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 太极 两仪 三才 一气之动
中国是有自己的一套哲学体系的 是前人看待这个世界的认知标准 其中 无极 太极 两仪 三才 四象 就是根本之一 世界上所有的现象 都离不开这一套认知标准 人们把已经发现的用这个标准来规范 把未发现的东西 以这个标准来探索 武术 就是其一 武术怎么出现的 不知道 祈祷也好 舞蹈也好 健体也好 厮杀也好 都是人们在用各种方式 来探索自己 各种的武术 都是一种模式 而无极太极两仪 就是其中最广泛的一种 毕竟 这是古人的认知科学顶级模板 现代有这种模板发展而来的 或者认这种模板的武术 几乎都被称为内家拳 就是因为这种模板 带着道家的意味 而道 本就是玄之又玄的 引人畅想的 内在神圣 武术都从桩开始 就像道家的各种修行方法一样 桩分动静 也分内外 而内家桩 大多带着道家味道 那就是 一气为本 这里不是为了抄道经 也不是为了抄拳经 只是为了 更现代的理解为什么 把古代的认知模式 和现代的结合一下 让无极 太极 两仪 变的不再古老 内家桩 并不是为了熬练筋骨 而是为了引动一气 什么是气呢 姑且不管玄之又玄 这里 就认丹田 气绝不是呼吸 因为 肚子里没有什么气 这丹田是什么 是腹压 是一种压力 一种力 一种能 姑且称为一种气 此处且说形意 无极而静 阴阳不分 人松松的站在那 骨升肉降 筋骨立 而皮肉沉 内脏 就是皮肉 内脏下沉 膈肌下沉 这腹压 自然出现变化 这就是人静中的动 人发现 随着放松 肚子里有东西出现了 且是升腾支撑的 腹压并不是一块砖 它是扩散的 不规则的 在扩张腹腔和盆底 随着骨升肉降 丹田气动 这无极 就不再是混沌了 而是分了阴阳 人体是散乱的 有的肌肉做功 有的肌肉怠惰 有的筋骨强健 有的筋骨羸弱 随着这松沉升降 人体沉肩坠肘 松腰落胯 含胸拔背 顶头竖项 等等 被整合了起来 人变的 阴中有阳 阳中有阴 这种整合是裹束 是包容 是无极自然站立的静中生动 是变化 随着这种动 阴阳慢慢的分开 有了上下 左右 内外 前后 人也开始动起来 分出了虚实 单重出现了 支撑的一侧 自然是阳 坠落的一侧 自然是阴 然而阴中有阳 阳中有阴 自然不可能升的无限升 落的无限落 升中有落 落中有升 身体从无极式站立 阴阳变化 自然倾斜 拧转周流 变为太极式 此时 变为孙氏虎抱头 支撑侧被压制 坠落侧被撑起 阴阳合抱 此时丹田是什么状态呢 这团气 这腹压 随着身体的拧转 开始流动 带着骨盆 流向坠落侧 而脊柱 随着头颈 升拔撑张 两者互挣 然而支撑侧 毕竟是重 是7 丹田争不动支撑侧 只有带着坠落侧 分家 往前出 而支撑侧落在后 人的手足肩胯 从左右的虚实 变为前后的虚实 坠落侧出到极致 阴阳分开 太极式变为两仪式 也就是三体式的动态 落者出而到极限不能动 升者定而到极限不能动 这两仪式 就静了下来 天地初安 这一安 筋骨结构稳定 阴阳虚实和合 丹田气居中 有了混元实在 三才已成 三体式成 而这静 终究不是真静 随着阴阳稳定 升者升 落者落 互争互成 上下撑拔 丹气盘转 又有了动意 阴阳转变 升者落 落者升 劈拳开始 丹田自然是沉坠的 仍旧带着骨盆前争 回手钻出 带动阴阳 而后脊柱随动 阴阳变动 虚者为实 实者为虚 劈拳变另式 这其中 有生发的伸缩 有周流的变化 有团聚的稳定 有开合的力量 有升降的始终 这就是五行拳 那么 抛开这些哲学意味 养生情况 技击中 有什么用呢 那就是 腹压的变动 带动核心的转化 带动筋骨的撑张 以单重的稳固支撑 利用虚侧的自然下落击发 这也就是 无极式 太极式 两仪式 三才式 抛开玄之又玄的东西 就是腹压丹田充实核心 调动四肢筋骨 胸腹开合拧转 身躯展束进退的武术
