弹攻击的存在使得一号位生存对于下限要求更加苛刻,因此德雷克并非是一艘高下限的承伤位,但与美因茨这艘比较平均且下限较高的船只对比时又很少表现出应有的常态表现。同样的,在非贞德条件阵容的测试下,德雷克在13-3的生存效率依然差强人意,不足以比肩顶级承伤一号位的下限水平。侧面反映出了13图这种杂乱的环境对于德雷克这种传统一号位重巡不算友好。但相对在非13图环境下的生存水平即H11图的一号位还是不存在压力的。

如果总结一下 其实德雷克在攻防端的表现都属于前几而非最优,算是比较均衡的存在。以传统重巡的角度来说其实已经是自波特兰之后第二艘能做到如此均衡的船了。而波特兰早在早期环境时还能算是不错的个例,但到如今其实也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德雷克的设计表现出了现环境重巡分化的两条路线:一种是德雷克为领头的守旧派,还有一种就是以柴郡为领头的新生派。

两者基本是把各自代表的部分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德雷克体现的是传统重巡的最终演化。

伊吹早在一期科研就是新生派的尝试,也的确是将固有的重巡玩雷死路一条的概念粉碎的存在。柴郡则是将 重巡不是防空主力 这个概念以最大程度粉碎的存在,也是最贴合现主线环境的版本答案。

德雷克如此演化的结果的确造就了一个比较纯粹的输出怪物,因为涉及了数值策划对于各种船只模型上亏模和占模的问题,在不是德雷克用完全为0的RDPS和除了输出之外不存在巨大亮点的代价下应该是几乎不可能设计出来的。

但同样导致的问题是,限制设计模型上为了不超模做得相对保守一些的代价,就是德雷克没有新生派该有的打破固有观念的能力,传统重巡 怕盾 无高RDPS能力 等等各种老毛病就被放大了太多了。就从盾体环境德雷克约能降低50%左右的输出效率这一点就已经很大程度的体现了。

德雷克在大世界角度的发展也将会有一定程度的堪忧,由于皇家体系本身与德雷克的互动性较低,除了豪的三皇要求之外几乎没有对德雷克的体系上的硬性需要,而反之君主作为大世界的优选,豪的搭配也完全有与君主一同上场的能力。

而大世界道中多盾 BOSS读秒盾各种类型的方式很大程度的限制着德雷克的输出,且因大世界己方盾体单位如 美因茨 罗恩 谬罗恩等等船只的收益极高,德雷克的竞争力即使是在保有塞壬之敌的情况下也很难展现。

目前为德雷克推演的一种优选组合是在骏河共斗时作为稳定的重甲前排输出手来使用。往后的如果还有其他的重甲无盾环境也极有可能优先考量。

结语:

德雷克在我的视角里一直都是比较矛盾的存在,其实她并非没有强度,在我的测试下的确展现了很多其他输出重巡难以做到个体输出表现,也是传统输出重巡中极少有的青出于波特兰而胜于波特兰的船。但我却始终没法比较未来视地看待她。因为不管是未来更高压的输出环境 生存方面或者盾体方面的挤压 又或者是大世界对于多功能性的需求量加剧,德雷克都没有办法很好地吃到这些系统或者地图的红利。

而在我对守旧派和新生派的分化格局下,对于德雷克其实我并不觉得是个不合理的存在,相反她的确做到了传统重巡中的彩皮水平,但是相对的如果把柴郡也作为彩皮推出就不会显得有如此大的割裂感了。

德雷克为了将传统重巡做到最终演化,使得没有了其他的高光点来一定程度掩盖传统重巡模板自带的劣势以及缺点,这无疑是有些悲哀的。

如果柴郡也是彩皮,可能落差不会有如此之大也说不定。

(PS:说是德雷克的评测,其实重心点更多是在表述德雷克为何不足以给人惊喜以及为何对待这艘彩科研又是如此心情复杂)


【碧蓝航线】德雷克究竟该如何看待?重巡分化的双面格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